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7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4篇
耳鼻咽喉   4篇
基础医学   3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48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16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7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5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5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6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5篇
  2004年   7篇
  2003年   10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4篇
  2000年   5篇
  1997年   3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1年   3篇
  1990年   1篇
  1987年   3篇
  1985年   1篇
  1984年   1篇
  1982年   2篇
  198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CT-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 评价CT-脑立体定向手术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应用CT-脑立体定向仪完成28例次脑立体定向手术,分析其临床诊疗效果。结果 立体定向活检术10例,术后病理诊断明确;定向开放手术12例,病灶一次切除;立体定向穿刺分流术6例,术后症状改善明显。手术均一次成功,无手术并发症。结论 CT-脑立体定向手术能精确定位,确定最佳手术路径,为颅内多种疾患的诊断和治疗提供新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为了能预测脑动静脉畸形(AVM)病人手术治疗的病残和死亡危险性的大小,作者提出一种对AVM 病人普遍适用的简化分级评分法。此方法是根据AVM 的三个基本要素——病变的大小、静脉引流方式、是否邻近脑重要功能区——而将所有的AVM 分为五级。其三个基本要素则根据脑血管造影、CT 扫描及磁共振成像综合分析得  相似文献   
3.
本文报告了1990年5月以来脑干区大型、复杂占位病变15例.其中,位于脑干内3例,脚间窝2例,岩尖部4例,全岩骨区1例,全斜坡区2例,第四脑室内3例.本组采用以扩大了的岩骨入路为主的联合入路,行肿瘤全切除8例,次全切除5例.2例仅作了活检加减压术.除1例死亡外,均恢复良好.本文结合文献,对脑干区手术入路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4.
脑动静脉畸形(arteriovenous malfomlations,AVMs)是脑血管畸形中的一种,它是由于胚胎发育异常所形成的。大多为单发,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多发性病灶极为少见,目前仅见零星报道,且常伴有广泛的胚胎发育障碍。作曾遇到2例,现结合献复习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侵袭性脑膜瘤的影像学特征与手术策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侵袭性脑膜瘤的影像特征和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56例侵袭性脑膜瘤患者的临床表现、影像学检查、病理结果及手术治疗情况等资料。结果56例侵袭性脑膜瘤在影像学上表现有颅骨的局部增生(18例),肿瘤侵蚀破坏颅骨(11例),硬脑膜“尾”征(27例),瘤-脑界面部分或完全消失(29例),肿瘤边界毛糙模糊、结节状或指状突出、伪足征(24例)。肿瘤粘附或侵入静脉窦或海绵窦(9例),包绕大血管4例,瘤周明显水肿(39饼)等。手术切除按Simpson标准分级,其中0级21例,Ⅰ级19例;Ⅱ级9例,Ⅲ级7例。术后随访0.5—8年,痊愈49例,轻度功能障碍7例。无死亡病例,复发4例。结论侵袭性脑膜瘤有较特殊的影像学特征,可为临床诊断和手术治疗提供参考。尽可能地行病灶根治性切除能有效地减少肿瘤的复发。  相似文献   
6.
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探讨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的形态学特征。 方法 利用光镜及透射电镜观察 12例手术切除的脑胶质瘤标本中微血管内皮细胞和基底膜及其与肿瘤细胞的相互关系。 结果 光镜下可见侵袭性生长的瘤细胞可在血管周形成巢状结构。电镜下不同胶质细胞起源的胶质瘤中的微血管内皮细胞基本上为无孔型 ,偶见窗孔形成。内皮细胞下基质完整 ,基底膜呈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 ,有的伴有多层基板样结构形成。基底膜靠近瘤细胞侧常出现大小不等、数量不一的虫蚀样空洞 ,含有较大空洞的基底膜常突向瘤细胞侧。有的血管外腔扩张 ,腔内可见瘤细胞以单个形式侵袭 ,少见瘤细胞伸出伪足突入基底膜及穿透内皮细胞间隙现象 ,瘤细胞与基底膜相互接触处呈光滑平整的界面。 结论 无孔型内皮细胞、肿瘤微血管基底膜结构的局限性或广泛性增厚和虫蚀样空洞的改变 ,及少见瘤细胞伸出伪足突入其间 ,可能是不同胶质细胞起源的人脑胶质瘤侵袭微生态系统形态学上共有的特征  相似文献   
7.
当前,血管源性脑水肿早已被公认.而因脑积水所致脑脊液水肿,只是由于CT的应用,才开始得到广泛的认识.它与血管源性水肿之间有很多特征性的区别.在急性脑积水,尤其当脑室内压增高时,用CT扫描发现在中度扩大的整个脑室周围的白质内亮度增加.当用一种水溶性的对比剂注入脑积水  相似文献   
8.
目的:总结8例向颅内扩展的巨型鼻咽血管纤维瘤(JNA)患者手术成败的经验教训,提出围手术期处理应注意的事项.方法:8例男性患者,均为分别侵入前和(或)中颅窝的巨型JNA,其中颈内动脉颅内段参与肿瘤供血者4例,复发再次手术3例.术前均酌情选用CT、CT血管造影、MRI和(或)磁共振血管造影进行影像学评估;DSA技术检测肿瘤供血范围.并超选择性栓塞瘤体供血.8例均采取颅面联合入路的方法.结果:5例完整切除,3例部分切除.3例未能全切的原因为:2例因早期未行DSA技术血管栓塞,术中出血过多而失败,1例因错估影像学检查而遗漏对侧蝶窦的肿瘤分叶.结论:得当的以手术为中心的围手术期处理是减少术中出血、彻底切除肿瘤,避免并发症的重要保障.  相似文献   
9.
中枢神经系统海绵状血管瘤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对中枢神经系统(CNS)海绵状血管瘤(CA)的流行病学、病理学、家族遗传性及其临床表现和诊断、治疗进行综述。强调脑血管造影与脑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磁共振成像(MRI)联合应用对诊断CA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10.
内镜下扩大经鼻入路是在扩大经鼻蝶入路和神经内镜的广泛应用的基础上发展而来的。随着相关解剖的研究进展,手术适应证已经扩展至处理颅底中线病变,如鞍上、鞍前、鞍后、鞍旁、斜坡和颅颈交界处等方面病变。现就以上各方面国内外相关解剖及临床研究新进展进行综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