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药学   3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5篇
  2004年   1篇
  200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 比较右美托咪定与咪达唑仑对急性左心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的镇静效果.方法 将急性左心衰竭需行机械通气的40例患者随机分成A、B两组各20例,分别予以右美托咪定和咪达唑仑镇静.观察两组药物起效时间、停药后清醒时间及治疗期间发生低血压的例数;记录两组镇静前,镇静后1、2、4h的心率、平均动脉压、动脉血氧饱和度和动脉氧分压;于患者人院时及治疗第1、4天分别检测血清心肌酶.结果 A组停药后清醒时间与B组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其中A组发生低血压4例.治疗后1、2、4h两组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均较治疗前显著改善(P均<0.05).与B组比较,A组治疗后1、2h血流动力学及血气指标改善较明显(P均<0.05).治疗后第1、4天,两组血清心肌酶均下降,A组较B组下降更明显(P<0.05).结论 急性左心衰竭行机械通气患者使用右美托咪定可以较快改善血流动力学状况,对心肌有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重症支气管哮喘的有效治疗方案。方法 对 16例重症哮喘机械通气治疗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16例重症哮喘经 1~ 3天机械通气后 ,全部安全脱机、痊愈出院。结论 在药物治疗重症哮喘不能缓解的情况下 ,应当重视呼吸机的早期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 分析我院ICU病房院内感染呼吸道病原菌的分布情况,结合细菌药敏试验,了解ICU院内感染对临床常用抗生素的耐药性变化特征,为指导临床治疗提供依据.方法 从我院近3年来(2009年3月至2012年6月)ICU患者中筛选出符合院内感染的病人148例,行呼吸道抽吸痰送细菌室培养,分离病原菌并进行药敏试验,将资料进行回顾性调查分析.结果 ICU院内感染呼吸道主要致病菌为革兰氏阴性杆菌105株,革兰氏阳性球菌38株,真菌46株.G-菌中鲍曼不动杆菌占首位,其次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及铜绿假单胞菌,且显示多重耐药,真菌以白色念珠菌为主30例,见曲霉菌8例.G+球菌检出率较低,为28株.结论 在ICU院内感染中,呼吸道病原菌以G-菌为主,对抗菌素耐药严重,且多显示多重耐药(%),G-菌、G+菌对抗菌素敏感性高的分别为亚胺培南和万古霉素.同时要加强院内感染监测,规范抗生素的合理应用,严格无菌操作,避免医院内感染的爆发流行.  相似文献   
4.
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评价早期肠内营养对机械通气患者营养状态和预后的影响。方法选择我院ICU机械通气患者65例,筛选出符合条件的33例,随机分为两组:早期肠内营养(EEN)组18例和早期完全胃肠外营养(TPN)组15例,在摄入相当热量和氮量的情况下,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营养状态、1周内撤机成功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发生率、平均营养费用及机械通气(MV)时间、平均住院天数。结果 2周治疗后EEN组血清总蛋白、清蛋白、血红蛋白水平和氮平衡较治疗前明显升高(分别P〈0.05),且均高于TPN组治疗后水平(分别P〈0.05)。上臂肌围、肱三头肌皮褶厚度两组对比无差异(P〉0.05)。EEN组1周内撤机成功率明显高于TPN组(P〈0.05),机械通气时间、平均住院天数则明显低于TPN组(分别P〈0.05)。两组1周内VAP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早期肠内营养能改善机械通气患者的营养状况和预后。只要胃肠道功能正常,应尽早实施肠内营养支持。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索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急救模式。方法 对120急救、急诊ICU连续收治的27例及非急诊医疗体系收治的58例重症有机磷中毒病人作回顾性分析。结果 急诊医疗体系下的重症有机磷中毒救治成功率大提高。结论 重症有机磷中毒的抢救应当重视院前急救及强化监护病房的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在程序化脱机过程中低水平PSV法和T管法在不同机械通气患者呼吸机撤除过程中的差异。方法选取2012年2月至2014年3月入住我院ICU需行机械通气(MV)的患者,按照年龄、入院24 h APACHEⅡ评分、入院时的Pa CO2、Pa O2水平应用分层随机法分为撤机PSV组(116例)和T管组(108例),比较两组的MV时间、48 h内再插管率、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的发生率的差异。结果低水平PSV组和T管组相比在MV时间(P>0.05)、48 h内再插管率(P>0.05)、VAP的发生率(P>0.05),ICU的总费用(P>0.05),均无显著性差异。结论在ICU需MV的患者,在程序化脱机过程中采取PSV法和T管法均能够较成功的完成呼吸机的撤离,缩短MV时间,减少48 h内再插管率,降低VAP的发生率,减轻患者入住ICU的经济负担。  相似文献   
7.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病原菌分析及临床治疗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年来,随着重症医学的快速发展,机械通气已广泛应用于各种危重病的抢救中,伴之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病例日益增多,且随着人口老龄化,基础病多,以及耐药菌的出现,尽管采取各种预防措施,但VAP仍是重症患者机械通气常见的并发症之一,治疗难度很大,作者对本院3年来的VAP患者进行了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目的: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2010年7月~2014年6月我科收住入院的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患者64例,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在一般治疗的基础上采用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对照组采用一般治疗措施,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结果观察组患者的胆碱酯酶上升速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ICU住院时间明显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气管插管率、中间综合症及治愈率虽无明显减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减少趋势。结论使用间断洗胃联合持续胃肠减压治疗重度有机磷农药中毒具有操作简单,缩短ICU 住院时间,方便易行,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张晓丽  杭佑宝  何文宗 《吉林医学》2014,(25):5558-5560
目的:观察肠外营养(PN)、肠内营养(EN)序贯治疗对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的疗效观察。方法:将32例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给予TPN治疗,对照组给予早期PN+EN序贯治疗,观察两组患者入院时、治疗2周后的血清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的变化,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机械通气时间、并发症、病死率。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周后前白蛋白、血清白蛋白、血清总蛋白较治疗前提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的同期营养指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患者的机械通气时间、消化道并发症、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有机磷农药中毒合并呼吸衰竭的患者,早期运用PN+EN序贯治疗,提高了患者的营养状况,降低了患者的病死率。  相似文献   
10.
有机磷农药中毒是临床常见的极危重症。我科2010年7月至2013年6月收治的33例重度有机磷农药患者治疗效果满意,分析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