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3篇
皮肤病学   4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3篇
  2023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5 毫秒
1.
目的 探讨咽峡炎链球菌群化脓性感染临床特征及其耐药性。方法 收集2019年1月-2021年12月汉中地区最大规模三级甲等医院咽峡炎链球菌群化脓性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统计分析。结果 72例咽峡炎链球菌群化脓性感染患者中,男性49例,女性23例;平均年龄(48.7±20.3)岁;大部分患者白细胞计数、中性粒细胞绝对值、超敏C反应蛋白等炎性指标升高。15.3%患者住院期间行侵袭性操作,多数患者合并基础性疾病,如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心血管系统疾病及糖尿病。咽峡炎链球菌群化脓性感染来源于胃肠道、上颌面部、皮肤软组织、腹腔内组织等,复数菌感染共29例,以合并大肠埃希菌等胃肠道菌群多见。脓液分离得72株咽峡炎链球菌群,对青霉素、氨苄西林、左氧氟沙星、万古霉素、利奈唑胺和头孢吡肟耐药率均<5%,而对克林霉素和红霉素耐药率均>70%。经治疗70例预后良好,死亡2例。结论咽峡炎链球菌群化脓性感染与侵袭性操作有关,临床表现无特异性,可合并其他病原菌感染。咽峡炎链球菌群对β内酰胺类抗生素敏感,对大环内酯类抗生素耐药。在临床治疗中,应合理规范使用抗生素,并对病灶进行外科治疗或脓肿引流。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究联合应用钬激光和光动力治疗面部鳞状细胞癌(SCC)患者的临床疗效,为临床有效控制面部SCC的恶化乃至治愈提供理论依据。方法2016年1月-2017年12月,将48例面部SCC患者进行对照研究,根据治疗方式的不同分为对照组(光动力局部照射治疗)和试验组(光动力联合钬激光照射治疗),每组各24例。比较2组患者治疗后15 min、30 min、60 min时鳞癌细胞温度的统计学差异,比较2组患者临床疗效的统计学差异。结果2组患者鳞癌细胞温度0 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试验组患者15 min、30 min、60 min时鳞癌细胞温度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试验组患者临床疗效显著优于对照组患者,且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结论联合应用钬激光和光动力对面部SCC患者展开治疗,可以有效的缩短患者皮损缩小以及消失的时间,同时增加鳞癌细胞温度,临床疗效明显高于单纯使用钬激光进行治疗,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研究雷帕霉素对帕金森病(PD)小鼠模型的神经保护效应。方法 采用悬挂试验和爬杆试验检测雷帕霉素对PD小鼠运动行为障碍的改善作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雷帕霉素对PD小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α-突触核蛋白表达水平的影响。结果 雷帕霉素明显改善了PD小鼠运动行为缺陷,提高了酪氨酸羟化酶的表达,降低了α-突触核蛋白的表达。结论 雷帕霉素对PD小鼠具有明显的神经保护效应。  相似文献   
4.
排石合剂是我院临床应用的协定处方制剂 ,主要用于泌尿系统结石等。为了研究该制剂的药效毒副反应 ,我们采用对小鼠二甲苯所致耳廓炎症试验、热板致痛试验、对大鼠水负荷利尿作用的实验进行了研究。1 试验材料1.1 受试药物排石合剂处方组成 :金钱草 10 0 0g、海金沙10 0 0g、石韦 10 0 0g、滑石 5 0 0g、鸡内金 5 0 0g、冬葵子5 0 0g、地榆 5 0 0g、白芍 5 0 0g、赤芍 5 0 0g、麦冬 5 0 0g、王不留行 5 0 0g、黄芪 5 0 0g、党参 5 0 0g等共制成 10 0 0ml。制备工艺为 :取处方量药材加入 10倍量水浸泡 30分钟 ,加热煎煮提取…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气滞血瘀型黄褐斑的效果以及对血清雌二醇水平的影响。方法:将我院收治的94例气滞血瘀型黄褐斑患者平均分成对照组与治疗组,对照组应用蒸馏水治疗,治疗组应用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对比两组临床疗效与血清雌二醇水平。结果:治疗组血清雌二醇水平显著优于对照组;治疗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55.32%,具有显著差异。结论:气滞血瘀型黄褐斑应用化浊解毒熏蒸法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的血清雌二醇水平,具有显著的临床疗效,值得在临床上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不同分期白癜风患者血清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促甲状腺素受体抗体(TRAb)的表达。方法 161例白癜风患者依据病情分为进展期组(n=84)和稳定期组(n=77),并选择健康者60例为对照组。检测3组血清TPOAb、TGAb、TRAb水平,并比较以上指标在3组中的表达水平及阳性率差异。结果3组TPOAb、TGAb、TRAb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H=14.371、6.335、8.284,P0.05)。两两比较,进展期组TPOAb、TGAb、TRAb水平高于稳定期组和对照组(U_(与稳定期组)=9.380、7.923、8.381,P0.05;U_(与对照组)=23.244、19.026、25.873,P0.05);稳定期组TPOAb、TGAb、TRAb水平高于对照组(U=11.356、12.450、16.351,P0.05)。3组TPOAb、TGAb、TRAb表达水平由高到低依次为:进展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3组TPOAb、TGAb、TRAb阳性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8.676、23.618、23.857,P0.05)。两两比较显示,进展期组TPOAb、TGAb、TRAb阳性率高于稳定期组、对照组(χ_(与稳定期组)~2=5.273、6.484、6.305,P0.017;χ_(与对照组)~2=14.997、18.352、17.829,P0.017),稳定期组TPOAb、TGAb、TRAb高于对照组(χ~2=5.233、5.036、6.719,P0.017)。3组TPOAb、TGAb、TRAb阳性率由高到低依次为:进展期组、稳定期组、对照组。结论白癜风患者存在甲状腺自身抗体(TPOAb、TGAb、TRAb)表达异常,病情进展与否也与此类抗体表达水平有关。  相似文献   
7.
患者男,16岁。全身皮肤棕黄色丘疹、结节4年,近一年来曾在当地诊所按"湿疹、银屑病等"予强的松等药物(强的松剂量从每天10 mg到30 mg不等)治疗。近2周停用强的松后于1周前开始出现高热及红色斑片、结节、水疱、脓疱、破溃。皮损组织病理示:表皮萎缩,皮突变平;真皮血管、附件周围大量泡沫细胞,大空泡团灶性浸润,淋巴细胞量少,皮肤附件减少。抗酸染色:5+(部分杆状,部分粒状),浸润面积:6/10。组织液涂片抗酸杆菌(5+)(6+)。诊断:瘤型麻风伴Ⅱ型麻风反应。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在湿疹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他克莫司软膏的临床效果。方法将本院收治的湿疹患者采用方便抽样法抽取106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随机数字法分组原则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治疗,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联合他克莫司软膏进行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症状积分以及临床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后的症状积分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具有显著差异,P 0.05;观察组患者临床治疗有效率和对照组相比较具有明显优势,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症状愈合时间和对照组相比较明显较低,P 0.05。结论在湿疹临床治疗过程中应用他克莫司软膏明显降低了患者皮疹治愈时间,提高了治疗有效率,对改善患者症状积分具有重要效果,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Stevens-Johnson综合征(SJS)和中毒性表皮坏死松解症(TEN)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5年1月~2013年12月于我院皮肤科住院的35例重症大疱性药疹患者,采用SCORTEN评分系统评定疾病严重程度及预后。其中观察组17例,予半标准剂量(0.2g/kg·d)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对照组18例,仅予系统性糖皮质激素治疗。观察两组的最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以及继发感染发生率和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的起效时间、热退时间、激素减量时间、住院时间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之间最大糖皮质激素使用量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半标准剂量免疫球蛋白联合糖皮质激素治疗较单纯激素治疗起效快,可加快糖皮质激素的减量,缩短住院时间,减少继发感染和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脉冲激光引流在囊肿型痤疮患者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择笔者医院2017年3月-2018年6月皮肤科收治的176例囊肿型痤疮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n=85)和观察组(n=91),对照组采用红蓝光治疗,观察组予以脉冲激光排脓治疗,比较两组临床疗效,治疗前后皮损积分,皮肤油脂含量及角质含水量,生活质量变化情况,不良反应和随访情况。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前,两组皮损积分、皮肤油脂含量及角质含水量,生活质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皮损积分、皮肤油脂含量及生活质量评分均下降,观察组低于对照组,两组角质含水量均上升,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均有一过性水肿性红斑、紫癜及面部脱屑发生,组间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半年,两组治疗区域均无明显的瘢痕形成,对照组有2例发生轻微的凹陷性瘢痕,观察组有5例发生轻微的凹陷性瘢痕,且均未复发。结论:脉冲激光排脓治疗囊肿型痤疮疗效确切,安全性高,可促进皮损消退,后期无明显瘢痕形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