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9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5篇
临床医学   9篇
内科学   47篇
特种医学   11篇
外国民族医学   2篇
综合类   21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10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7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1篇
  2015年   3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6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11篇
  2007年   8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6篇
  2004年   8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7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4篇
  1989年   4篇
  1988年   2篇
  1987年   2篇
  1985年   2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1篇
  198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用C45'末端探针和限制性内切酶TaqI对75例湖北汉人SLE患者和58例正常人进行了RFLP检测,同时用琼脂糖凝胶电泳免疫固定方法测定了其中51例患者和57例正常对照的C4蛋白质表达情况,结果发现,患者中24例的RFLP带型为7.0-5.4kb,10例为7.0-6.0kb,40例(53.3%)虱RFLP带型为7.0-6.0-5.4kg,仅一例D(1.3%)带型为7.0-6.4-kb,即带有表示C  相似文献   
2.
肺毛霉菌病     
毛霉菌病是一种严重的致命性感染,诊断困难,死亡率高,已受到重视。一、发病率:有人统计国外2454例深部霉菌感染尸检报告毛霉菌病占3.5%,国内309例中毛霉菌病占2.3%。1977年Murray H.W回顾100年来有70例肺毛霉菌病报道,国内迄今约有10例报道。二、病因、基础疾病和诱因:毛霉菌病病因是毛霉菌感染,该霉菌广泛分布于自然界中,如土壤、肥料、水果等,亦常寄生于人体中,在人的口腔、鼻道、粪便中亦能获得,是一种条件致病菌,一旦机体抵抗力极度下降时可引起疾病。毛霉菌有特征性菌丝,菌丝形态祖大,粗细不均,宽约5~60μm,一般在10~15μm之间,菌丝分支不分节,分支呈直角或锐角,其终末之孢子囊柄可生出球状胞子  相似文献   
3.
整合常规技术探索肿瘤差异表达基因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守新  刘尚勤  雷小妹  何培根 《肿瘤》2004,24(3):230-232
目的建立一种简单实用的、探索肿瘤差异表达基因的方法.方法从骨髓瘤细胞株U266中分离出CD45 和CD45-细胞,结合应用减法杂交、抑制性PCR、T/A克隆、测序等技术,寻找CD45 和CD45-细胞间的差异表达基因.结果减法杂交可缩减约20倍的高丰度表达基因,意即低丰度表达基因富聚约20倍. 用正向或负向减法探针,分别和来源于CD45 细胞克隆的质粒DNA杂交,筛选500个表达克隆,发现了几个差异表达基因,并经RT-PCR证实.结论采用常规分子生物学方法建立起来的综合技术,可以用来研究肿瘤性疾病的差异表达基因,且简单实用,能在普通分子生物学实验室开展.  相似文献   
4.
目的:建立补益地黄丸中β-蜕皮甾酮含量分析的方法。方法:采用高效液相色谱(HPLC)法,FORTIS-C18柱(250 mm×4.6 mm,5μm),以乙腈-0.1%甲酸溶液(16∶84)为流动相,流速1.0 m L/min,柱温30℃,检测波长250 nm。结果:β-蜕皮甾酮在4.24~84.80μg/m L浓度范围内与峰面积有良好线性关系(r=0.9999),平均加样回收率为97.78%,RSD为1.77%。结论:该方法灵敏度高、准确、重复性好、专属性强,可作为控制补益地黄丸质量的重要方法。  相似文献   
5.
测定红细胞内钾钠对诊断洋地黄中毒的意义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洋地黄中毒现象已为众所周知,其临床表现有心脏、胃肠及神经等方面的症状,但对慢性心衰,尤其是顽固性心衰,洋地黄中毒症状与心衰症状之间鉴别还存在着一定的困难。一方面由于淤血有较多胃肠道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放疗的护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总结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放疗期护理经验。方法对60例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加强放疗期护理,放疗前做好皮肤准备,加强心理护理,放疗期间密切观察病情,预防和控制颅内高压,及时正确使用脱水药物,做好头痛、癫痫、语言障碍、视力障碍等并发症的护理,认真指导功能锻炼并做好出院指导。结果本组病例症状缓解率100%,全部出院。结论加强恶性肿瘤脑转移患者放疗期护理,可有效提高放疗的症状缓解率,延长晚期肿瘤患者的生存期。  相似文献   
7.
摘 要 目的 探讨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术后拔除股动脉鞘管及徒手压迫止血的时间。方法 两组行PCI后的患者,分别在4-6小时和1小时内拔除鞘管,手工压迫止血时间分别为30分钟以上(A组)和不超过10分钟(B组)。观察比较两组血管并发症。 结果 354例中,血管并发症共12例,A组7例,B组5例,包括再发出血、股静脉血栓形成和血管迷走反射,无假性动脉瘤发生。经χ2检验,两组并发症无统计学差异。 结论 股动脉鞘管可在PCI术后1小时内拔除,同时徒手压迫止血时间不超过10分钟即可。  相似文献   
8.
类风湿性关节炎 (RA)是一种常见病 ,如不及时诊治 ,致残率较高。为提高RA的诊断率 ,我们选择本院 85例RA、5 9例其他结缔组织病和 40名健康人 ,检测血清抗角蛋白抗体(AKA)与类风湿因子 (RF)并进行比较 ,分析其对RA的诊断价值。临床资料1.对象 :RA患者 85例 ,符合 198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拟订的RA分类标准。男性 12例 ,女性 73例 ,年龄 12~ 72岁 ,平均年龄 49岁 ;其他风湿性疾病 5 9例 ,其中系统性红斑狼疮 2 9例 ,强直性脊柱炎 10例 ,骨关节炎 10例 ,混合性结缔组织病 3例 ,多发性肌炎 3例 ,干燥综合征 1例 ,结节性红斑 1例 ,白塞氏病…  相似文献   
9.
目的 考察室温[(25±1)℃]下,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的稳定性. 方法采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配伍液中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0~6 h内的含量变化,并观察配伍液的外观及pH值. 结果 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4 h内配伍液外观、pH及含量均无明显变化. 结论 在室温下,注射用头孢西丁钠与氟康唑氯化钠注射液配伍后4 h内可使用.  相似文献   
10.
目的 了解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血清肿瘤标记物CA125的含量变化及其阳性率,探讨CA125与SLE疾病活动度和浆膜腔积液的关系.方法 采用化学发光微粒子免疫分析法检测37名SLE患者血清CA125水平,收集患者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结果 ,统计SLE患者CA125阳性率,分析其升高与SLE疾病活动度和浆膜腔积液的关系.结果 全部SLE患者血清CA125阳性率为32.4%(12/37),其中活动期患者阳性率为33.3%(8/24),缓解期患者为30.8%(4/13),活动期与缓解期患者间CA125阳性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伴有腹水、胸水的患者CA125的阳性率显著高于不伴腹水、胸水的患者(P<0.05).结论 CA125在SLE患者中有较高的阳性率,其升高可能与浆膜渗出有关而与病情活动无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