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5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2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自从认识到气道炎症是哮喘的病理生理特征以来,糖皮质激素已成为治疗哮喘的最有效的抗炎药物。本文采用补肾防喘片联用吸入型糖皮质激素———必可酮,对41例轻度哮喘发作患者进行治疗,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随机将门诊确诊的轻度哮喘病人分为两组:观察组41例,男19例,女22例,年龄14~51岁,病程1~9a;对照组36例,男17例,女19例,年龄15~49岁,病程2~7a。全部病例均未服用类固醇激素,全部病例均符合1993年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会制订的哮喘诊断标准[1]。12 方法:观察组服补肾防喘片,每日3次,每次5片,同时每日早、中…  相似文献   
2.
目的了解本院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的使用情况,对用药合理性进行分析评价。方法调查本院2005年10月,2006年3月的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处方1395张,统计其使用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本院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主要用于儿科,占71.25%。联合用药占81.51%,与抗生素联用率为24.37%,与其它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率为8,7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许多不合理现象,有待加以改进。  相似文献   
3.
目的分析门诊药房退药原因,提出减少退药的相应措施,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方法对我院2007年1月~2007年12月门诊药房退药处方进行统计分析.结果门诊药房退费原因主要为药品不良反应、价格因素、特殊人群用药禁忌等.结论医师是影响门诊退药的关键因素,加强医患之间、医师与药师之间、药师与患者之间的沟通及加强退药管理,可有效降低退药率,提高门诊药房的管理水平.  相似文献   
4.
双歧杆菌临床应用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了解双歧杆菌活菌制剂的使用情况,为临床合理应用提供依据。方法调查南充市中心医院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处方2 666张,统计其使用及联合用药情况。结果双歧杆菌活菌制剂主要用于儿科,占68.38%,消化内科占31.62%,联合用药占89.89%,与抗生素联用率为32.52%,与其它微生态制剂联合使用率为10.65%。结论双歧杆菌活菌制剂在临床应用中存在不合理现象,有待改进。  相似文献   
5.
干扰素治疗扁平疣30例疗效观察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选择8~16岁的扁平疣患者6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采用肌注冻干精制人白细胞干扰素治疗,对照组采用聚肌胞治疗。结果表明:治疗组经一个疗程痊愈60%,第二疗程痊愈94%,与对照治疗比较,经统计学处理有显著性差异(P<005)。提示干扰素对扁平疣的治疗有较好的疗效  相似文献   
6.
南充市某医院门诊处方抗菌药物应用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使医院领导和药事管理委员会对抗菌药物使用情况进行宏观管理和药房编制采购计划及临床医生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提供帮助 ,我们对南充市某医院 2 0 0 0年 1- 12月门诊西药房的处方进行随机抽样 12次共 82 15张进行统计分析 ,现报告如下 :1 材料与方法随机抽取南充市某医院 2 0 0 0年 1- 12月份的门诊处方 ,每月的某一天共 12次进行统计分析。2 结果2 1 共抽取 82 15张处方 ,使用抗菌药物的处方有4 681张占 56 7%。其中使用一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 636张占 13 6% ,2种抗菌药物的处方有 4 2 1张占9 0 % ,使用三种和三种以上抗菌药物的处方有 …  相似文献   
7.
彭桂  伍素琼 《西部医学》2010,22(11):2062-2063
目的探讨老年消化性溃疡的临床及胃镜特点。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12月门诊及住院治疗的年龄〉60岁(老年组)和年龄〈60岁(对照组)消化性溃疡患者各98例的临床资料。结果老年组中溃疡发生在胃底部占18.37%,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溃疡面积老年组直径〉2.0 cm患者明显多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老年组中并发出血42.86%明显多于对照组的22.4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老年消化性溃疡患者症状不典型、胃溃疡好发部位有所不同,合并症多,故行胃镜检查时应仔细观察,早确诊、早治疗。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