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9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2篇
综合类   6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2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61 毫秒
1
1.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48周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慢性乙型肝炎患者100例,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52例应用恩替卡韦片联合苦参素片治疗;对照组48例仅服用恩替卡韦片,观察48周。结果在治疗48周时,联合组患者血清 ALT 复常率、HBeAg 转阴率和 HBV DNA 转阴率分别为80.77%、82.69%和82.67%,均优于对照组的72.92%、58.33%和62.5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恩替卡韦联合苦参素治疗慢性乙型肝炎具有协同作用,且无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2.
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和苦参素胶囊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维鑫  王俊华  焦健 《吉林医学》2010,(25):4304-4304
目的:观察苦参素注射液和胶囊序贯治疗慢性乙型肝炎临床疗效。方法:2006年12月~2008年12月,应用苦参素葡萄糖注射液和苦参素胶囊序贯治疗慢性乙肝患者27例,并以同期应用甘利欣治疗的慢性乙型肝炎患者24例作为对照,比较治疗及随访期间两组病毒复制标志物转阴率及肝功能复常率,同时观察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病毒复制标志(HBV-DNA)转阴率,苦参素组为51.9%,对照组为20.8%,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间肝功能(以ALT计算)显示,苦参素组正常率为96.3%,对照组为95.8%,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苦参素无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苦参素注射液和胶囊的序贯治疗具有较好的改善肝功能和抗病毒作用,无明显不良反应,顺应性好,安全性高,是目前临床治疗慢性病毒性肝炎比较理想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甲胎蛋白(AFP)、谷氨酰转移酶(GGT)和腺苷脱氨酶(ADA)在肝癌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随机选取肝癌患者、良性肝病患者及健康体检者(正常对照)各40例,并分别检测其血清中AFP、GGT及ADA含量,比较各组间的差异,并比较三种指标单独或联合检测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结果 血清AFP、GGT及ADA的含量在肝癌患者组较良性肝病组及正常对照组明显升高,其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肝癌的临床诊断:单项检测AFP、GGT及ADA敏感性分别为80%、78%、72%,特异性分别为89%、76%、90%;三项联合检测的敏感性为91%,特异性为73%.结论 三项指标的联合检测提高了对肝癌诊断的敏感性,更有利于肝癌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在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中的安全性及疗效.、方法选择重型病毒性肝炎患者50例,随机分成两组,对照组给予谷胱甘肽、白蛋白等综合治疗,实验组在综合治疗基础上给予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门冬氨酸乌氨酸治疗,两组疗程均为4周。观察两组患者症状,丙氨酸氨基转移酶、血清总胆红素、血清白蛋白、凝血酶原活动度的变化。结果治疗组血清总胆红素、血清谷丙转氨酶明显下降,凝血酶原活动度、白蛋白显著增加,HBV—DNA阴转率和负荷载量下降较对照组明显(P〈0.01):治疗组病死率明显低于对照组。结论复方甘草酸苷联合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重型病毒性肝炎可使临床症状、肝功能有明显改善,能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究miR-212-3p在乙肝病毒感染诱导的巨噬细胞激活中的作用及其机制。方法 CCK-8法检测不同浓度乙型肝炎E抗原(HBeAg)刺激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细胞活力,分别转染miR-212-3p mimic和miR-212-3p inhibitor,检测miR-212-3p mRNA相对表达量、细胞活性、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6(IL-6)水平及mRNA相对表达量,采用磷脂酰肌醇3激酶(PI3K)抑制剂预处理细胞后再用HBeAg刺激,检测PI3K/蛋白激酶B(Akt)信号通路蛋白表达。结果 RAW264.7细胞活力随HBeAg浓度增加而上升(P<0.05),HBeAg浓度为2 000 ng/ml时细胞活力最高,miR-212-3p 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24 h时达到峰值,随后降低(P<0.05); HBeAg刺激后,转染miR-212-3p mimic的细胞中miR-212-3p的mRNA相对表达量上调(P<0.05),且IL-6、TNF-α水平和mRNA相对表达量上升(P<0.05);渥曼青霉素预处理RAW264.7细胞后m...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和探讨肺癌术后患者睡眠状况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和自行设计的睡眠影响因素量表,对山东省某三级医院胸心外科2013年8月1日~2014年8月31日收治的100例肺癌手术患者(观察组)进行问卷调查,另选取100例健康人(对照组)进行问卷调查后两组对比,分析术后影响因素。结果观察组睡眠情况均比对照组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患者进行睡眠因素调查,主要影响因素为咳嗽引起不适(39.81%),其次为刀口疼痛(36.34%)。结论肺癌术后患者睡眠主要影响因素为咳嗽引起的不适,因此我们应采取相应措施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对于患者疾病的康复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7.
目的 研究微小RNA(miR)-485-5 p靶向性别决定区Y框蛋白5(SOX5)对肝细胞肝癌(HCC)细胞活力和迁移侵袭能力的影响及作用机制.方法 采用Targetscan 7.1预测软件及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检测miR-485-5 p对SOX5基因的靶向调控作用.qRT-PCR检测HCC组织中miR-485-5 p和SOX5 mRNA的表达水平,并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常规培养HCC细胞Huh7,将其分为NC、miR-485-5p mimic和miR-485-5 p mimic+oe-SOX5组,采用lip2000进行各组质粒的转染.CCK-8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活力,Transwell实验检测各组细胞的迁移侵袭能力.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pAkt和pGSK3β蛋白的表达.结果 Targetscan 7.1预测软件、双荧光素酶报告基因试验表明miR-485-5 p靶向调控SOX5.与HCC癌旁组织相比,miR-485-5 p在HCC组织中低表达,SOX5 mRNA在HCC组织中高表达,两者的表达呈负相关性.与NC组相比,miR-485-5 p mimic组和miR-485-5 p mimic+oe-SOX5组HCC细胞活力和迁移侵袭能力降低.而与miR-485-5 p mimic组相比,miR-485-5 p mimic+oe-SOX5组HCC细胞活力和迁移侵袭能力增加,过表达SOX5减弱了miR-485-5 p mimic对HCC细胞活力和迁移侵袭能力的抑制作用.与NC组相比,miR-485-5 p mimic和miR-485-5 p mimic+oe-SOX5组细胞中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降低.而与miR-485-5 p mimic组相比,miR-485-5 p mimic+oe-SOX5组pAkt和pGSK3β蛋白表达增加,过表达SOX5减弱了miR-485-5 p mimic对Akt/GSK3β信号通路活性的抑制作用.结论 miR-485-5 p靶向调控SOX5表达抑制HCC细胞活力及迁移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164例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82例。其中,对照组给予常规保肝降酶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恩替卡韦抗病毒治疗,比较两组治疗前后肝功能指标及血糖水平。结果对照组总有效率为35.71%,观察组总有效率为78.05%,两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具有显著性(P〈0.01)。结论恩替卡韦治疗乙肝肝硬化伴肝源性糖尿病的临床疗效显著,是一种安全有效的治疗手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的病毒学应答及临床效果。方法将54例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随机分为二组,对照组根据病情需要嘱其休息、合理饮食、保肝退黄、血浆、蛋白支持、利尿、抗感染等内科综合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加服恩替卡韦0.5mg,1次/d,观察24周、48周疗效。结果治疗组1例死亡,26例存活,生存患者肝功能指标明显改善,对照组5例死亡,22例存活,生存患者肝功能指标无明显改善。治疗24周、48周时,治疗组HBV—DNA分别为(3.2±0.9)lg拷贝/ml、(2.3±0.7)lg拷贝/ml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7±0.8)lg拷贝/mi、(4.5±0.7)lg拷贝/ml(P〈0.05)。结论恩替卡韦能迅速有效地改善绝大多数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的生活质量,明显降低病死率,提高生存期。恩替卡韦治疗失代偿期乙型肝炎肝硬化患者有较好病毒学应答和肝功能改善。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