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 毫秒
1
1.
目的 利用功能性核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评估三叉神经痛患者处于静息状态下大脑自发性功能活动变化.方法 选择原发性三叉神经痛(ITN)患者组26例,健康对照组22例,受试者静息态下进行功能性核磁共振扫描.利用DPARSF软件对图像进行处理,得到两组人员的全脑平均低频振幅率(mfALFF)值.使用SPM12和SPSS 17.0软件分析数据.结果 两组受试人员在年龄、受教育程度和男女比例上差异无统计学意义;ITN患者组部分脑区mfALFF值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分别是:左侧枕中回(BA18)、枕下回(BA19)、三角部额下回(BA47)、梭状回(BA37)、小脑脚1区、距状裂周围皮层、中央旁回,右侧背外侧额上回(BA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ITN患者多个相关脑区的mfALFF值增高,提示患者在静息状态下,部分脑区的活动改变可能与疼痛的调节或感觉的整合有关.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