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7篇
预防医学   2篇
眼科学   1篇
中国医学   4篇
  2023年   3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4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目的:基于延长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有效期由24个月变更至36个月,开展稳定性考察,进一步提升药品质量,确保患者用药安全,缩短血浆衍生药物供需差距。方法:3批商业规模生产的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在(5±3)℃条件下进行长期稳定性考察,分别在0、3、6、9、12、18、24、36、42个月进行取样检测,观察不同时间点的产品质量指标变化。其中0、12、24、36、42个月按照质量标准进行全项目检验,其他时间点进行部分项目检验。结果:3批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在42个月内各考察时间点的质量指标均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2020年版)。结论:长期稳定性考察结果能够支持静注人免疫球蛋白(pH4)有效期变更至36个月。  相似文献   
2.
爱子有方     
打开一扇窗,放飞一份希望;敞开一段心扉,建造一座桥梁;沟通一份情感,让我们在感情上不在流浪。所以爱我们自己,爱我们的家庭,爱我们可爱的孩子。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人流术后运用自理方“乳癖饮”结合治未病教育预防乳腺增生的效果。方法选取我院2007年1月2008年1月妇科行人流术患者1000名,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500名。治疗组采取人流术后月经来潮经净服用中药“乳癖饮”,连服3月,经期停服,并予以治未病教育。对照组不采取任何措施。两组均于术后第6月,12月,18月,进行定期随访检查。结果治疗组实际随访患者405例,发现乳腺增生患者26例,发病率6.41%,对照组实际随访患者412例子,发现乳腺增生患者53例,发病率12.86%,两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人流术后中药结合治未病教育能够有效降低乳腺增生的发病率,对于乳腺增生的预防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4.
从医疗器械专业人工智能方向人才需求情况、医疗器械专业人工智能思维培养课程体系构建两个方面,探讨培养医疗器械专业人才人工智能思维的途径,为相关人才培养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因人制宜"为中医基本治则之一,临床治疗重在着眼于患者个人体质、年龄、情志等多方面因素综合考量,进行个体化、针对性遣方用药.宫颈HPV感染是妇科常见疾病之一,其持续高危型感染易发展为宫颈癌变,造成患者心理、经济的多重压力,严重影响其生活水平及身体健康.此文基于"因人制宜"理论探讨临床治疗思路及用药方法,以期为临床辨治宫...  相似文献   
6.
针对医学院校“健康数据挖掘”课程建设需求,从创新人才维度设计、结合创新人才维度的课程设计方法和场景化课程知识模块设计三个方面具体说明了课程设计思路,同时介绍了课程教学过程和创新维度监控方法,从而形成了极具领域特色的创新人才课程培养方法。  相似文献   
7.
小编提示:今年24岁帅哥小冰,也曾经有过很大的网瘾。但是他在心理专家的指导下走出了那个又黑暗又迷茫又困惑的时期,他愿意跟大家分享他的经历。  相似文献   
8.
在爱情的道路上,我们不知道谁对谁错,也不知道什么样的爱情弥足珍贵,但是不是所有的爱情都像断臂的维纳斯一样魅力恒久。曾有人这样说:在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在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在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在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阵叹息……  相似文献   
9.
10.
共生菌群是由细菌、病毒和真菌等微生物组成,与人体共同构成一套微生物-宿主共生系统,广泛存在于身体的各个部位,是人们一直以来研究的热点。以前普遍认为眼球表面并不存在任何微生物,直到眼表乳腺炎棒状杆菌的发现,研究者们开始密切关注共生微生物与眼部的关系。虽然发现的微生物群可以存在于眼表,但其发挥的免疫功能和作用途径仍需要深入探究,以便更全面地从微生物的角度揭开眼部疾病不为人知的一面。本文将简要概述目前所知的部分眼部微生物群,以及这些微生物群如何在眼表免疫中发挥作用。同时,也会介绍其他部位的微生物群对于眼部疾病的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