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7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2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2篇
  2020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6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中药茶疗剂对高血压的辅助治疗作用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付明举 《西部中医药》2007,20(10):41-42
通过介绍治疗高血压的10余种有效茶疗剂的组成、用法、主治功用及适应症,以期指导高血压患者的治疗.  相似文献   
2.
翳风治疗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女,26岁,已婚。主诉:右腹胀痛2日。伴口苦、呕吐黄色粘性液体而来求治。追询病史,前述症状反复发作2年之久,曾经B超检查确诊为慢性胆囊炎。一般发作时口服“消炎利胆片”可缓解。昨日因嗜食膏粱厚味,于入夜时再度突然发作,右上腹胀满刺痛,翻身转侧疼痛...  相似文献   
3.
腰椎间盘突出症急性发作即时镇痛效应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委中放血加针刺腰部夹脊穴与委中放血治疗急性腰痛即时镇痛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02例门诊病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放血组和放血夹脊组,每组51例.各组选取相应的治疗方法 ,并于治疗前后分别记录视觉模拟评分(VAS),统计各组即时镇痛的总有效率.结果 放血组及放血夹脊组治疗前后.VAS评分间差异均有显著性意义(P<0.01);组间比较,放血夹脊组较放血组更能降低疼痛评分(P<0.05).另外,放血组即时镇痛的总有效率为74.5%,放血夹脊组为92.2%,二者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委中放血加针刺腰部夹脊穴具有较好的镇痛作用,使用综合疗法能提高镇痛效应.  相似文献   
4.
穴位埋线对哮喘豚鼠血清白介素-4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观察穴位埋线对哮喘豚鼠模型血清白介素-4(interleukin4,IL-4)含量的影响。方法:健康FMMU豚鼠32只,雌雄各半,随机分为4组:正常对照组,模型组,地塞米松组和穴位埋线组。处理结束后,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测定(enzyme linked immunosorbent assay,ELISA)方法检测血清IL-4的含量。结果:模型组血清IL-4含量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穴位埋线组与地塞米松组的血清IL-4低于模型组,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穴位埋线可能通过降低血清中IL-4的含量,抑制哮喘豚鼠的嗜酸性粒细胞性炎症,减轻炎症对气道壁的损伤,达到干预气道重构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穴位埋线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比较针灸加穴位埋线方法与单纯针灸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进而摸索治疗支气管哮喘病治疗的更佳方案。方法:采用前瞻性随机对照研究方法,将哮喘治疗的病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实验组采用针灸加穴位埋线法;对照组单纯使用针灸方法。结果:实验组112例病人经过治疗的总有效率为89.3%,对照组107例病人的总有效率为72.8%,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显著(p<0.05),提示实验组疗效优于对照组。结论:针灸加穴位埋线的方法治疗支气管哮喘的临床效果优于单纯针灸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6.
7.
目的观察疏肝健脾针刺合中药治疗亚健康的疗效。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100例门诊亚健康病例随机分为3组:对照组30例,仅予以健康教育;针刺组35例,以电针火罐治疗为主;针药组35例,除应用针刺等治疗外,加用口服逍遥丸合归脾丸。其中针药组脱落3例。10次为1个疗程,共治疗3个疗程,每个疗程结束后统计疗效。结果每个疗程针刺组及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或P〈0.01);随着疗程的增加,各组的疗效均有所提高,以第3个疗程疗效最佳,且针药组总有效率显著优于单纯针刺组(P〈0.05)。结论疏肝健脾法是治疗亚健康的较好方法,值得继续研究及推广。  相似文献   
8.
SPP—1A疼痛治疗仪临床疗痛观察深圳市红十字会医院付明举陕西中医学院附属医院韩蓉陕西中医学院韩育斌疼痛系临床常见病症之一,是病人的一种自我感觉,属中医“证候”范畴。疼痛临床涉及范围甚广,可见于各科的常见病,疑难病之中。人之一身,自顶至踵,具有痛症。...  相似文献   
9.
针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血流影响的临床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观察针刺对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眼血流的影响,寻求改善眼血流的新途径.方法:检测视网膜中央动脉(central retinal artery,CRA),鼻侧和颞侧睫状后动脉(posterior cilliary arteries,PCAs)及眼动脉(ophthalmic artery,OA)血流的收缩期峰速(peak systolic velocity,PSV),舒张末期流速(end-diastolic velocity,EDV)和阻力指数(resistance index,RI).结果:两组患者针刺后OA血流速度较服药前略有提高,达不到正常标准,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P>0.05);CRA及PCAs血流速度针刺后较针刺前提高,统计学处理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针刺可以改善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的眼部循环,为它们的治疗提供新的辅助方法.  相似文献   
10.
针刺镇痛对分娩效果影响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目的:观察针刺对分娩镇痛的临床效果.方法:60例足月、单胎、初产妇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在宫口开大3~5cm时,分别给予常规西药、西药加针刺治疗,根据WHO疼痛4级分级标准判定镇痛前后不同阶段疼痛评分.结果:观察组镇痛有效率为81.2%;两组宫颈扩张率、第Ⅱ、Ⅲ产程时间有显著性差异(P<0.05~0.01);新生儿Apgar评分差异无显著性.结论:应用针刺加少量镇静药物有良好的镇痛效果,对母婴无不良影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