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1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4篇
肿瘤学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4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4篇
  2004年   2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1篇
  1996年   3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观察A型肉毒毒素对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肌张力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1996-03/2004-06年济南市第一人民医院收治脑血管病患者60例,均有肢体痉挛,且患肢手握力及肌力在3级以上,随机分为A型肉毒毒素组和安慰剂组各30例。A型肉毒毒素组应用A型肉毒毒素,以痉挛肌肉的肌腹为注射点进行多点皮下注射;安慰剂组注射药物改为安慰剂(生理盐水),治疗和评估采用双盲法。治疗前和治疗后12周应用修订Ashworth量表进行肌张力分级比较,手法肌力评定评估肌力;治疗前1周和治疗后6周检测细胞免疫及体液免疫。结果:按实际处理分析,60例患者进入结果分析。①肌张力:A型肉毒毒素组治疗前II级3例,III级18例,IV级9例,治疗后0级2例,I级5例,II级17例,III级6例,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显著(χ2=31.8,P<0.01)。安慰剂组治疗前后无差异。②肌力:A型肉毒毒素组治疗前3级16例,4级14例,治疗后3级7例,4级22例,5级1例,治疗后较治疗前好转,但无统计学意义。安慰剂组治疗前后无差异。③免疫功能:A型肉毒毒素组治疗前后免疫功能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局部注射A型肉毒毒素可降低脑卒中后肢体痉挛患者的肌张力,以利于开展功能训练,且对患者的免疫功能无影响。  相似文献   
2.
目的 观察大剂量维生素c对脑血管病患者免疫功能的影响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将70例脑梗死患者分成观察组和空白对照组,检测两组治疗前后的维生素C的含量和免疫功能,并分别与健康对照组比较。结果 观察组维生素C的含量、免疫功能明显高于两个对照组。结论 大剂量的维生素C能明显改善脑血管病患者的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3.
脑梗死患者内皮素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检测分析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本文探讨脑梗死患者内皮素(ET-1)、细胞间粘附分子(slCAM-1)的变化。应用放射免疫技术测定急性脑梗死患者30例,并与30例同年龄组的健康患者进行对照研究。结果表明,脑梗死患者内皮素与细胞间粘附分子-1明显升高。说明其与脑梗死的病理损伤有密切关系。  相似文献   
4.
为探讨脑梗死患者与细胞免疫的关系,我们对60例脑梗死患者进行了T细胞亚群的检测,并与45例同年龄组的健康者进行了对比。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60例脑梗死患者(观察组)均来自我院门诊及住院患者,诊断均符合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2次全国脑血管学术会议第三次修订的各类脑血管疾病的诊断要点。45例健康者(对照组)均来自我院职工及健康查体者。性别比例,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西洋参茎叶皂苷(PQS)对脑梗死大鼠内皮素-1(ET-1)、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VEGF)及梗死面积的影响。方法采用栓线法对大鼠右侧大脑中动脉进行栓塞并随机分成假手术组、模型对照组、尼莫地平组、PQS高、低剂量组,用药后检测各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大鼠脑组织中ET-1及VEGF含量、大鼠脑梗死面积,并对各组检测数据进行比较分析。结果 PQS高、低剂量组神经功能损伤恢复状况均比尼莫地平组效果明显(P<0.05);与模型对照组比较,尼莫地平组、PQS低、高剂量组、假手术组脑组织中ET-1含量呈现明显下降趋势(P<0.05),各组之间两两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PQS高剂量组效果最好;PQS高剂量组VEGF含量均高于其余各组(P<0.05);PQS高剂量组脑梗死面积最小,效果明显(P<0.05),PQS随着剂量的增加,脑缺血区有明显好转,可见少量胶质细胞增生。结论 PQS对提高血管活性、改善脑梗死病情具有显著效果。  相似文献   
6.
新生儿高胆红素血症与心肌损伤关系的观察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通过检测新生儿血清中总胆红素和肌酸激酶同工酶的改变观察高胆红素对心肌的影响.方法 选择正常新生儿15例,生理性黄痘新生儿18例、病理性黄痘新生儿40例抽血测血清TBIL及CK-MB值.结果 TBIL与CK-MB测定值的回归分析,r>0.95,显示二者高度相关.组间CK-MB值比较,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新生儿在病理性高胆红素血症时存在对心肌的损伤,对黄痘新生儿进行心肌酶谱的检查对临床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7.
脑梗死与脑出血是社区人群的常见病、多发病 ,是中老年致残、致死的主要原因之一。血小板的止血功能是众所周知的[1 ] ,血小板的功能决定于聚集能力 ,目前对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的血小板的体积与数量研究较多 ,而对其最大聚集率的研究很少。为了探讨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血小板最大聚集率(PAGm)的变化 ,作者对 60例脑梗死患者和 60例脑出血患者的PAGm进行了检测 ,并与 3 0例健康人的PAGm进行了对比 ,现报道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脑梗死与脑出血患者均来自我院内科门诊及住院病人 ,诊断均符合 1986年中华医学会第四次全国脑血…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通栓扶正胶囊对脑梗死患者临床疗效与溶栓、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 146例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常规治疗加口服通栓扶正胶囊 ,30 d后对两组治疗前、后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疗效及有关实验室检查指标进行比较 ,对其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结果 :两组治疗后 ,神经功能缺损程度相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 ;治疗组总有效率 95 .6 8% ,对照组总有效率 6 3.33% ,经 U检验 (P<0 .0 1) ,差异显著 ;两组治疗后各实验室检查指标对比 CD3+ 、CD4+ 、CD8+ 、CD4+ / CD8+ 、PAGm、血浆粘度、红细胞聚集指数差异显著。结论 :通栓扶正胶囊即可溶解血栓 ,又可调节机体免疫功能。  相似文献   
9.
100例强直性脊柱炎免疫指标检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强直性脊柱炎 (AS)是一种以骶髂关节和脊柱关节的慢性进行性炎症为主 ,病因未明 ,血清反应阴性的脊柱关节病。好发于青年 ,特别是男性。其发病机制与免疫功能密切相关。我院自 1994年 8月— 2 0 0 1年 12月对 10 0例强直性脊柱炎患者的 10项免疫指标进行检测。结果报告如下。1 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 所有病例均来自我院门诊 (83例 )和病房(17例 ) ,其诊断均符合《内科学》所述强直性脊柱炎诊断标准[1] 。 10 0例中男 92例 ,女 8例 ,年龄 16~ 6 5岁 ,平均 2 9.4岁。病程 0 .5~ 30年 ,平均 10 .5年。对照组 10 0例为健康查体者 ,男 9…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酚妥拉明、阿拉明治疗婴幼儿毛细支气管炎合并心衰的疗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