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篇
  免费   0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2篇
  2019年   2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1.
2.
3.
目的:调查评估当代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干预工作提供客观依据。方法:采用随机抽样方法对我校2009级和2010级临床医学专业学生进行问卷调查,以SCL-90为测评工具,进行统计学分析,分别对比不同年级、性别学生之间心理健康水平的差异。结果:(1)组1各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2)组2的总均分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躯体化项及强迫症状项差异更明显(P〈0.05 P〈0.01),其他项目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3)组3敌对项和其他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其他项目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表明有差异;(4)组4躯体化项和强迫症状项有统计学意义(P〈0.05 P〉0.01),表明有差异,其他各项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5)组5各项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明无差异。结论:高年级男女生间心理健康水平无差异;低年级男女生间心理健康水平有明显差异。低年级和高年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稍有差异,高年级学生更稳定。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