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8篇
  免费   1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2篇
特种医学   4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15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1年   4篇
  2010年   6篇
  2009年   2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4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6篇
  2000年   5篇
  1999年   5篇
  1996年   3篇
排序方式: 共有50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96 毫秒
1.
2.
重组生长激素对严重烧伤后C反应蛋白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本研究中前瞻性地动态观察了应用重组生长激素 (rh GH)后严重烧伤患者血清 C反应蛋白 (CRP)水平的变化 ,探讨应用 rh GH对严重烧伤机体的影响。1 资料与方法1.1 病例 :我院 1998年 1月— 2 0 0 1年6月收治 2 4例烧伤总面积 (TBSA)在5 0 %以上患者。其中男 19例 ,女 5例 ;年龄 9~ 6 3岁 ;烧伤面积为 5 0 %~ 95 %TBSA, 度烧伤面积 0 %~ 4 8% TBSA。用完全数字表法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 ,每组 12例。两组一般情况见表 1。1.2 治疗方案 :患者入院后采用相似的液体复苏、营养支持、抗感染及手术治疗 ,均于伤后 3~ 7d内施行切、削痂…  相似文献   
3.
王野平  仇旭光  王倩  陆志豪 《浙江医学》2009,31(9):1273-1274
烧伤后瘢痕挛缩畸形临床上常应用自体中厚皮移植治疗,但大面积深度烧伤后患者存在着自体皮源缺乏的问题,且供皮区常留有瘢痕,增加患者的痛苦。我科自2003至2007年采用脱细胞异体真皮联合自体刃厚皮(简称复合皮)移植治疗瘢痕畸形1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4.
血液净化疗法在烧伤脓毒症中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应用血液净化疗法辅助治疗严重烧伤脓毒症患者的治疗效果.方法对13例烧伤脓毒症患者应用持续静脉滤过、灌流辅助治疗.结果本组13例除1例死于多脏器功能衰竭外,其余均治愈出院.结论应用血液净化疗法辅助治疗烧伤脓毒症患者,能有效地降低并发症,预防MODS的发生,为手术治疗争取时间,降低死亡率.  相似文献   
5.
小儿特重烧伤143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我院1988~1997年间共收治小儿特重烧伤患者143例,占同期小儿烧伤患者的14.7%,其中死亡7例,死亡率4.9%,现总结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143例中,男96例,女47例,年龄6个月~12岁;烧伤总面积12%~98%,平均(32.7±13.4)%,Ⅲ度面积12%~92%,平均(11.3±3.6)%。致伤原因:热液97例,占67.8%;火焰36例,占25.2%;电击伤5例,占3.5%;其它5例,占3.5%。本组并发休克59例,占41.3%;受伤后6h 内入院的77例发生休克24例,发生率31.2%,6h  相似文献   
6.
仇旭光 《浙江医学》1996,18(2):112-112
1994年7月以来,我们采用自体皮浆加辐照猪皮修复深度烧伤创面,取得初步成果,现报道如下。 临床资料 1.一般情况:本组男性6例,女1例.年龄2~36岁。烧伤面积35.42%±21.71%(±s,下同),深度烧伤创面中Ⅲ度占15.57%±11.88%.深Ⅱ度占4.57%±3.74%。致伤原因见附表。  相似文献   
7.
我院近10年来,共收治烧伤病员2463例,其中批量烧伤者共66人,每批最少3人,最多8人,治愈54例(占81.8%),死亡12例(占18.2%)。1临床资料1.1一般资料烧伤原因有:民宅火灾3起共10人,因车祸起火2批共11人;工作时意外起火8起共39人;儿童玩火烧伤1起共6人。按伤情分类:轻度烧伤6例,全部治愈;中度烧伤17例,治愈16例,死亡1例;重度烧伤9例,全部治愈;极重度烧伤34例,治愈23例,死亡11例。合并吸人性肺炎损伤者12例,骨折1例。其他并发症见附表。2讨论随着泪防安全措施的落实,灾祸性烧伤的发生并不多见,但突发性小批量烧伤…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整形外科理念在治疗严重皮肤缺损中的应用作用。方法收集2004年1月-2006年12月间16例因车祸致双下肢皮肤缺损患者,均使用躯干部大张中厚完整自体皮移植修复关节部位创面,用头皮作为供皮区修复非关节部位创面的手术方法治疗严重皮肤缺损。观察治疗效果。结果16例患者创面均得到有效覆盖,皮片成活率在95%以上,关节部位的功能与外观得到良好恢复,无需二次手术治疗,因供皮而致的外观改变减少了40%-60%。结论治疗严重皮肤缺损时应用整形理念可达到以下三种目的:一是消灭创面;二是恢复关节功能及外观;三是尽可能减少了供皮所致的外观改变。  相似文献   
9.
患者男,55岁,被高温水泥熟料烫伤全身1小时后,于1997年8月17日入院。查体:意识清楚,体温37.4℃,脉搏120次/min,呼吸22次/min,面颈部水肿,口腔、鼻腔粘膜有水泥积聚,两肺呼吸音清晰,心律齐,心音低钝。全身除头部、下腹、会阴、双足...  相似文献   
10.
毛和水  江文政  王野平  仇旭光 《浙江医学》2017,39(8):614-616,627
目的研究630~650nm可见光对小鼠创面愈合的影响,探讨其调控炎症反应的机制。方法40只C57BL/6雄性小鼠以脊柱为对称轴,在背部中间两侧对称性制作直径8mm的圆形全层皮肤缺损模型。小鼠左侧创面设为实验侧组,右侧创面设为对照侧组。制模完成后实验侧组创面立即用630~650nm红光治疗仪照射,对照侧组创面用LED台灯照射。观察并比较两组创面不同时点的创面愈合率;采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创面中性粒细胞(PMN)、巨噬细胞(M渍)等炎性细胞的浸润情况;采用ELISA法检测创面TNF-α、IL-6的表达水平。结果制模后3、7、12d,实验侧组创面愈合率均高于对照侧组(均P<0.05)。制模后24h、3d,实验侧组创面PMN、M渍浸润均较对照侧组减少(均P<0.05)。制模后12、24h,3、7d,实验侧组创面IL-6、TNF-α表达水平均低于对照侧组(均P<0.05)。结论630~650nm可见光能适度减少小鼠创面炎性细胞的浸润,抑制炎性因子分泌,在一定程度上降低炎症反应强度,有效促进急性创面的愈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