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1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病和多发病,病死率很高。据报道,存活中重残占40%以上。我院于2002年5月至2004年10月对123例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在CT定位下采用YL-1型颅内血肿粉碎穿刺针行微创清除术,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男78例,女45例,年龄44岁~82岁,平均63岁。有高血压病史87例。头部CT检查显示基底结节区出血96例,丘脑出血12例,脑叶出血9例,丘脑合并脑室注形6例。出血量:27ml~70ml,平均38ml。临床表现:意识清楚36例,嗜睡48例,昏迷39例,按GCS计分法评分:≤8分36例,9分~12分51例,发病至手术时间6h~24h,平均12h。…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原发性帕金森病(idiopathic Parkinson’s disease,IPD)患者、特发性震颤(essential tremor,ET)患者与特发性震颤发展为帕金森病(Parkinson’s disease developed from esential tremor,ET-PD)患者的震颤特征的差异。方法 分别纳入IPD患者30例、ET30例及ET-PD患者20例,比较3组静止性、姿势性震颤的频率、收缩型式及有无谐波的差异。结果 IPD组、ET组和ET-PD组3组患者在发病年龄、病程、统一帕金森病评定量表(essential tremor,UPDRS)评分上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1)。IPD组、ET组和ET-PD组3组患者静止性震颤平均震颤频率、姿势性震颤的平均震颤频率、静止状态下出现交替性震颤比率、姿势状态下出现交替性震颤比率、静止状态下谐波出现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姿势状态下谐波出现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IPD组、ET组与ET-PD组分别具有明显差异的震颤特点。ET-PD组兼具二者的特点,又有其独特性...  相似文献   
3.
目的:利用动物模型探讨死亡相关蛋白(FADD)小分子干扰RNA(siRNA)对帕金森病(PD)大鼠黑质酪氨酸羟化酶(TH)表达的影响。方法:40只雄性Wistar大鼠随机分为4组。经立体定向定位黑质,PD组:注入6-羟基多巴(6-OHDA);siRNA组:注入FADD siRNA2次后再注入6-OHDA;SiRNA阴性对照组:注入FADD siRNA阴性对照物2次后再注入6-OHDA;正常对照组:注入抗坏血酸生理盐水。各组大鼠术后4周处死,取鼠的术侧中脑黑质,利用原位杂交检测FADD、TH mRNA表达。结果: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ADD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1);siRNA组与PD组比较FADD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5);siRNA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FADD mRNA表达量无显著差异(P>0.05)。PD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H mRNA表达显著减少(P<0.01);siRNA组与PD组比较TH mRNA表达显著增加(P<0.05);siRNA阴性对照组与正常对照组比较TH mRNA表达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FADDsiRNA可能通过抑制凋亡对PD大鼠模型有一定的保护和治疗作用。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温脾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疗效及对Hcy、炎症因子的影响。方法:选择医院2014年1月—2015年10月收治的90例符合入组标准的老年血管性痴呆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分为研究组45例和对照组45例,两组患者均给予降压、降脂和抗血小板凝聚等基础治疗措施,对照组再口服丁苯酞胶囊,0.2 g/次,3次/d,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再口服温脾通络开窍汤,1剂/d,早晚分服,4周为1个疗程,治疗3个疗程,治疗前后进行中医症候积分评估,采用简易智力状态检查量表(MMSE)评分、长谷川痴呆量表(HDS)、MoCA认知功能量表评价认知功能,采用Barthel指数(BI)评价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抽清晨空腹血进行Hcy、炎症因子(hs-CRP、IL-6、TNF-a)检测,进行临床疗效评估,记录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均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中医症候积分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MMSE、HDS、MoCA、BI均较治疗前明显升高(P0.05),研究组治疗后MMSE、HDS、MoCA、BI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和对照组治疗后Hcy、TNF-α、IL-6、hs-CRP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治疗后Hcy、TNF-α、IL-6、hs-CRP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组的临床总有效率为86.67%,明显高于对照组55.56%,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温脾通络开窍汤联合丁苯酞是治疗老年血管性痴呆的有效方法,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认知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且能降低Hcy、炎症因子水平。  相似文献   
5.
目的 观察缺血性脑卒中患者血中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的变化及药物干预的影响.方法 将在24h之内就诊的328例急性脑梗塞患者随机分为降纤酶组与对照组,各组164人.降纤酶剂量为第1天用生理盐水100ml+降纤酶10u静滴,然后自第2天改为5u静滴,每日1次,连用3天,及阿司匹袜150mg口服,每日1次,对照组每天予以血栓通20ml静滴,每日1次,连用10天,阿司匹林用法相同.评定的指标包括血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水平及变化,脑卒中的临床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率.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降纤酶组24h内治疗者神经功能评分下降显著(P<0.01),且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进展性脑梗塞患者LPA及AP值持续偏高且下降延缓.没有增加出血事件及其他副作用的发生.结论 溶血磷脂酸水平的持续升高提示进展性脑卒中的发生,降纤酶治疗可有效降低血溶血磷脂酸(LPA),与溶血磷脂酸极性相似的总磷脂(AP)水平,减少进展性脑梗塞的发生.  相似文献   
6.
7.
司民一  亓爱芹 《时珍国医国药》2006,17(12):2567-2567
目的客观地评价复方甘草酸单胺联合肝乐宁治疗慢性乙肝炎的疗效。方法对本院门诊与病房96例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进行疗效分析。结果治疗两个月后主要症状、体征及血清中TB il、ALT复常联合治疗组优于单用组。结论复方甘草酸单胺与肝乐宁联用较单一使用效果好,两药联用起到互补与协同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血清CXCL12与老年急性缺血性轻型脑卒中早期进展及预后的关系。方法 选取180例2020-04—2021-09在山东第一医科大学附属人民医院神经内科住院的老年急性缺血性轻型脑卒中患者,将患者分成进展组和非进展组,发病第5天NIHSS评分较入院首次NIHSS评分≥2分为进展组,否则为非进展组。入院当日采用自制基线资料调查表收集所有患者的基线资料,入院次日检测血清CXCL12水平。所有患者随访3个月,随访结束时对患者进行mRS量表评价,m RS评分0~2分为预后良好组,mRS评分3~4分为预后不良组。对比进展组、非进展组血清CXCL12水平的差异,比较预后良好组、预后不良组血清CXCL12水平的差异,分析各组NIHSS评分、mRS评分与血清CXCL12的相关性。结果 与非进展组比较,进展组患者血清CXCL1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194,P<0.05)。与预后良好组比较,预后不良组患者血清CXCL12水平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6.098,P<0.05)。NIHSS评分>4分及同型半胱氨酸>10μmol/L的患者血清CXCL...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局部亚低温在重症脑梗死治疗中的作用及临床疗效。方法 80例重症脑梗死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40例,早期予局部亚低温治疗加常规治疗;对照组40例,仅予常规治疗。治疗前后两组均予临床疗效定及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DS)。结果治疗组第1、2周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较对照组降低(P〈0.05)。治疗组临床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期局部亚低温在重症脑梗死治疗的治疗中有重要作用,能显著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脑卒中所致老年急诊头晕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173例年龄≥60岁的急诊头晕患者,根据诊断分为脑卒中组37例和非脑卒中组136例,回顾性分析2组患者临床特点的差异,并进行logistic分析。结果脑卒中组患者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1mm Hg=0.133kPa)、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偏侧肢体无力、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的发生率及症状持续时间≥60min明显高于非脑卒中组(P<0.05);高血压(OR=8.383,95%CI:2.00635.035)、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OR=10.497,95%CI:2.01435.035)、发病时血压≥140/90mm Hg(OR=10.497,95%CI:2.01454.710)、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OR=9.315,95%CI:1.49354.710)、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OR=9.315,95%CI:1.49358.131)、偏侧肢体无力(OR=2.821,95%CI:1.27158.131)、偏侧肢体无力(OR=2.821,95%CI:1.2716.260)、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OR=9.917,95%CI:1.9956.260)、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OR=9.917,95%CI:1.99549.287)、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OR=6.288,95%CI:1.45549.287)、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OR=6.288,95%CI:1.45527.172)和症状持续时间≥60min(OR=10.340,95%CI:1.95027.172)和症状持续时间≥60min(OR=10.340,95%CI:1.95054.811)是预测患者发生脑卒中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血压、发病时血压升高、不伴肢体无力的语言障碍、偏侧肢体无力、肢体和(或)躯干共济失调、视野缺损和(或)视物成双及症状持续时间对评估老年头晕患者发生脑卒中的风险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