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神经病学   1篇
综合类   18篇
药学   2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8篇
  2010年   3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总结40例急性心梗病人抢救成功的护理经验。结果表明对急性心梗病人给予及时,有效的吸氧、监护、止痛、心理护理、正确指导饮食、睡眠,活动以及做好并发症的护理,对临床治疗、抢救措施等方面起着十分有力的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老年帕金森患者的心理特点及临床护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2月~2010年10月收治的经确诊的老年帕金森住院患者60例的资料。结果:本组60例患者经过精心护理后均得到了比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结论:临床护理措施及手段的不断更新和提高,能有效的配合临床治疗,增加患者治愈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脑梗死介入溶栓治疗围术期的护理对策。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8年1月~2011年3月收治的行介入溶栓治疗的76例脑梗死患者的临床表现、治疗效果及护理方法。结果:患者经介入溶栓治疗及相应护理后,基本恢复49例,显效18例,有效7例,无效2例。结论:科学合理的围术期护理是介入溶栓治疗脑梗死患者的重要辅助措施,正确有效的护理可保证患者术后的恢复,并提高患者的生存质量。  相似文献   
4.
资料与方法2004~2006年,我院共收治高血压患者106例,男84例,女22例;血压控制在正常范围内52例,接近正常18例;2种药物联合应用60例,2种以上药物联合服用42例。入院健康教育:责任护士认真接待患者,主动介绍医护人员的姓名、病区环境、作息时间,简单介绍高血压病的一般知识,并列举同种病人已经治愈的实例,帮助病人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住院期间卫生宣教:护士除作完一般护理之外,进一步向病人及家属介绍高血压病的相关知识,使患者清楚高血压是终身性疾病。指导病人及家属学会测血压,掌握测血压时的注意事项。鼓励病人坚持服药,介绍所服用药物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围术期的临床护理方法。方法:选取我院近年来微创治疗的高血压性脑出血患者69例,分析其临床资料、治疗方法、护理对策及术后疗效。结果:69例患者术后存活59例。存活患者中,生活完全自理患者9例,部分自理患者41例,不能自理但意识清楚患者8例,植物状态患者1例。结论:微创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手术时间短、创伤小、预后好,配合正确的临床护理,可取得满意疗效。  相似文献   
6.
从辛开苦降法之源流、辛开苦降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之机理、辛开苦降法治疗糖尿病胃轻瘫的应用等方面论述了寒热温清并用,并以辛散之、苦以泄之辛开苦降法对糖尿病胃轻瘫的治疗。  相似文献   
7.
肌电F波对脑卒中偏瘫早期康复治疗的评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F波参数在脑卒中偏瘫肢体功能恢复中的变化规律.方法 选择脑卒中偏瘫患者43例,21例为康复组;22例作为对照1组;15例正常人作为对照2组.运用肌电仪追踪分析肢体恢复过程中双上肢正中神经F波参数的变化,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脑卒中康复组和未康复组F波的波幅比较有统计学差异(P<0.05).卒中早期,瘫痪侧和非瘫痪侧F波的波幅均异常,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发病1月,未康复组瘫痪侧F波波幅明显高于正常组(P<0.05).无论康复与否瘫痪侧和非瘫痪侧阈值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 肌电F波波幅是卒中偏瘫早期康复评价的一个比较敏感的神经电生理指标.  相似文献   
8.
目的:采用复合因子法建立健康SD雄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探讨复合因子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的应用价值。方法:于0用、2用、4周、6用分别对以复合因子所建立大鼠肝纤维化模型进行肝组织病理检查及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查,以病理诊断结果为标准,探讨复合因子法建立肝纤维化模型的应用价值。结果:以复合因子法成功建立了鼠肝纤维化模型,该模型肝组织病理检查与血清纤维化指标检查相关性良好。结论:复合因子法建立健康SD雄性大鼠肝纤维化模型成功率较高,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对中风后继发癫痫患者的护理.方法 对本科24例中风后继发癫痫病人进行一般护理、心理护理、用药护理等合理有效的护理对策.结果 本组15例早发性癫痫患者治愈12例,随访2个月未出现再发,3例发展成慢性癫痫,9例晚期癫痫7例得到控制,2例发作次数明显减少,临床治愈率达90%.结论 做好继发性癫痫病人的观察与控制,掌握本病的临床观察重点与有效的护理对策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口咽通气管在危重脑血管病人抢救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选择2008年1月至2010年3月我科收治的136例脑血管病昏迷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8例,观察组在常规急救同时安置口咽通气管,对照组采用常规院前急救措施.结果 观察组安置口咽通气管后10~20min内缺氧症状明显改善,呼吸次数由38~40次/min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