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综合类   4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3年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1.
目的:比较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中电凝止血与缝合止血对卵巢功能的影响。方法:90例行腹腔镜卵巢囊肿剔除术患者按信封密封法分为电凝组和缝合组,每组45例。电凝组采用双极电凝对卵巢创面止血,缝合组采用3-0可吸收线缝合卵巢对剥离面止血。比较两组手术情况、术前后激素水平变化及排卵、月经情况。结果:两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无显著差异(P>0.05)。电凝组术后1个月和术后3个月的E2显著低于缝合组(P<0.05),FSH显著高于缝合组(P<0.05),LH与缝合组无显著差异(P>0.05)。电凝组排卵异常、经期延长和经量过少均显著多于缝合组(P<0.05)。结论:电凝止血较缝合止血对卵巢组织损伤大。  相似文献   
2.
吴凤枝  于江萍  曹雅琴 《吉林医学》2013,(25):5157-5158
目的:探讨新柏氏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筛查宫颈病变的临床意义。方法:就诊于门诊的宫颈炎患者3 124例随机分为两组行宫颈细胞学检查。其中巴氏涂片组1 561例,TCT组1 563例,巴氏Ⅲ级及以上为阳性,液基细胞学ASC+SIC+SCC为阳性,阳性者行阴道镜下多点活检病理诊断确诊。结果:巴氏涂片阳性率3.33%,TCT检查阳性率15.80%,两种检查方法阳性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巴氏涂片Ⅲ级51例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50.98%,TCT检查ASC+SIC 245例活检病理诊断符合率65.31%(P<0.05)。结论:对比巴氏涂片和薄层液基细胞学检测,TCT检查的灵敏度和特异性明显优于巴氏涂片,可提高宫颈病变的检出率,减少漏诊和误诊率,有效地预防宫颈癌的发生。  相似文献   
3.
于江萍  张柱  曹雅琴 《医学综述》2012,(18):3122-3123
目的探讨地诺前列酮在足月妊娠引产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110例有明显引产指征的初产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55例。观察组给予地诺前列酮,对照组给予缩宫素。比较两组宫颈Bishop评分、分娩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观察组用药后6 h的宫颈Bishop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宫颈成熟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96.36%vs78.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剖宫产率、临产时间和总产程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不良反应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与缩宫素相比,地诺前列酮用于足月妊娠引产能更好地促进宫颈成熟,改善分娩情况,且对母婴无不良影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张柱  于江萍 《医学综述》2013,(20):3835-3837
目的 探讨欣母沛预防前置胎盘剖宫产术后出血的效果.方法 选择2009年9月至2011年8月在我院产科就诊的前置胎盘产妇221例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两组产妇均实施剖宫产术,对照组胎儿娩出后立即在给予缩宫素20性U注射在子宫壁上,同时给予缩宫素20 U+500 mL生理盐水持续静脉滴注;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欣母沛250μg,子宫壁注射.所有患者产后均给予常规用药及护理.比较两组患者产后2h内和产后24 h内的累计出血量、产后胎盘自行剥离的患者比例与所需时间,以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结果 产后2 h和24 h的累计出血量,观察组分别为(241.8±15.4)mL和(304.5±16.1) mL;对照组分别为(402.4±16.3) mL和(466.7±16.7)mL,观察组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胎盘自行剥离72例(65.5%),所需时间为(5.3±2.6)min;对照组胎盘自行剥离52例(46.8%),所需时间为(8.9±3.5)min,观察组胎盘自行剥离率优于对照组,而所需时间少于对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7.3%和5.4%,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在前置胎盘产妇中预防性应用欣母沛能显著降低产后出血量,增加胎盘自行剥离率,缩短剥离时间,但未增加不良反应发生率.  相似文献   
5.
于江萍  张柱 《临床医学》2011,31(11):81-82
目的探讨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的临床特点和治疗方法。方法对我院2000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15例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5例子宫内膜异位症患者均采用手术治疗,术后病理回报符合子宫内膜异位症。11例为单发内膜异位结节,4例多发内膜异位结节。12例病灶位于手术切口两顶端,3例病灶位于手术切口中段。4例多发内膜异位结节和1例行腹壁补片加固患者术后口服孕三烯酮3~6个月。15例患者术后随访至今未见复发者。结论具有典型临床症状、体征的患者术前诊断并不困难。症状不典型的病例,可借助腹壁彩超鉴别诊断,术后的病理诊断是确诊的金标准。腹壁切口子宫内膜异位症有效治疗手段为手术切除,一旦确诊,应及早手术治疗。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对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512例生育2胎产妇的临床资料,其中前次生产实施剖宫产术286例产妇设为观察组,前次生产为阴道分娩226例产妇设为对照组。比较2组再次妊娠分娩方式的选择、新生儿Apgar评分以及分娩后产妇情况。结果观察组经阴道分娩率为31.8%、Apgar评分小于8分的患者比例为18.2%,明显高于对照组(P均<0.05);观察组产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22.0%,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剖宫产术后再次妊娠经阴道分娩的患者比例明显下降,新生儿Apgar评分明显降低,产妇产后不良情况的发生率亦明显增加,因此首次妊娠在条件适合的情况下选择阴道分娩对再次妊娠后新生儿及产妇均有利。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