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篇
  免费   0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14篇
预防医学   3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5篇
  2009年   4篇
  2008年   3篇
  2007年   3篇
  2003年   1篇
  2001年   2篇
  199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细胞介素家族在弓形虫感染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白细胞介素(IL)在清除宿主机体细胞内寄生原虫弓形虫的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如破坏染虫细胞,构成免疫网络、调节免疫平衡等。现对其中重要的几类IL进行综述,旨在为弓形虫感染的治疗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简要介绍锗在自然界和人体的分布及生理学活性,综述了分光光度法、原子光谱法、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法、极谱法、色谱法等分析方法在中草药中微量元素锗的分析测定中的应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了解母亲孕期感染弓形虫的妊娠结局及出生活婴的体格、智力发育情况。方法:孕妇按静脉血弓形虫IgM或CAg阳性/阴性分感染组和非感染组,将小儿按脐血弓形虫检测结果分组,观察发育情况。结果:母亲感染组异常妊娠结局高于正常非感染组;孕期感染弓形虫出生子代发育受到明显影响,体重、智力显著降低,但对身高无明显影响。结论:孕期感染弓形虫可以透过胎盘将病原体传给子代,母亲孕期感染弓形虫不仅脐血阳性子代发育指标明显降低,脐血阴性者也低于非感染组。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电化学Ag量子线能否高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抗维生素C。方法通过自行设计自动控制电路,采用电化学自终止方法制备Ag量子线,原位滴加维生素C溶液后观察通过量子线电流的改变。结果电化学Ag量子线对维生素C有极灵敏的电流响应,其检测限可以达到0.1mmol/L以下,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结论电化学Ag量子线可用于痕量维生素C的检测。  相似文献   
5.
弓形虫是一种专性细胞内寄生的机会性致病原虫, 可感染多种动物和人, 严重危害畜牧业生产和人类健康。由 于弓形虫生活史复杂, 形态各异, 致病机理繁杂, 目前尚无特效治疗和预防药物。中药具有平衡阴阳和整体调节机体免 疫力的特点, 毒副作用小, 已成为治疗弓形虫病安全有效药物的研究热点。为进一步探寻中药的抗弓形虫作用机理及治 疗效果, 本文对黄芩、 桦褐孔菌多糖、 甘草、 南瓜子和槟榔等中草药或其提取物的抗弓形虫机制及疗效等相关研究进展进 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电化学Ag量子线能否高灵敏、高选择性地检测抗维生素C. 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自动控制电路,采用电化学自终止方法制备Ag量子线,原位滴加维生素C溶液后观察通过量子线电流的改变. 结果 电化学Ag量子线对维生素C有极灵敏的电流响应,其检测限可以达到0.1mmol/L以下,并对作用机理进行了讨论. 结论 电化学Ag量子线可用于痕量维生素C的检测.  相似文献   
7.
目的 通过对大蒜素治疗和未治疗弓形虫感染小鼠免疫组织脾淋巴细胞数、肠系膜PP结数、肠内皮淋巴细胞数(IEL)及对再攻击感染免疫力测定,了解大蒜素对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小鼠分成治疗组、感染组和对照组,用5×104个/只RH株弓形虫速殖子经口感染小鼠,当天用大蒜素治疗,1次/d,持续14d,治疗后0,2,4,6,8,10,12周断颈处死小鼠,记数脾淋巴细胞、肠系膜PP结、肠内皮淋巴细胞数(IEL),并用1×106个/只速殖子再次感染小鼠,观察存活情况.结果 在观察的时间段内,肠系膜PP结数无明显变化,脾淋巴细胞数、IEL数治疗组高于感染组和对照组,以治疗后4,6,8周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对再攻击感染免疫力测定结果 显示,治疗组存活率高于感染组和对照组,差异具有显著性(P<0.05).结论 大蒜素治疗经口感染弓形虫速殖子小鼠后,能刺激免疫组织增生,提高对再攻击感染存活率.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利用纳米材料修饰电极来实现药物分子的检测,从而实现纳米技术、电分析化学和生命科学三者的结合,这些研究已经成为科学研究的热点之一。本文对化学修饰电极的制备方法,纳米材料修饰电极的类型及其在药物分析中的应用,作了较为全面的综述,并对该研究方向的前景提出了展望。  相似文献   
9.
菜籽油中有害物——芥酸的提取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目的:为了研究提取菜籽油中有害物芥酸的较好方法。方珐:采用冷结晶法提取并酸,并与铅盐法提取芥酸作了比较。结果:冷结晶法简单方便.总产率较高。结论:冷结晶法效果更好。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了有效地提取棉籽中有毒物棉酚.方法:采用萃取法且加以碱洗可提取棉酚.结果:此法可得到较高产率、高质量的食用棉子油.结论:工艺较简单,效果好,宜于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