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8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内科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5年   1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3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硒对体外培养大骨节病软骨细胞生长及凋亡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目的 观察硒对体外培养大骨节病(KBD)患者和正常人关节软骨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探索补硒防治KBD的作用,并为硒对正常软骨细胞生长的影响提供依据.方法 依据<大骨节病临床诊断标准>(GB 16003-1995),选择Ⅱ度和Ⅲ度KBD患者5例和非病区正常人意外事故者5例的关节软骨进行体外分离、培养.KBD组和对照组分别给予不同剂量的硒(0、0.0125、0.0250、0.0500、0.1000、0.2500、0.5000、1.0000 mg/L)进行干预,采用四氮唑蓝(MTT)法、流式细胞仪和免疫组化法观察细胞生长和凋亡情况.结果 对照组第6天时各剂量组的细胞增殖率(0.086±0.025、0.077±0.012、0.073±0.027、0.071±0.017、0.058±0.028、0.052±0.028和0.046±0.037)比0 mg/L组(0.138±0.026)明显降低(P均<0.05);0.1000~1.0000 mg/L剂量组的平均细胞增殖率为负值(-0.001±0.001、-0.003±0.000、-0.003±0.001和-0.004±0.001),显著低于0 mg/L组(0.025±0.003,P均<0.05);KBD组,与0 mg/L组(0.115±0.011)比较,0.2500 mg/L剂量组促进细胞增殖(0.128±0.037,P<0.05),1.0000 mg/L剂量组细胞生长受到抑制(0.071±0.019,P<0.05).对照组0.0500~1.0000mg/L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18.88±0.02)%、(17.58±0.01)%、(17.09±0.04)%、(56.00±0.02)%、(57.85±0.03)%]比0 mg/L组[(13.51±0.01)%]增高(P均<0.05);KBD组,与0 mg/L组[(25.84±0.02)%]比较,0.0250~0.2500 mg/L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13.69±0.02)%、(15.96±0.03)%、(16.68±0.03)%、(16.67±0.02)%]降低,0.5000、1.0000 mg/L剂量组的细胞凋亡率[(59.58±0.03)%、(73.48±0.04)%]明显增高(P均<0.05).KBD组0.0500~0.2500 mg/L剂量组的Fas表达[(41.2±1.5)%、(40.3±2.0)%、(50.2±2.5)%]低于同剂量硒干预的对照组[(52.4±1.0)%、(67.2±4.0)%、(75.1±5.0)%,P均<0.05],0.0500、0.1000 mg/L剂量组的Caspase-3表达[(40.8±1.1)%、(45.1±2.1)%]低于同剂量硒干预的对照组[(68.0±3.0)%、(70.6±3.5)%,P均<0.05].结论 适宜的补硒剂量(0.1000~0.2500 mg/L)具有促进KBD软骨细胞生长的作用,降低细胞凋亡率,但补硒剂量>0.5000 mg/L时具有损伤作用;促进KBD软骨细胞生长的硒剂量并非也能促进正常人活体软骨细胞的生长.  相似文献   
2.
大骨节病游离体摘除术191例治疗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大骨节病是一种地方性变形性骨关节病,病因未明,缺少特异性防治方法。游离体是大骨节病患者由于软骨营养不良,发育障碍,出现关节软骨萎缩、变性、坏死、脱蒂后的软骨碎片游离于关节腔,从而出现关节疼痛、积液和交锁现象。对关节出现游离体的大骨节病患者实施手术治疗,是从根本上减轻病人痛苦、恢复劳动生产的一种育效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3.
大骨节病患者血清促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检测   总被引:1,自引:3,他引:1  
目的探讨前炎症细胞因子TNF、IL-1β和IL-6在大骨节病(KBD)发病机制中的作用。方法采集62例KBD患者和60例健康对照的血清标本,采用双抗体夹心ELISA法测定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TNF、IL-1β和IL-6的水平。结果KBD患者血清IL-1β和IL-6的水平分别为(238.4±698.5)ng/L和(164.4±661.4)ng/L,健康人分别为(74.5±130.0)ng/L和(52.2±154.6)ng/L,但它们之间差异均不显著(P>0.05)。然而,KBD患者血清TNF的水平[(109.2±145.3)ng/L]高于健康对照[(40.9±89.7)ng/L],差异非常显著(P<0.01)。患者血清TNF与IL-1β的水平及血清TNF与IL-6水平的相关性均不显著(r值分别为0.0387和0.2135,P>0.05)。血清IL-1β与IL-6的水平呈显著的正相关(r=0.3460,P<0.01)。结论血清前炎症细胞因子水平的升高,可能与大骨节病的发病有关。  相似文献   
4.
开放性手外伤初期外科处理失误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手部开放性损伤常同时合并复合组织损伤。早期正确的外科处理对恢复和保持手的功能非常重要。1993年以来,我院对78例开放性手外伤由于初期外科处理失误,导致必须进行二期手术以改善手部功能。现对其初期处理中存在的问题及失误进行分析,以引起急诊医师的重视。一...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小切口游离体摘除并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中晚期大骨节病效果研究,探讨中晚期大骨节病手术方法。方法对654例中晚期大骨节病患者,按其关节疼痛的部位及游离体的位置,灵活采用小切口摘除游离体,然后采用透明质酸钠关节腔注射,12d拆线出院。结果优196例,良318例,好转134例,无变化6例,优良率为78.6%(514/654),有效率为99.1%(648/654),无加重病例。结论小切口游离体摘除并透明质酸钠注射治疗中晚期大骨节病,方法简易、疗效显著、恢复快、无并发症,是中晚期大骨节病患者较好的手术治疗方法 ,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微型针刀加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成人大骨节病效果,探讨治疗新途径。方法 2013-2014年对454例成人大骨节病随机分为3组,分别采用微型针刀疗法、中药离子导入疗法、微型针刀加中药离子导入疗法进行治疗效果的对比研究。微型针刀疗法以微创外科方法分离粘连,小针刀针法处理痛点;中药离子导入疗法用中药经验方,以温热中低频治疗仪离子导入治疗;微型针刀加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是将以上2种疗法结合使用。结果微型针刀疗法总有效率81.6%,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有效率68.0%,微型针刀加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总有效率95.5%。微型针刀加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效果最好,与其他两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微型针刀加中药离子导入疗法治疗有膝关节病变的成人大骨节病疗效显著、简便、经济、无并发症,是成人大骨节病普遍适合的治疗方案,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白细胞介素-2(IL-2)和干扰素-γ(IFN-γ)在大骨节病(KBD)关节损伤中的变化,探讨IL-2和IFN-r在KBD关节损伤中的作用.方法 按照<大骨节病诊断标准>(GB 16003-1995),48例KBD患者和26例健康人(对照组)均来自陕西陇县KBD病区.KBD组男、女各24例,年龄在40~65岁,平均年龄51岁,采集静脉血48份和关节滑液28份(男、女各14份).对照组男、女各13人,年龄40~65岁,平均年龄49岁,采集其静脉血26份.血清、关节滑液中IL-2和IFN-γ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结果 对照组和KBD患者血清中IL-2中位数分别为46.8 ng/L和55.7 ng/L,IFN-γ分别为52.3 ng/L和48.8 ng/L,二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2、0.70,P均>0.05).KBD患者关节滑液中IL-2中位数为48.3 ng/L,IFN-γ为44.1g/L,关节滑液与血清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值分别为0.69、1.72,P均>0.05).结论 KBD关节损伤患者血清和关节液中IL-2和IFN-γ均无显著性升高,表明在KBD的关节损伤过程中,IL-2和IFN-γ均未参与.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关节清理术与术后关节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治疗大骨节病膝的疗效。方法 2004~2010年KBD膝关节病变患者754例882膝,行膝关节清理术,术后按是否使用透明质酸钠分成两组,比较疗效及不良反应,随访期限0.5~1.5 a。通过Lequesne指数评分对治疗前后的膝关节功能进行综合评价。结果两组治疗后Lequesne指数总评分均明显下降,与治疗前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Lequesne评分明显低于B组,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关节清理术组(B组)优良率为84.6%,而关节清理术加腔内注射透明质酸钠(A组)优良率达96.9%。结论关节清理术后关节腔注射透明质酸钠是治疗大骨节病膝的一种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