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7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7篇
基础医学   8篇
临床医学   27篇
内科学   2篇
皮肤病学   10篇
神经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8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43篇
预防医学   9篇
药学   8篇
中国医学   9篇
肿瘤学   1篇
  2024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8篇
  2012年   11篇
  2011年   15篇
  2010年   13篇
  2009年   7篇
  2008年   5篇
  2007年   10篇
  2006年   6篇
  2005年   11篇
  2004年   3篇
  2002年   4篇
  2001年   2篇
  1996年   1篇
  1994年   2篇
  1991年   2篇
  1990年   2篇
  1989年   1篇
  1987年   2篇
  1986年   1篇
  198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目的对深圳市宝安区梅毒血清固定的妊娠期孕妇的状况进行筛查及了解规范性治疗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医疗单位进行免费梅毒保健筛查的妊娠期孕妇作为观察对象。对妊娠期梅毒患者的数量及梅毒血清固定的人数比例进行分析。梅毒血清固定孕妇,根据第一疗程、第二疗程同时驱梅用药患者作为治疗组,而两疗程没有同时进行药物治疗或两疗程均没有驱梅用药的患者作为未治疗组,选取同期正常孕妇作为对照组,观察规范性治疗对妊娠结局和新生儿影响。结果 2015年1月至2017年12月深圳市宝安区梅毒筛查中,3年的梅毒确诊分别为204例、154例和195例;血清固定孕妇占比分别为5.39%、9.74%和3.07%;在血清固定组患者中不良结局妊娠上三组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治疗组新生儿血清梅毒阳性率和不良事件发生率均显著低于未治疗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在梅毒血清固定患者中采取药物治疗对于提高新生儿的存活率、降低新生儿血清感染率和不良疾病发生率上均具有较好帮助,值得在梅毒血清型固定妊娠妇女中推荐应用。  相似文献   
2.
蛋白质盐析实验的改进与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问题提出 有关蛋白质溶液盐析实验,按现教材实验方法,很难出现沉淀.  相似文献   
3.
塑料微型实验仪器具有规格小、功能多、易封闭、易操作等优点,但在具体使用中仍暴露出一定的局限性,如不能加热、受有机溶剂及强氧化剂的腐蚀造成透亮度降低等。若配加一次性医疗器械及青霉素瓶,就能完成大纲所规定的所有实验。经反复探索及课堂示教,效果良好,极具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4.
目的分析腹腔镜与开放性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疗效、并发症发生情况以及对其它方面的影响,为今后手术方式的改善提供参考。方法纳入60例行手术治疗原发性腹壁疝患者,按治疗方法不同分为两组,给予对照组开放式腹疝修补术,观察组行腹腔镜腹疝修补术。比较两组疗效、手术相关指标、术后首次视觉模拟评分(VAS)、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术前术后两组患者IL-6、CP.P水平;使用SF-36量表评估术后1个月、6个月两组患者生活质量。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与对照组(93.33%)无显著差异,P=0.1955。观察组术中出血量较对照组少,术后首次VAS评分较对照组低,住院时间较对照组短,P均=0.0000;观察组并发症总发生率(13.33%)较对照组(26.670%)低,P=0.0136;术后24h、48h观察组IL-6、CP.P水平均较对照组低,P均=0.0000;术后1个月观察组情感职能、社会功能、躯体疼痛、生理职能、生理机能较对照组高,P=0.0225、0.0000、0.0000、00016、0.0000;术后6个月观察组社会功能、躯体疼痛较对照组分值高.P=0.0005、O.0421。结论两种术式疗效相当,使用腹腔镜能减少创伤和出血量,疼痛更轻,并发症更少,炎症因子水平更低,更利于患者术后生活质量改善,选择术式时建议结合患者年龄、身体机能状态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右腕等长屈曲和伸展训练能否产生交叉迁移现象并研究及其机制。 方法将健康女性青年志愿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训练组进行6周的右腕等长屈曲和伸展训练,左腕不进行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2组受试者均于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训练后)测定其腕屈、伸肌等长肌力(PT)及表面肌电变化。 结果训练后,训练组右腕关节最大等长屈曲和伸展PT与组内训练前和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均显著提高(P<0.05),且训练组左腕关节最大等长屈曲和伸展PT分别为(12.9±2.0)Nm和(6.4±1.3)Nm,与组内训练前和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训练后,训练组右腕关节经最大等长伸展测试,其尺侧腕伸肌的AV与组内训练前和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训练组左腕关节经最大等长伸展测试,其尺侧腕伸肌的iEMG与组内训练前和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腕等长屈曲和伸展训练后可改变前臂肌群募集策略,增强双侧前臂肌力,产生交叉迁移现象。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右前臂等长旋转训练能否产生前臂肌肉力量的交叉迁移。 方法将健康女青年志愿者20例按随机数字表法分成训练组和对照组,每组10例。训练组进行6周右前臂等长旋转训练,左前臂不训练,对照组不进行任何训练。2组受试者均于训练前和训练6周后(训练后)测试双侧前臂旋前峰力矩(PPT)和旋后峰力矩(SPT)。 结果训练前,2组受试者双侧的PPT和SPT组间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rt;0.05);训练后,训练组右侧的PPT和SPT分别与组内训练前和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训练组左侧的PPT和SPT分别为(6.8±0.9)Nm和(4.6±1.0)Nm,与组内训练前和对照组训练后比较,差异亦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右前臂等长旋转训练能明显提高训练侧和未训练侧前臂肌肉旋转力量,产生良好的交叉迁移。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动力髁螺钉(DCS)固定治疗Evans 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8年6月至2012年6月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医院骨科收治Evans Ⅳ型股骨粗隆间骨折40例,男28例,女12例,平均年龄71.2岁。车祸伤16例,跌伤24例,患者均行DCS内固定治疗。结果 32例获得随访,平均11个月,骨折均愈合。临床平均愈合时间5个月,术后半年完全负重行走24例,余者8例8个月完全负重行走。术后Harris髋关节功能评分:优25例,良6例,差1例,优良率96.8%。结论 DCS与钢板结合部具有强大的支撑作用,近端还可提供至少1枚螺钉固定在股骨距,同时对外侧大粗隆骨块有挤压作用,是一种较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8.
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现状及对策   总被引:8,自引:3,他引:8  
目的调查我区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现状,提出改进措施.方法采用统一的问卷调查表及现场查看方式,对27所乡镇卫生院的医院感染管理,包括组织管理、消毒隔离、一次性医疗用品的使用、垃圾分装、污水处理等进行调查和评价.结果27所乡镇卫生院均无组织管理体系,消毒隔离、垃圾分装工作不到位且无专人负责监管.结论乡镇卫生院应健全组织、完善制度、落实人员、强化培训、提高意识;卫生执法部门应加强对乡镇卫生院医院感染管理的督查.  相似文献   
9.
目的评价联合应用参麦注射液和曲美他嗪对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的治疗效果。方法将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均予西医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参麦注射液和曲美他嗪;治疗14d后比较两组NYHA心功能分级及心脏指数、左室射血分数、E/A比值改善情况。结果两组治疗后心功能均有改善,治疗组改善更为显著;治疗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结论慢性充血性心力衰竭患者予以静滴参麦注射液和口服曲美他嗪有助于改善心功能。  相似文献   
10.
刘加萍  戴东良 《中国中医急症》2007,16(10):1240-1240
肺心病为中老年常见病,心力衰竭是其常见并发症,而血液黏滞性及凝固性增高、肺动脉高压为其重要的病理改变。纠正血液高凝状态,降低肺动脉压,改善循环对缓解肺心病患者的临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