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特种医学   1篇
综合类   3篇
  2021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s,MOOC),即大规模在线开放课程.2013年在教育部的大力推动下,慕课在中国迅速发展,国内研究者也开始尝试将慕课优势与医学教育特点结合起来,医学教育资源建设随之如火如荼地展开[1].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对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和谐程度的影响作用。方法:被试对象40例,首先采用心理和谐自评问卷进行入组测评。该问卷包括20个条目,3个维度,即自我和谐维度、人际关系维度与人事和谐维度,1~5级评分,由完全不符合到完全符合,分数越高表明其心理和谐水平越高。然后完善社会支持系统,主要内容包括:促进团队建设营造良好的团队文化、制定并实施团队关怀计划、组织公平、护士长不断提高自身修养和管理水平、取得家庭和家庭成员的理解帮助和支持、护理人员自身进行生活技能训练提高应对能力等。经上述社会支持措施的实施,于该项研究结束,再次采用心理和谐自评问卷重复测试,观察比较护理人员心理和谐各维度的改善情况。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t检验)。结果:社会支持系统完善前后,手术室护理人员心理和谐各维度得分比较,人际和谐和人事和谐维度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自我和谐和心理和谐维度具有极显著性差异(P0.001)。结论:完善社会支持系统,可有效提高护理人员的情绪智力,促进心理和谐。  相似文献   
3.
目的 评价厄洛替尼作为挽救方案治疗吉非替尼治疗失败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5年12月至2009年11月吉非替尼治疗进展后接受厄洛替尼治疗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观察的主要指标为:客观有效率(RR)、疾病控制率(DCR)、疾病无进展生存时间(PFS)、总生存时间(OS)及不良反应.结果 随访至2010年6月,共有22例患者符合入组条件.22例患者均可接受疗效及生存评价,其中部分缓解(PR)2例,稳定(SD)12例,进展(PD)8例,RR为9.1%,DCR为63.6%,中位为PFS 3.0个月,OS为5.5个月.4例患者检测了表皮生长因子受体(EGFR)突变,2例有突变,2例无突变,全部患者均得到疾病控制.1例男性吸烟腺癌合并颅内转移患者原发无效给予厄洛替尼治疗后颅内病灶达到CR.亚组分析显示:吉非替尼治疗疗效SD者DCR显著提高(90% vs 58.3%,P=0.031),其RR、PFS及OS分别为20%、3.0个月及5.5个月.Ⅲ/Ⅳ度不良反应主要是皮疹1/22(4.5%)、肝功能损害1/22(4.5%)及肺间质纤维化1/22(4.5%).结论 吉非替尼治疗失败后的晚期非小细胞肺癌给予厄洛替尼挽救治疗具有较好的临床获益率,其中吉非替尼治疗疗效SD患者显著提高疾病控制率.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磁共振扩散加权成像(DWI)在早期评估骨肉瘤化疗疗效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搜集行新辅助化疗的骨肉瘤患者11例,患者分别于新辅助化疗开始前、第1个化疗周期结束后、所有4个化疗周期结束后行常规MRI及DWI检查,检测骨肉瘤内水分子扩散及血液灌注变化情况,观察新辅助化疗过程中骨肉瘤形态、大小结构等方面的变化情况。结果:9例患者化疗后肿瘤体积增大,2例患者化疗后肿瘤体积变小或不变,化疗前与化疗早期的ADC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将化疗前、化疗第1周期结束后的ADC值及两次ADC变化量与肿瘤坏死率进行相关性分析,其中ADC值变化量与肿瘤坏死率存在相关性(r=0.397,P=0.020)。结论:化疗第1周期结束时ADC值变化量可以反映肿瘤坏死率情况,为预测新辅助化疗效果、评估治疗方案提供新的影像学思路。  相似文献   
5.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