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4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7篇
肿瘤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3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研究病毒性肝炎低黏血瘀的血流变学特征,探讨低黏状态下血瘀的形成机理。方法:将154例病毒性肝炎患者分低黏血瘀和非低黏血瘀两组,进行血瘀程度评分、检测血流变学和血细胞学项目,部分病例作红细胞形态扫描电镜观察,对比分析。结果:低黏血瘀组全血及还原比黏度降低,红细胞计数、红细胞压积降低(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增大(P<0.05)。随着血瘀程度的加重,红细胞大小差异逐渐增大、异形红细胞逐渐增多,红细胞重叠黏附增多,并有裂体细胞出现。结论:随着血瘀程度加重,异形红细胞增多,相应可引起红细胞变形能力的减弱。红细胞形态的异常可能是低黏状态下血瘀形成的机理之一。  相似文献   
2.
目的:基于黏附分子在疾病发生、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探讨老年人常见中医证候分型中黏附分子的表达,比较痰浊阻遏证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临床流行调查方法与实验检测相结合,设正常对照组24例,以社区老年人155例为研究对象,经中医辨证分层有痰浊阻遏证组42例。采用酶联免疫吸附(双抗体夹心)法测定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水平,分析各组与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①血清细胞间黏附分子(sICAM-1),在正常对照组为(3.148±1.20)ng/mL,在痰浊阻遏证组为(4.30±1.46)ng/mL,明显增高(P<0.01);②血清P-选择素为(11.53±8.58)ng/mL、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12.42±5.25)ng/mL,与正常对照组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老年人痰浊阻遏证组中sICAM-1血清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探测在炎症反应、动脉粥样硬化的发生与发展中起着重要作用的分子,可能是中医证候分型差别存在的物质基础,寻求中医药诊治的新的切入点。  相似文献   
3.
血瘀证研究思路及方法的问题和对策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下载免费PDF全文
在中医“证”的研究方面,血瘀证及活血化瘀研究是比较突出的一个领域,备受国内外学者的重视。血瘀证的诊断有较多的客观体征可循,不象中医其它证的诊断主要是依靠主诉,因此,比较容易研制与血瘀证相关的动物模型,也有利于国内外学者的交流。经过多年的研究,已经在血瘀证本质、活血化瘀药物及作用原理研究方面取得了相当的进展,但与庞大的研究队伍、大量的经费投入相比,还是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PCR结合反向杂交分析技术与第二代杂交捕获技术(HC2)用于检测人乳头状瘤病毒(HPV)的一致性。方法同时使用两种方法对364例标本进行平行检测;使用PCR结合反向杂交分析技术对2561例标本进行检测、HC2技术对1327例标本进行检测。结果平行试验,PCR结合反向杂交分析技术高危型阳性率为31.6%,HC2技术阳性率29.4%,两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总符合率为89.6%。分开试验,PCR结合反向杂交分析技术高危型阳性率为32.6%(835/2561),HC2技术阳性率为30.7%(407/1327),两者结果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 PCR结合反向杂交分析技术与HC2技术检测HPV结果之间具备良好的符合性,两者都适合用于临床检测与筛查。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辨证论治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的疗效。方法:250例HP阳性的功能性消化不良患者随机分为中药组和对照组,中药组分为肝郁气滞、脾胃虚寒、脾虚湿阻、饮食积滞、胃阴亏虚5型辨证论治。对照组采用个体化西药对症治疗。治疗1个月后评估症状积分疗效,进行对比,并复查中药组HP感染率。结果:中药组较对照组症状积分、总有效率有优势(P〈0.05或P〈0.01);中药组HP根除率达到53.1%。结论:对于HP阳性功能性消化不良,坚持中药辨证论治疗效优于常规治疗;中药辨证论治并对抗HP感染具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中医证候分型与黏附分子表达的关系,比较增龄性变化及虚证证候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方法:采用临床流行调查方法与实验检测相结合,以155例社区老年人群为研究对象,辨证分型后分层为:气虚组、阴虚组、阳虚组、心虚组、脾虚组、肺虚组、肾虚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ELISA)法测定:血清P-选择素(P-SELECTIN)、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蛋白-1(MCP-1)水平,分析比较各组与正常对照组之间的差异。结果:①血清P-SELECTIN水平,在阳虚组的表达明显降低(P<0.05);②除阳虚组和脾虚组外,血清sICAM-1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③血清MCP-1水平,各分层组与正常对照组均数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本研究表明,中医证候差异的存在有其物质基础,老年人血清中黏附分子的表达有其自身的特点,可能存在着“链式应答”,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益气解毒汤对烧伤患者免疫功能的调理作用。方法将烧伤患者随机分为2组,均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益气解毒汤口服,测定2组治疗后外周血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的转化增殖能力。结果治疗前2组患者的T淋巴细胞和B淋巴细胞转化能力均有所下降。治疗组服药后5 d外周血T淋巴细胞开始回升,10~20 d增殖反应明显;B淋巴细胞则在服药后第15天明显增殖。结论益气解毒汤对烧伤患者的免疫功能有增强作用,其中对细胞免疫的改善作用优于对体液免疫的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血清磷脂酰肌醇蛋白聚糖3(GPC3)和甲胎蛋白(AFP)在肝细胞癌(HCC)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ELISA法检测血清GPC3和血清AFP,分析72例HCC患者、58例肝良性病变组和40例健康组血清GPC3和AFP水平。结果 HCC患者血清GPC3和AFP水平显著高于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P<0.05);肝良性病变组和健康组中表达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者表达与肿瘤大小、是否侵袭和病理分级有关(P<0.05);年龄、性别、有无HbsAg感染和包膜与两者表达无关(P>0.05)。单项检测灵敏度、准确度较低;联合检测灵敏度达84.7%,准确度达90.1%;两者在HCC中表达未存在直接关联(P>0.05)。结论联合检测血清GPC3和AFP水平有助于HCC的早期临床诊断。  相似文献   
9.
小型猪舌超微结构及病理舌苔模型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对小型猪舌的表面结构进行扫描。透射电镜的观察,结果表明,小型猪猪舌表面及舌上皮各层细胞结构的特点与人舌上皮基本相同。从解剖及组织学的角度来看,小型猪完全符合中医病理舌苔动物模型制作的要求,经过不同造模方法的摸索,最终用50%白酒加饱和食用碱溶液的混合液隔日灌胃的办法复制出了薄白腻苔的病理舌象模型。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老年高血压中医证候分型细胞间黏附分子(ICAM-1)、单核细胞趋化因子-1(MCP-1)表达水平和全血粘度与血微循环相关性。方法对156例老年高血压患者进行中医证候分型,采用双抗体夹心KIISA法检测技术测定ICAM-1、MCP-1水平;以全自动血流变仪锥板稳态测量技术检测全血粘度、红细胞变形性,从微循环角度观察血液流变学、ICAM-1表达与中医证候各型关系。结果三组ICAM-1、MCP-1明显高表达(P〈0.01),全血粘度依次为正常对照组〈肝火亢盛组〈痰湿壅盛组〈阴虚阳亢组。红细胞变形指数与正常人比较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高血压中医不同证候型与血微循环之间存在一定关系,ICAM-1、MCP-1水平高表达、血液流变异常可作为高血压早期血微循环障碍时检测指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