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临床医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急性胃肠损伤在ICU病房发病率逐年升高,急性胃肠损伤对脓毒症的预后和治疗都有影响.目前急性胃肠损伤的西医治疗多采取胃肠道减压、抗感染、应用有益菌等基础对症治疗,而中医治疗急性胃肠损伤则具有安全、副作用小等独特优势.研究发现针刺可以通过调节脑肠肽的分泌来控制炎症,修复肠黏膜,调节胃肠动力,从而达到改善胃肠道功能的目的 .本研究基于脑肠肽探讨针刺治疗急性胃肠损伤的作用机制.  相似文献   
2.
心悸作为临床常见病、多发病,其发病机制与脏腑功能障碍密切相关。中医药治疗心悸古已有之,然古今异气,随着现代人生活节奏的加快、生活方式的转变,心悸的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现代医学主要针对基础疾病进行药物治疗或手术治疗,传统抗心律失常药物单纯“对抗”“阻抑”心律失常,具有一定疗效但易产生耐药性且易致心律失常等不良反应,射频消融术、切除异位兴奋灶等有严格适应证,限制了其临床应用,且症状改善程度因人而异。中医药在心悸临证治疗有着不可比拟的优势,可根据患者个体差异辨证论治,整体调节,往往能收到较好的临床疗效。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