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综合类   9篇
中国医学   4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7年   2篇
  2006年   4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2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患女,30岁。口服异烟肼150片(15g),1h后感恶心,呕吐浅黄色胃内容物,继之出现昏迷,四肢间断性抽搐,约30min至1h抽搐发作1次,每次持续1min左右。入院查体:T36.5℃,P90次/min,R18次/min,BP18/12kPa。深昏迷,间断性全身强直性抽搐,颜面紫绀,牙关紧闭,口吐白沫,瞳孔等大等圆,直径3mm,光反应迟钝,四肢肌张力高,双下肢巴氏征(+)。入院诊断:急性异烟肼中毒。给予吸氧、输液、利尿、镇静等治疗,12h内静点维生素B_6500mg,病情无缓解,抽搐渐加重。后一次性静脉推注维生素B_65g,深昏迷渐转为浅昏迷,抽搐亦渐减轻,全身性抽搐转为四肢较轻的抽搐,约1h发作1次。第2天呈嗜睡状,双下肢偶有抽搐,肌张力仍高,双下肢肌力Ⅰ级。查肝功:GOT245U/L、GPT39U/L、AKP204U/L。继之静脉点滴维生素B615g/d。第3天,患者神志渐清,无抽搐,肌张  相似文献   
2.
肌萎缩侧索硬化症 ( AL S)是选择性侵犯上下两级运动神经元的慢性变性疾病。首先由Charcot于 1 869年报道 ,至今其病因及发病机制尚未明了。近年来的研究提出了多种可能的病因学说 ,涉及兴奋性氨基酸毒性、遗传基因、自身免疫及神经营养因子等。本文就诸多因素在其发病机制中的可能作用综述如下。1 兴奋性氨基酸 ( EAA)学说检测 ALS病人脑组织中谷氨酸 ( Glu)含量明显下降 ,但脑脊液中 Glu及天门冬氨酸的水平升高 ,ALS病人脑组织的突触小体中谷氨酸也有下降 ,这些发现提示 EAA可能与 AL S发病有关[1,2 ] 。 Volterra等[3 ] 在体外…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88年以来,用活血祛淤法治疗久泻28例,收到了较好疗效。现报告如下:1 一般资料本组28例均为成年人,其中男18例,女10例;年龄在20~42岁之间,以2 3~34岁者为多。工人12例,干部10例,农民6例。所有病例均经结肠镜检、大便常规检查,部分做过细菌培养,大多数病例诊断为慢性结肠炎,少数诊断为慢性  相似文献   
4.
目的:观察复方地龙治疗急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方法:选择发病在72小时以内的急性脑梗死患者120例,随机分为两组各60例。治疗组给复方地龙,两组其他治疗均相同。两组治疗前和治疗后30天进行神经功能缺损程度评分以判断临床疗效;同时测定血流变和部分凝血指标;观察头颅CT脑梗死体积的变化,并对比其疗效。结果:治疗组在治疗30天后基本治愈率、总显效率、总有效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血流变和部分凝血指标与治疗前比较也有显著改善;头颅CT脑梗死体积较治疗前缩小,治疗组优于对照组。结论:复方地龙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无明显不良反应。  相似文献   
5.
急性脑血管病是一种急危重疾病,以高发病率、高致残率和高死亡率严重危害人类健康和生命,成为人类三大死亡原因之一,再发性脑梗死预后不良,给家庭、社会带来了诸多不良后果。为了更好地作好脑血管病的防治工作,笔者观察了本院2001年8月-2004年3月间78例患者,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6.
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40例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笔者自 1 999年元月~ 2 0 0 3年 6月 ,运用中西医结合治疗急性脑出血 4 0例 ,获得满意疗效 ,并与单用西药治疗的 4 0例作比较观察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诊断标准 中医诊断标准 :(1 )卒然昏仆 ;(2 )神识不清 ;(3)口角歪斜 ,半身不遂 ;(4 )语言不利 ;(5 )头痛头昏 ;(6 )大便秘结 ;(7)舌红 ,苔黄腻 ,脉弦滑。具备以上 7项中后 2项及前 5项任何 1~ 3项者均可诊断。西医诊断标准 :参照 1 986年中华医学会第二次全国脑血管病学术会议第三次修定的《各类脑血管疾病诊断要点》[1 ] 有关标准拟定。神经功能缺损程度根据《卒中患者临床神…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脑卒中后癫痫的发病机理及临床特点。方法:对1958例住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脑卒中后癫痫发生率为6.18%。不同卒中类型癫痫的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混合性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P<0.01)。发作类型以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最多66例(54.55%)。病灶在脑叶者癫痫的发生率与皮质下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脑卒中后癫痫病死率为28.12%,高于无继发癫痫者(P<0.01)。结论:出血性脑卒中在急性期易继发癫痫,病灶在脑叶者癫痫发生率高,继发癫痫者病死率亦高。癫痫发生的机制:早期脑水肿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晚期则是因胶质细胞增生、瘢痕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8.
单发脑转移瘤的CT影像特征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单发脑转移瘤的CT特征,评价CT检查对本病的诊断价值。材料与方法:回顾分析了经手术病理证实的66例单发脑转移瘤的CT征象。结果:肿瘤结节水肿型28例,肿瘤环水肿型24例,肿瘤结节型9例,肿瘤水肿型5例。结论:CT检查对各类型单发脑转移瘤的诊断及鉴别诊断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9.
改良线栓法制作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目的通过对使用改良线栓法制作的大鼠局灶性脑缺血再灌注模型的实验研究,探讨规范合理的模型制作方法,使动物模型更加稳定。方法48只SD大鼠随机分为手术组(36只)、假手术组(6只)和对照组(6只),其中手术组再根据缺血再灌注时间不同分为脑缺血2h再灌注0.5h、2h、6h、12h、24h和48h组,每组6只;在Longa线栓法的基础上作如下改进来制作大脑中动脉阻塞再灌注动物模型大鼠体重与线栓直径的匹配以及线栓插入深度的控制;线栓前段包裹硅胶;采用显微手术技术;术中多功能生理监测;麻醉后拔线。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染色观察各组的脑梗死体积;HE染色观察大鼠脑组织的病理改变。结果成功率可高达88.9%,模型符合脑梗死病理过程。结论改进后的线栓法简便、易重复,降低了动物死亡率,提高了成功率,复制的可逆性局灶性脑缺血模型是研究脑缺血再灌注损伤较为理想的模型。  相似文献   
10.
脑卒中继发癫痫96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目的 :探讨脑卒中继发癫痫的临床特点及发病机制。方法 :对 1 632例住院确诊的脑卒中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1 632例脑卒中患者继发癫痫 96例 ( 5 .88% )。不同卒中类型继发癫痫的发生率由高至低依次为蛛网膜下腔出血、混合性脑卒中、脑出血、脑梗死 ( P<0 .0 1 )。早期癫痫发生 62例 ( 64.5 8% ) ,晚期 34例 ( 35 .42 % )。以单纯部分性运动性发作最多 5 1例 ( 5 3.1 2 % )。病灶在脑叶者癫痫的发生率与皮质下相比有显著性差异 ( P<0 .0 5 )。脑卒中继发癫痫病死率为 2 8.1 2 % ,高于无继发癫痫者 ( P<0 .0 1 )。结论 :出血性脑卒中在急性期易继发癫痫 ,病灶在脑叶者癫痫发生率高 ,继发癫痫者病死率亦高。癫痫发生的机制 :早期脑水肿是癫痫发作的重要因素 ,晚期则是因胶质细胞增生、瘢痕等因素所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