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8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6篇
内科学   3篇
综合类   8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07年   4篇
  2002年   2篇
  2001年   2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1篇
  1998年   2篇
  1997年   4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8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3 毫秒
1.
胃液中胃癌相关抗原(GCRA)测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作者用自行研制的鼠源性胃癌细胞单克隆抗体怀溴化氰活化的葡聚糖4B偶联,从胃癌组织匀浆中分离相关抗原。通过免疫家兔获得兔源性多抗,建立酶免疫GCRA测定9法。提示检测胃液GCRA可提高胃癌的检出率。  相似文献   
2.
胃溃疡是中老年人的常见病,有部分患者可发生癌变.对其治疗方案较多,但不统一.笔者在丽水地区采用质子泵抑制剂(PPI)加抗生素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Hp)的胃溃疡患者,以观察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为消除常规胃镜诊治给患者带来的痛苦感,探讨异丙酚麻醉胃镜诊治的安全性及并发症防治。方法回顾分析本院应用异丙酚麻醉胃镜诊治5716例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异丙酚麻醉下胃镜诊治效果、药物不良反应及诊治并发症防治措施。结果全部患者均顺利无痛苦地完成胃镜检查和治疗,部分患者出现血氧饱和度下降、喉痉挛、心动过缓等并发症,经及时处理后均好转。结论异丙酚全麻用于无痛胃镜诊治,具有无痛苦、安全有效、苏醒快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可溶性幽门螺杆菌抗原检测的临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血清、胃液、粪便可溶性Hp抗原(Soluble Hp Antigen,S-HpAg)检测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采用双抗体夹心酶免疫测定法。[结果]34例Hp阳性患者血清、胃液、粪便可溶性Hp抗原阳性率分别为88.2%,91.2%和35.3%。显著高于25例Hp阴性患者的8%,4%和0%(p值均小于0.001)。[结论]可溶性Hp抗原检测可弥补血清Hp抗体测定,UBT,^15N-尿氨排泄试验,PCR等检测方法的某些不足。价格低廉,操作简便,不需贵重仪器,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为药物疗效的观察提供了更为实用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985年~1996年住院肝硬化36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胆石症的发生率为27.8%(102/367)。男女发生率分别为28.3%(73/258)和26.6%(29/10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病因主要为肝炎后肝硬化占78.4%(102/367)。临床上多无胆石症特异性症状,仅5.9%(6/102)有胆绞痛发作史。合并胆石症患者肝功能较差,大多并发腹水,脾肿大,低蛋白血症,血清胆红素升高。结论:胆石症是肝硬化的常见合并症。肝功能失代偿,并发症大多可能是成石的危险因素。胆石症的发病机理可能与胆汁酸代谢障碍,胆道感染,慢性溶血,胆囊动力障碍等因素有关。  相似文献   
6.
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临床特征及其机制探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探讨肝硬化合并胆石症的临床特征及发病机理。方法:对1985年 ̄1996年住院硬化367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肝硬化胆石症的发生率为27.8(102/367)。男女发生率分别为28.3%(73/258)和26.6%(29/109),两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肝硬化病因主要为肝炎后硬化占78.4%(102/367)。临床上多无胆石症特异性症状,仅5.9%(6/102)有胆绞痛发  相似文献   
7.
胆囊收缩功能减退、胆汁淤积是促发胆石形成的重要因素。在众多调节胆囊运动的体液因素中 ,前列腺素被认为是一种抑制胆囊收缩的介质 ,Das等[1] 报道 ,前列腺素抑制剂阿司匹林 (Asp)可改善胆石症患者胆囊排空[2 ] 。我们用超声法观察无症状胆囊结石 (asymptomaticgallstone ,AG)患者胆囊排空功能 ,并观察阿司匹林对AG患者胆囊排空功能的影响。材料与方法一、研究对象43例胆囊结石症患者均为 1998年 4月至 2 0 0 0年 1月门诊健康体检发现 ,其中 2 8例为首次发现胆石症 ,所有患者既往均无腹痛病史。其中男 2 0…  相似文献   
8.
食管上段异位胃黏膜(HGMUE)是指胃黏膜出现在食管上段,表现为褐红色黏膜斑,又称食管入口斑。HGMUE临床并不少见,但报道不多,可能普通胃镜检查患者易恶心呕吐,加之受呼吸影响致食管上段蠕动幅度加大,易被遗漏有关。无痛胃镜可以克服上述不足,提高HGMUE检出率。现将本科做无痛胃镜检查时发现HGMUE14例作一报告。[第一段]  相似文献   
9.
食管上段异位胃黏膜(heterotopic gastdc mucosa in the upper esophagus,HGMUE)是指胃黏膜出现在食管上段,表现为上段食管黏膜上的褐红色黏膜斑。临床并不少见,但在胃镜检查时易被遗漏或误诊为其他疾病。现将近2年来我们胃镜检查时发现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分析,并做相关的文献复习。[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食管上段异位胃黏膜(heterotopic gastric mucosa in the uppere sophagus,HGMUE)是指胃黏膜出现在食管上段,表现为上段食管黏膜上的褐红色黏膜斑。HGMUE临床并不少见,但在内镜检查时易被遗漏或误诊。现将近2年来我院内镜检查时发现的15例患者资料进行临床分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