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31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2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0篇
综合类   1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6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7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4篇
  2008年   2篇
  2007年   2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3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18 毫秒
1.
94例有肺外并发症的儿童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分析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丁圣刚  王亚亭  陈家新 《临床肺科杂志》2007,12(11):1219-1219,1221
目的探讨肺炎支原体肺炎(myeoplasma pneumoniae pneumonia,MPP)临床、肺外并发症和诊治。方法对94例确诊为MPP患儿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发病多集中在学龄前及学龄儿童,3~10岁55例(58.4%),发热69例(73.4%),持续性咳嗽80例(85.1%),多数肺部可闻及干啰音,胸片呈斑点状阴影41例,呈阶段性肺炎26例,呈间质性损害16例,表现肺门影增浓11例,大多患者(84.0%)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血红蛋白低于正常值29例,全部病例均有肺外并发症,72例静脉使用红霉素,后改阿奇霉素口服治疗,47例痊愈。结论MPP好发学龄前及学龄儿童,其肺外并发症常见,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2.
3.
目的 探讨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方法 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呼吸病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108例和2018年1~12月住院非重症肺炎患儿204例,合计312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患儿进行1∶1匹配,使组间一般人口学特征均衡。匹配后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 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儿一般人口学资料均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季节、早产、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血小板计数5个变量与重症肺炎存在统计关联。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免疫缺陷(OR=19.746,95% CI:5.401~72.187)、先天性心脏病(OR=15.329,95% CI:3.098~75.851)和佝偻病(OR=5.600,95% CI:1.021~30.699)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春天比,秋天小儿发生重症肺炎的风险降低了67.4%(OR=0.326,95% CI:0.111~0.955)。结论 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或佝偻病三种基础疾病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同时需做好儿童冬春季肺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4.
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69例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目的 探讨节段性肺炎支原体肺炎(SMPP)的临床特点、肺外并发症和诊治措施.方法 对有呼吸道症状和体征、胸片呈节段性肺炎改变、血清肺炎支原体抗体(MP-IgM)阳性的SMPP患儿69例(男35例,女34例;年龄6个月~14岁)的临床表现、实验室及胸片检查、肺外并发症、治疗与转归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发病多集中在学龄前及学龄期儿童,其中>5~10岁33例.发热55例;持续性咳嗽65例.其中喘息8例,干咳45例,早期表现流鼻涕7例;右肺肺炎38例,左肺肺炎23例,同时累及双肺8例.并发症:并胸膜炎9例、胸腔积液1例;32例有肺外并发症,其中有消化和泌尿系统并发症各8例(11.6%),心血管系统并发症3例(4.3%),出现神经系统症状和皮肤改变各4例(5.8%),血液系统并发症5例(7.2%),多脏器损害8例(11.6%).59例先予静脉滴注红霉素,后改阿奇霉素口服治疗,10例仅口服阿奇霉素治疗.33例痊愈,36例好转.结论 SMPP好发于学龄儿童,SMPP肺外并发症较严重,红霉素、阿奇霉素序贯治疗安全、疗效尚满意.有必要提高对SMPP的认识,以便尽早诊断和采取合适治疗.  相似文献   
5.
丁圣刚 《临床肺科杂志》2010,15(9):1312-1312
在我国各高校基本实行了以多媒体教学为主、传统教学与多媒体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相比,多媒体教学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极大地丰富和发展了自己的表现方法和表现内容。具有以下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糖皮质激素在儿童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治疗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明胶颗粒凝聚法检测血MP-IgM,对MP-IgM≥1∶80且符合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诊断标准的53例患儿,依据是否使用糖皮质激素分成治疗组35例、对照组18例,比较两组之间临床症状、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差异。结果 治疗组35例患儿临床症状消失快、住院时间缩短、并发症少。结论 糖皮质激素可明显抑制重症肺炎支原体肺炎炎症反应,减轻由此对机体的损害,改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不同年龄阶段儿童的难治性肺炎支原体肺炎临床特点。方法收集92例RMPP患儿临床病例资料,按照年龄分组,分为1岁以下组(19例)、1~5岁组(36例)和5岁以上组(37例)。分析比较各组间的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查结果、胸部影像学结果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结果相比于1~5岁组和5岁以上组,1岁以下组患儿更多的表现为喘息及气促、三凹征。胸痛、皮疹及肺部细湿啰音,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5岁组和5岁以上组N%、CRP均高于1岁以下组,5岁以上组PCT高于1岁以下组和1~5岁组,三组LDH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以上组胸部影像学上表现为节段性或大叶性肺炎、肺不张均多于1岁以下组,1岁以下组则更多的表现为支气管肺炎。间质性肺炎表现及合并胸腔积液三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岁以上组纤维支气管镜下粘液栓表现多于1岁以下组和1~5岁组。结论不同年龄阶段的SMPP患儿在临床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胸部影像学检查及纤维支气管镜下改变均存在一定差异。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发生的相关危险因素,为重症肺炎的早期诊断及判断病情变化提供依据。方法选取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呼吸病区,2016年1月至2018年12月收治住院的重症支气管肺炎患儿108例和2018年1~12月住院非重症肺炎患儿204例,合计312例。运用倾向性评分匹配(PSM)法对重症组和非重症组患儿进行1∶1匹配,使组间一般人口学特征均衡。匹配后运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模型筛选小儿重症支气管肺炎的危险因素。结果倾向性评分匹配后,两组患儿一般人口学资料均衡。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发病季节、早产、免疫缺陷、先天性心脏病、血小板计数5个变量与重症肺炎存在统计关联。进一步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表明,免疫缺陷(OR=19. 746,95%CI:5. 401~72. 187)、先天性心脏病(OR=15. 329,95%CI:3. 098~75. 851)和佝偻病(OR=5. 600,95%CI:1. 021~30. 699)是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与春天比,秋天小儿发生重症肺炎的风险降低了67. 4%(OR=0. 326,95%CI:0. 111~0. 955)。结论合并有先天性心脏病、免疫缺陷或佝偻病三种基础疾病为重症肺炎的危险因素,同时需做好儿童冬春季肺炎的预防。  相似文献   
9.
10.
储昭乐  丁圣刚 《临床肺科杂志》2012,17(11):1979-1980
目的 评估应用孟鲁司特钠联合糖皮质激素对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的疗效.方法 67位被诊断为儿童咳嗽变异性哮喘的病例随机分为治疗组34例和对照组33例.治疗组使用孟鲁司特联合吸入糖皮质激素,而对照组仅使用吸入糖皮质激素.并观察两组呼吸峰流速(PEF),临床疗效,以及复发情况.结果治疗组临床疗效,呼吸峰流速(PEF),及复发率均优于对照组,组间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孟鲁司特联合糖皮质激素在咳嗽变异性哮喘患儿治疗中能提高有效率,减少复发,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