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神经病学   5篇
综合类   5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分析老年心房颤动(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的临床特征及抗凝治疗现状。方法选取2012-07—2015-07在我院住院确诊的179例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既往是否有房颤病史,分为既往有房颤组和既往无房颤组,对所收集的临床资料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1)2组患者既往有房颤组的风心病、甲状腺功能异常、既往脑梗死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临床基线资料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2)2组单独应用华法林、阿司匹林、氯吡格雷上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既往有房颤组应用阿司匹林联合氯吡格雷的比例高于既往无房颤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INR值达标率均较低,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老年房颤并发脑梗死的抗凝治疗率及INR值达标率均较低,对出血的担忧和监测INR值的不便影响了抗凝药物的应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高血压病(EH)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关系。方法:分别用放免法、ELISA法测量尿微量白蛋白(mALB)、AGEs水平,100例高血压病患者(mALB正常组42例,mALB异常组58例)和正常对照组41例,比较各组之间血清AGEs、尿mALB水平和各指标之间相关分析。结果:与对照组比较,EHmALB正常组、EHmALB异常组血清AGEs显著增高(P〈0.001);EH患者AGEs与mALB、SBP、PP呈正相关;AGEs是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AGEs在高血压病早期肾功能损害的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达比加群酯在预防非瓣膜性心房颤动(房颤)患者发生脑梗死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选取2014-01—2016-01在我院住院治疗的心房纤颤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将所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试验组,每组60例,对照组口服华法林治疗,试验组口服达比加群酯治疗,对比2组3个月内的脑栓塞或血栓形成事件发生率、出血事件的发生率。结果 3个月内2组均未出现大出血、出血性脑卒中及死亡事件。达比加群酯与华法林对预防非瓣膜房颤患者脑卒中、栓塞或血栓形成事件的发生率相似,而出血发生率小于华法林(P0.05)。结论达比加群酯在预防脑卒中事件上与华法林相似,并不增加出血风险;且具有安全性好、使用简单、不需要频繁监测INR值等优点。  相似文献   
4.
目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术(PCI)或冠脉造影(CAG)的血管止血器与人工按压方法止血对血管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3年1月‐2014年12月心内科行PCI术或CAG的患者1 651例,根据血管止血方法不同将其分为4组,Angio Seal组(354例)、Perclose组(350例)、人工按压组(587例)和桡动脉止血器组(360例),比较4组患者主要及次要血管并发症发生情况,并分析血管并发症发生的危险因素。结果研究对象中仅人工按压组出现4例主要血管并发症;Angioseal组、桡动脉止血器组和Perclose组血管痉挛、迷走神经反射与血肿、出血发生率均显著低于人工按压组(P0.05);Angioseal组、桡动脉止血器组和Perclose组血栓、血管闭塞发生率均显著高于人工按压组(P0.05);Perclose组假性动脉瘤发生率高于人工按压组(P0.05);Angioseal组动静脉瘘、动脉夹层发生率低于人工按压组(P0.05);多因素分析表明,年龄(OR=1.03,95%CI:1.02~1.05,P0.01)、女性(OR=2.05,95%CI:1.59~2.65,P0.01)和高血压(OR=1.67,95%CI:1.24~2.24,P0.01)是患者发生次要血管并发症的独立危险因素;体质量指数(OR=0.95,95%CI:0.91~0.99,P0.01)和肌酐清除率(OR=0.97,95%CI:0.96~0.98,P0.01)是发生次要血管并发症的独立保护因素。结论器械止血法显著降低了股动脉入路后的出血并发症的风险,与股动脉穿刺比较,桡动脉穿刺同样显著降低了出血并发症发生的风险。  相似文献   
5.
目的:评价硝普钠处理急性心肌梗死(AMI)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中无复流现象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选择PCI术中出现无复流现象的72例AMI患者为研究对象,分为硝普钠组36例和硝酸甘油组36例。针对PCI术中出现的无复流现象,两组经微导管向冠状动脉病变远端分别迅速注入硝普钠或硝酸甘油,10 min后行冠状动脉造影进行靶血管TIMI血流分级;比较两组术中和术后24 h血压、术后30 d内主要不良心血管事件(MACE)发生情况及超声心动图测定的左室射血分数(LVEF)和左室舒张末内径(LVEDD)。结果:两组TIMI靶血管血流分级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262);术中和术后24 h 血压均未出现较大幅度变化(P >0.05);术后30 d 内两组MACE 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术后30 d 硝普钠组LVEF、LVEDD 均优于硝酸甘油组(t =2.330、4.908,P <0.05)。结论:经微导管向冠状动脉病变远端注入硝普钠可有效处理在AMI 患者PCI 术中出现的无复流现象,安全易行。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内源性分泌型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受体(esRAGE)与血流介导的内皮依赖性血管舒张功能(FMD)的关系。方法入选144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以高分辨超声测定肱动脉FMD、心脏超声测定左心室质量指数(LVMI),同时采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测定血清esRAGE水平;根据LVMI和FMD进行分组。结果 38例原发性高血压伴左室肥厚组(EH-LVH组)和56例高血压不伴左室肥厚组(EH-NLVH组)血清esRAGE水平明显低于正常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直线相关分析显示,血清esRAGE水平与FMD呈正相关(r=0.367,P<0.01),与LVMI呈负相关(r=-0.370,P<0.01)。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发现,LVMI、FMD与血清esRAGE水平相关。结论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esRAGE水平与FMD呈正相关,提示血清esRAGE水平可预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内皮功能受损的严重程度,可能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及其合并左心室肥厚患者血管内皮功能障碍的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经皮冠状动脉介入(PCI)术中的引导效果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95例接受PCI治疗的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38例行冠脉造影引导的患者纳入对照组,57例行血管内超声引导的患者纳入观察组。比较两组患者病变血管临床基线资料、PCI围术期情况、PCI治疗成功率,并分析PCI失败原因;观察两组患者PCI术中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病变长度[(37.86±12.51)mm]明显长于对照组[(31.79±10.20)mm;t=2.59,P=0.01];观察组JCTO评分(2.37±0.77)明显高于对照组(1.85±0.67;t=3.49,P=0.00)。观察组手术时间[(135.31±14.46)min]明显长于对照组[(75.84±13.73)min;t=20.24,P=0.00],支架长度[(70.18±12.54)mm]明显长于对照组[(58.75±12.30)mm;t=4.40,P=0.00],PCI成功率(71.93%)明显高于对照组(50.00%;χ~2=4.71,P=0.03)。两组PCI失败患者中,观察组导丝入假腔后导丝未能入真腔发生率(75.00%)明显高于对照组(10.53%;χ~2=4.52,P=0.03);对照组导丝在入口即进入假腔的发生率(68.42%)明显高于观察组(25.00%;χ~2=11.47,P=0.00)。观察组PCI术中并发症总发生率(5.26%)明显低于对照组(26.32%;χ~2=8.56,P=0.00)。结论血管内超声在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患者PCI术中的指导效果显著,能有效提高患者PCI术成功率,降低其术中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 探讨围介入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高危非ST段抬高型急性冠脉综合征(NSTE-ACS)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选择2011年1月-2013年2月在我院住院的高危NSTE-ACS患者95例,采用系统随机化法分为对照组47例和试验组48例.两组患者术前均给予阿司匹林、氯吡格雷抗凝,行冠状动脉造影术(CAG)及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CI).试验组加用替罗非班.比较两组患者PCI前后TIMI血流分级、主要心血管事件(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两组患者PCI前TIMI血流3级、2级、1级、0级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TIMI血流1级、0级率均为0,而试验组TIMI血流3级率高于对照组,TIMI血流2级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未出现死亡及心包填塞,试验组术中无复流、血管远端栓塞、再发心肌梗死及心绞痛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严重出血、轻度出血、血小板减少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围介入术期应用替罗非班治疗高危NSTE-ACS安全有效,可改善患者TIMI血流、增加组织灌注,降低MACE及出血并发症发生率.  相似文献   
9.
目的 探讨原发性高血压患者血清晚期糖基化终末产物(AGEs)与血清生长因子的相关性研究及其对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影响.方法 用放免法测血小板源生长因子(PDGF)和晨尿微量白蛋白(mALB);用ELISA法测血清AGEs、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水平;选取mALB 120例原发性高血压患者(mALB正常组52例,mALB异常组68例)和正常对照组50例.结果 与对照组比较,EH mALB正常组、EH mALB异常组血清AGEs、TGF-β、PDGF显著增高(P<0.01);EH患者AGEs与TGF-β、PDGF呈正相关;mALB与AGEs、TGF-β、PDGF呈正相关;AGEs是早期肾功能损害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AGEs参与了原发性高血压早期肾功能损害的发病机制.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血清甲状腺激素(TH)水平与冠状动脉慢性完全闭塞病变(CTO)患者冠状动脉侧支循环(CCC)形成之间的关系。方法 选取2015-09-01至2017-02-28在郑州大学第二附属医院心内科病房住院择期行冠状动脉造影术且至少1支主要冠状动脉CTO的冠心病患者86例,根据Cohen-Rentrop法评估CCC形成程度,分为不良组(23例)和良好组(63例)。分析患者一般资料、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血常规、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三碘甲状腺原氨酸(FT3)、游离甲状腺素(FT4)、亚临床甲状腺功能减退症(SCH)情况。结果 不良组糖尿病病史比例、高脂血症病史比例、吸烟比例、TSH水平、SCH比例均高于良好组,FT3、FT4水平均低于良好组(χ2=6.192、6.031、6.720,Z=-2.410,χ2=4.976,Z=-3.586、-2.802,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1显示,糖尿病〔OR=0.255,95%CI(0.066,0.981)〕、吸烟〔OR=0.136,95%CI(0.030,0.620)〕、SCH〔OR=0.048,95%CI(0.007,0.327)〕是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模型2显示,糖尿病〔OR=0.142,95%CI(0.027,0.761)〕、吸烟〔OR=0.128,95%CI(0.019,0.861)〕、TSH〔OR=1.955,95%CI(1.247,3.066)〕、FT3〔OR=0.170,95%CI(0.043,0.671)〕是CCC形成不良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 糖尿病、吸烟、SCH、TSH、FT3是冠状动脉CTO患者CCC形成不良的危险因素,为冠心病二级预防提供了新证据,从而更好地预防冠心病进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