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3篇
  免费   3篇
儿科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2篇
特种医学   5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2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1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4年   4篇
  2013年   1篇
  2010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0年   1篇
  198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44 毫秒
1.
目的 分析MRI矢状位及轴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不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本院2018年11月~2020年10月收治的123例腰痛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根据是否存在腰椎不稳分为稳定组73例和不稳组50例,均进行MRI矢状位及轴位扫描.比较两组的腰骶角、黄韧带厚度、小关节积液宽度、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小关节退变分级.结果 稳定组的腰骶角、黄韧带厚度、小关节积液宽度显著低于不稳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的腰椎间盘退变程度显著低于不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稳定组的小关节退变程度显著低于不稳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Pearson相关分析显示,腰骶角、黄韧带厚度、小关节积液宽度、腰椎间盘退变分级、小关节退变分级均与退变性腰椎不稳呈正相关(P<0.05).结论 MRI矢状位及轴位参数与退变性腰椎不稳有显著相关性,临床可根据患者腰骶角、黄韧带厚度等对退变性腰椎不稳进行防治.  相似文献   
2.
患者男 ,14岁 ,一周前受凉后开始出现阵发性头痛 ,以左侧为甚 ,无发热、抽搐 ,无腹痛、腹泻 ,门诊按感冒对症治疗。近二日 ,出现视物模糊 ,头痛症状加重 ,门诊以头痛原因待查收住院。体检 :双侧瞳孔等大等圆 ,颈项强直 ,其他无异常。实验室检查 :WBC 11.8× 10 9/L ,LY2 5 .5 % ,MO 7.0 % ,GR 6 7.5 % ,RBC 6 .2 0× 10 12 /L ,大便镜检未见异常。EKG :窦性心动过缓。B超 :肝胆脾未见异常回声。胸片 :两肺清楚、心膈正常。患者既往体健 ,曾有腹股沟疝手术史。影像学检查 :CT平扫左顶叶显示小片状不整形低密度影 ,CT值约 32Hu ,边…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丹红注射液治疗急性胰腺炎(AP)的临床疗效。[方法]2007年7月-2013年5月我院收治的82例AP患者,随机分为2组。常规组44例采用常规治疗,即住院后给予禁食、胃肠减压、质子泵抑制剂抑酸、生长抑素、镇痛、抗感染及维持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等。丹红组38例,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丹红注射液30ml加入5%葡萄糖500ml中静脉滴注,每日2次,连续7d。[结果]应用丹红注射液治疗AP可使其病情严重程度降低,其疗效提高,且并发症减少。[结论]丹红注射液是较好的治疗AP的药物,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4.
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MSCT血管成像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探讨多层螺旋CT血管成像(MSCTA)在诊断肠系膜上动脉夹层(SMAD)中的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临床漏诊、经CTA诊断为SMAD后经手术或DSA证实的16例患者的临床及CT影像资料.所有患者均行MSC-TA检查,并采用MPR、CPR、MIP和VR技术进行图像后处理.总结SMAD的CTA特征表现,分析临床漏诊的原因.结果:SMAD主要CT表现:16例患者均可见SMA为双腔结构,可见内膜片,其中7例患者假腔内可见新月形充盈缺损.CT横轴面和三维重组图像能清楚显示11例患者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范围和程度.SMAD患者的主要临床表现是急性或慢性腹痛、以中上腹为主,无特异性,临床医师未认识到MSCTA诊断SMAD的价值是导致漏诊或误诊的原因.结论:MSCTA能提供评估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可靠信息,临床医师和影像医师应该认识其价值,重视对肠系膜上动脉夹层的观察.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早期CT表现。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漏诊及确诊的外伤性主动脉夹层的CT表现。2例中1例行3次CT平扫,1例行CT平扫和增强扫描。结果:2例均为DeBakeyIU型主动脉夹层,1例3次CT平扫示降主动脉管腔进行性增宽,伴双侧胸腔积液;此例因漏诊,患者于2周后死亡。另1例CT平扫示降主动脉增粗,CT增强扫描明确诊断,主要表现为降主动脉扩张,可见真腔、假腔及内膜线;此例患者行支架植入术后,患者预后良好。结论:对于胸部外伤患者,CT平扫时应注意观察主动脉的直径,如果降主动脉增粗、尤其是进行性增粗时,应考虑主动脉夹层的可能。  相似文献   
6.
急性胰腺炎(acute pancreatitis,AP)发病机制复杂,病情多变,常并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多器官功能衰竭.现有文献普遍认为,中西医结合治疗该病可提高疗效.现就近几年我院收治AP患者采用复方丹参注射液和生长抑素治疗的效果作一个回顾性分析,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7.
患儿,女,6天,第一胎,足月,胎头吸引器助产。出生第二天开始于吮奶后20分钟即发生呕吐,为奶汁及黄绿色液体。呈进行性加重,吮奶及饮水后呕吐频繁。不发热,无咳嗽及腹泻,生后解大便二次。1984年10月11日以呕吐待查收住院。体检:体温36.8℃,呼吸40次,心率140次,体重4kg,发育良好,轻度黄染,心肺无异常,腹部平坦,肝脾未触及,无肠型及包块。经补充水、电解质及对症治疗,呕吐日渐加重。经入第三天消化道钡餐检查:食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外伤性胰腺炎的CT影像表现特点。方法选取我院于2012年2月-2014年10月收治的81例外伤性胰腺炎患者为研究对象,将其归入研究组(A组,n=81);将同期入院就诊的81例普通胰腺炎患者纳入对照组(B组,n=81)。两组患者均接受CT检查,观察其CT图像,记录其在CT征象、胰腺形态、肾筋膜形态、胰腺结构、假性囊肿发生情况、积液情况、腹腔内游离气体情况及周围脂肪间隙密度变化情况等CT表现上的对比差异。结果两组患者在肾周或胸腔积水、肾筋膜形态改变及假性囊肿发生率等CT表现对比上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中单个CT征象者56例(69.1%),显著高于B组患者的27例(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中小网膜积液者29例(35.8%),腹腔积液者25例(30.9%),胰腺形态增大且胰腺结构清晰者33例(40.7%),周围脂肪间隙密度者23例(28.4%),腹腔内游离气体者15例(18.5%),均显著高于A组的9例(11.1%),7例(8.6%),7例(8.6%),7例(8.6%)和5例(6.2%),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T影像学检查可作为临床鉴别外伤性胰腺炎及普通胰腺炎的重要依据,值得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9.
急性胰腺炎(AP)的病因复杂,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在中国,随着国人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习惯的改变,与肥胖、高血脂、高血糖等代谢紊乱相关的AP 较过去明显增多,部分 AP 患者常常合并代谢综合征(MS)。如何预测 MS 对 AP 患者病情及预后的影响已成为临床研究的重要课题。本文回顾性分析本院近6年来收治的190例 AP 患者的临床资料,探讨其临床特征,并提出相应治疗策略。  相似文献   
10.
目的:分析比较多层螺旋CT(MSCT)三维重建、磁共振成像(MRI)在脊椎骨折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于2018年7月—2020年7月我院收治的148例脊椎骨折患者,根据诊断方式不同分为两组,其中采取M S C T三维重建诊断的小组为M S C T组(n=74),采取M R I诊断的小组为M R I组(n=74),以病理诊断结果为金标准,比较两组不同骨折部位诊断结果、两组骨折类型和骨折部位诊断结果和诊断价值。结果:两组对前柱骨折、中柱骨折、后柱骨折检出率比较,MSCT三维重建组均高于MRI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两组稳定性骨折、爆裂骨折和椎管狭窄检出率比较,MSCT三维重建组均高于MRI组,两组差异显著(P<0.05)。MSCT三维重建组的诊断准确率97.06%显著高于M R I组70.59%,M S C T三维重建组的灵敏度91.59%显著高于M R I组73.06%(P<0.05)。结论:M S C T三维重建对不同骨折部位和骨折类型的诊断准确率高于MRI,诊断价值更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