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79篇
  免费   4篇
  国内免费   6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1篇
基础医学   9篇
临床医学   23篇
内科学   21篇
皮肤病学   2篇
特种医学   2篇
外科学   12篇
综合类   85篇
预防医学   27篇
药学   75篇
中国医学   20篇
肿瘤学   11篇
  2024年   1篇
  2023年   8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3篇
  2020年   2篇
  2019年   5篇
  2018年   8篇
  2017年   4篇
  2016年   1篇
  2014年   10篇
  2013年   9篇
  2012年   18篇
  2011年   29篇
  2010年   11篇
  2009年   21篇
  2008年   20篇
  2007年   16篇
  2006年   13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4篇
  2002年   8篇
  2001年   11篇
  2000年   12篇
  1999年   2篇
  1998年   4篇
  1997年   2篇
  1996年   6篇
  1995年   6篇
  1994年   3篇
  1993年   3篇
  1991年   1篇
  1989年   1篇
  1986年   1篇
  1984年   2篇
  1983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289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药用鼠尾草Saliva officinalis·L.根的石油醚提取物含有3种二萜醌(罗勒酮,SAR3;浩米酮,SAR26;乙酰浩米酮,SAR43),它们的结构与具有抗肿瘤作用的taxodiol和落羽松酮相似。作者研究了这3个化合物对人结肠癌细胞Caco-2和人肝细胞癌细胞HepG-2的细胞毒和DNA损伤作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牵张和药物综合治疗改善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患者症状的效果。方法:选自2003-03/2004-01云南省玉溪市中医院民族科收治的腰方肌触发点疼痛患者68例,随机分成两组,治疗组35例,应用手法压榨和牵张受累肌肉,牵张前注射当归注射液于触发点处镇痛,同时给予改善周围循环的药物如三七、复方丹参片及少腹逐瘀汤加减口服等综合疗法治疗;对照组33例,应用牵张前注射10 g/L利多卡因于触发点处镇痛。两组治疗后教会患者在家做自我牵张疗法并进行随访,对治疗前后的疼痛作自拟评分。结果:治疗组治疗前自拟评分总分为(3.54&;#177;1、19)分;治疗后为O分25例,1分5例,2分5例;治愈25例,显效5例,好转5例。对照组治疗前自拟评分总分为(3.55&;#177;1.08)分;治疗后为O分20例,1分3例,2分2例,3分8例;治愈20例,显效3例,好转2例和无效8例。两组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X^2=5.5284,P<O.05)。结论:综合疗法治疗腰方肌筋膜触发点疼痛,可以改善疼痛症状,增强肌肉力量,促进炎症吸收。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治疗上尿路结石性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的方法。方法:用输尿管镜直视下气压弹道碎石术治疗输尿管结石梗阻并急性肾功能衰竭患者18例。结果:术后患者血清BUN、Cr均恢复正常或接近正常,尿量恢复。结论:输尿管镜诊治上尿路结石性梗阻并发急性肾功能衰竭,具有安全、疗效可靠、损伤小等优点,能同时处理双侧输尿管病变,可作为首选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贯众提取液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抑菌作用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目的:了解贯众(Dryopteris crossirhizomz)不同提取液对革兰氏阳性球菌的抑菌作用。方法:分别用水以及3种不同pH值的70%乙醇为溶媒提取贯众干品以制备贯众提取液,利用打孔法和试管稀释法测定提取液对13种微生物的抑制效果。结果:每1ml含生药1g的贯众醇提液、水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革兰氏阳性球菌如金黄色葡萄球菌和甲型溶血性链球菌等。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较弱,但对普通变形杆菌则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不同pH值的抽提溶剂对药物的有效抑菌成份的提出效果不同,抽提溶剂pH越小,有效成份的提出效果越好。结论:贯众醇提液、水提液对革兰氏阳性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尤其是对革兰氏阳性球菌,而对革兰氏阴性菌和真菌的抑制作用则较弱。贯众的抗菌成份易溶于水,抽提效果随pH减小而增加。  相似文献   
5.
罗红霉素干混悬剂的相对生物利用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相似文献   
6.
自 1992年~ 1998年 ,我院利用额肌筋膜瓣缝合固定在睑板上缘的方法 ,治疗提上睑肌功能完全丧失的上睑下垂 34例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现报告如下 :临床资料1 一般资料 共收治此类病人 34例 39只眼 ,其中单眼患病者 2 9例 ,双眼患病者 5例。男性 32例 ,女性 2例。年龄 4~ 8岁。提上睑肌肌力均为 0~ 2mm。额肌活动量均正常。2 手术方法  (1)按重睑高度切开上睑皮肤 ,分离皮下组织与眼轮匝肌 ,暴露睑板 ,沿轮匝肌下方向上分离至眶上缘 ,宽度为 2cm ;(2 )制作额肌筋膜瓣 :于眉弓下缘中央切开皮肤 ,其内侧不超过眶上切迹 ,外侧不超过眉…  相似文献   
7.
我院 1995年 7月— 1999年 8月行青光眼小梁切除术共176例 ,2 47眼 ,其中术后浅前房 2 1眼 ,现进行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术后浅前房 2 1例 2 1眼 ,其中男 8眼 ,女 13眼 ,年龄 42~78岁。急性闭角型青光眼 12例 ,慢性闭角型青光眼 7例 ,继发性青光眼 2例。房水渗漏而致浅前房 10眼 ,滤过作用过强8眼 ,脉络膜脱离 2眼 ,恶性青光眼 1眼。2 讨论青光眼术后 1~ 2d前房恢复正常 ,由于球结膜瓣、巩膜瓣、筋膜囊愈合欠佳 ,房水分泌失调 ,最迟 5d内前房完全恢复。若 5d后前房仍未形成或形成后变浅 ,即为术后浅前房。术后浅前房与患者年龄、…  相似文献   
8.
雷公藤、防己醇提物对淋巴细胞和环氧化酶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龙启才  邱建波 《中药材》2004,27(11):851-853
目的:探讨雷公藤、防己醇提取物对淋巴细胞和环氧化酶的影响.方法:测定两种药物的醇提物引起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增殖的变化,新生小公牛颈动脉内皮细胞的6-keto-PGF1α和小鼠腹腔巨噬细胞的PGE2含量.结果:雷公藤和防己醇提物对小鼠胸腺淋巴细胞和脾脏淋巴细胞的增殖有抑制作用.雷公藤醇提物对环氧化酶-1(COX-1)和环氧化酶-2(COX-2)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防己醇提物对COX-1有抑制作用,而对COX-2无抑制作用.结论:两种药物的祛风湿的部分机理可能是由于抑制淋巴细胞增殖和环氧化酶而介导的.  相似文献   
9.
目的用噬菌体肽库技术筛选与β1肾上腺素能(β1-AR)受体有结合活性的小肽,为初步建立一种检测受体数目的方法和研究模拟小肽的生物学活性打下基础。方法以合成β1-AR细胞膜外第2环多肽序列为靶分子,对噬菌体随机12肽库进行亲和筛选,并用酶联免疫吸附分析法(ELISA)和竞争抑制实验鉴定阳性克隆的结合性和特异性。结果经3轮筛选,阳性克隆得到富集,在30个阳性克隆中,有2个阳性克隆可与靶分子有较强结合活性,其中1个能特异性阻断抗β1-AR兔血清多抗与靶分子结合。结论该小肽与靶分子有特异性结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经腹达芬奇机器人辅助腹腔镜肾盂切开取石术(robot assisted laparoscopic pyelolithotomy,RALPL)治疗直径大于2 cm的非鹿角形肾结石的可行性和安全性。方法 针对我院2013年6月至2017年6月收治的直径大于2 cm的非鹿角形肾结石患者,回顾性分析其中采用RALPL (48例)与开放肾盂切开取石(open pyelolithotomy,OPL)(44例)手术方式的两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就初次结石清除率、平均手术时间、术后Hb降低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等指标进行对比研究。结果 相比OPL组,RALPL组初次结石清除率显著提高(91.66% vs.70.45%,P<0.05),平均手术时间、术后Hb降低值、术后下床时间、住院天数均显著减少(P<0.05)。RALPL组患者无Clavien Ⅱ级及以上并发症,OPL组Clavien Ⅱ级并发症2例。结论 经腹RALPL对肾盂、肾盏有良好的视角,能在肾盂低压状态且不损失肾实质的条件下确保较高的初次结石取净率,微创、有效、安全,是直径大于2 cm非鹿角形肾结石(包括合并肾盏结石)的可选适应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