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神经病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5篇
药学   5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5篇
  2007年   4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篇
  2003年   4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颅脑损伤随着交通运输的日益发达而有增加的趋势.根据文献资料,颅脑损伤在创伤中仅次于四肢骨折而死亡率却居首位[1,2].外伤性颅内血肿合并脑疝,则是颅脑损伤致死的主要原因.本院从2001年1月至2005年1月,共收治颅脑损伤1441例,其中颅内血肿552例,合并脑疝102例.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2.
首次CT检查阴性的颅脑损伤54例临床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分析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而复查CT阳性的表现和原因。方法通过对首次CT检查阴性而复查CT阳性的54例颅脑损伤患者(研究组)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并与同期收治的325例首次CT及复查CT均为阴性的颅脑损伤患者(对照组)作比较。结果研究组首次CT检查阴性而复查CT阳性表现为迟发性血肿、脑挫裂伤、脑积水、硬膜下积液、弥漫性脑肿胀、外伤性脑梗塞等,可由不同原因引起。结论熟悉本类颅脑损伤首次CT检查阴性,而复查CT阳性的表现及原因,对于指导检查及治疗,改善病人预后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3.
老年颅脑损伤234例临床特点及诊治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老年颅脑损伤的临床特点和诊治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2 34例年龄大于6 0岁颅脑损伤患者的临床特点及诊治情况.结果存活109例,死亡125例,老年颅脑损伤其合并伤、合并症、并发症较多见.结论针对老年人颅脑损伤临床特点积极并重诊治处理颅脑损伤、合并伤及合并症,以期减少并发症,提高本类病人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5.
急诊手术治疗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2例报告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院自2002年1月至2005年12月共收治自发性脑出血135例,其中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32例。全部病例经CTA、MRA、DSA及手术病理证实。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本组32例,男性22例,女性10例。年龄10~20岁5例,21~40岁25例,40岁以上2例。其中有不规则的头痛病史12例,有癫痫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的手术和临床特征。方法回顾性总结经CT血管造影、磁共振血管造影、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病理确诊的32例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患者的手术抢救和治疗效果。开颅行血肿清除加畸形血管切除18例,血肿清除加部分血管电凝术3例,单纯脑室单侧或双侧引流术11例。结果恢复工作27例,生活不能自理2例,死亡3例。结论脑动静脉畸形破裂出血急性期外科手术的正确选择和恰当处理是关键。争取在清除血肿时一并切除畸形血管是首选方法。术后常规行DSA检查。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早期持续控速呼吸道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ARDS)的疗效.方法将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采用早期持续控速呼吸道引流清除呼吸道分泌物,对照组采用间歇性吸痰清除呼吸道分泌物,两组其他治疗基本相同.结果治疗组在降低颅内压、缩短使用呼吸机时间以及降低死亡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早期持续控速呼吸道引流对重型颅脑损伤并发ARDS具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8.
目的 对枕角穿刺和前角穿刺加尿激酶灌注引流治疗自发性脑室出血的疗效进行对比。方法 将自发性脑室出血病人49例随机分两组,治疗组24例在入院6h内行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对照组25例在入院6h内行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其余基础治疗两组基本相同。结果 治疗组脑室积血吸收较对照组快,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低,其差异有显著性意义。结论 枕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可以更加早期清除脑室出血,降低死亡率,其疗效优于前角穿刺尿激酶灌注引流术。  相似文献   
9.
目的分析总结外伤性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及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204例外伤性脑疝发生前2h内的临床征象,并与同期未发生脑疝的183例颅脑损伤作分析比较。结果脑疝组前驱期征象如昏迷加深、烦躁加重、尿失禁、侧脑室和外侧裂受压变窄伴环池及三脑室受压变窄、生命体征改变具有特征性,其发生率明显高于非脑疝组,两组差异有显著意义(P〈0.01)。结论颅脑损伤患者出现脑疝前驱期特征性临床征象应作为超早期开颅的重要依据,是特殊的、迫切的手术指征。  相似文献   
10.
早期腰大池持续控速引流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早期腰大池持续控速引流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作用.方法将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病例41例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21例在入院1 2~36h内于腰大池置管持续控速引流,对照组在入院1 2~36h内常规每天腰穿放出脑脊液,其余基础治疗两组基本相同.结果观察组在意识恢复、头痛减轻、病理征消失、脑脊液转清方面比对照组明显.远期并发症少.结论早期腰大池控速引流对治疗外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具有疗效满意,操作简单,易防止低颅压等优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