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7篇
  免费   0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1篇
  2021年   1篇
  2016年   3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7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前瞻性对比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_(4-5)和L_5-S_1两个不同节段腰椎间盘突出症的临床效果。方法序贯性纳入经皮椎间孔镜治疗L_(4-5)和L_5-S_1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各40例。临床评价指标包括手术时间、射线暴露时间、术后VAS、ODI评分改善程度及改良Mac Nab疗效评价。结果随访时间1年。L_(4-5)组手术时间为(91.0±18.1)min,L_5-S_1组为(114.5±17.7)min,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5)组、L_5-S_1组评价射线暴露时间分别为(8.5±2.3)s和(16.9±2.3)s,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L_(4-5)组平均VAS改善程度为5.9±1.7,L5-S1组为5.5±1.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而平均ODI改善程度则分别为20.2±4.0和19.6±4.4,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改良Mac Nab评价中,L_(4-5)组为优26例,良9例,可2例,差3例,优良率为87.5%;L_5-S_1组为优22例,良10例,可5例,差3例,优良率为80%,两组比较差异亦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经皮椎间孔镜治疗单节段腰椎间盘突出L_5-S_1节段手术较L_(4-5)节段难度大,但均能取得较好的临床效果。因此,开展PELD应先从相对简单的L_(4-5)椎间盘突出入手,积累到一定经验后再开展L_5-S_1节段。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评估经皮脊柱内镜腰神经根减压术(PELD)术后腰腿疼痛症状的早期改善进展。 方法对解放军总医院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连续93例中84例PELD治疗腰背痛及神经根性疼痛症状的患者,前瞻性记录术后12周(各1周1次)的腰背痛视觉模拟评分(VAS)和下肢痛VAS,观察评估两种疼痛症状的改善进展并比较两者的改善度,用术后12周时腰背痛及下肢痛VAS、功能障碍指数评分(ODI)和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腰背痛症状术后VAS评分相邻两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下肢痛症状术后VAS评分的术后2周与术后1周比较[(2.96 ± 1.97)分 vs (2.10 ± 1.29)分]、术后4周与术后3周比较[(2.04 ± 1.62)分 vs (2.46 ± 1.9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余下相邻两周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 0.05);下肢痛术后12周VAS改善度与腰背痛VAS改善度比较[(6.64 ± 1.47)分 vs (3.36 ± 1.3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术后12周时ODI、腰背痛VAS、下肢痛VAS均较术前显著降低[(12.82 ± 6.39)分 vs (53.64 ± 11.73)分、(1.16 ± 1.06)分 vs (4.52 ± 0.65)分、(1.29 ± 1.30)分 vs (7.93 ± 0.81)分],改良MacNab疗效评定标准评价优良率为86%。 结论PELD术后早期12周,腰背痛的症状改善平稳,下肢痛的症状改善在术后2周、术后3周出现波动,下肢痛症状比腰背痛症状改善更快,手术疗效显著。  相似文献   
3.
黄良诚  刘亦恒  黄鹏 《武警医学》2023,(11):968-970+976
目的 探讨腰椎经皮内镜手术(PELD)中腰痛与切除钙化型腰椎间盘的关系。方法 选择解放军总医院骨科2019-01至2021-12局麻下采取PELD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患者81例,以术前CT影像资料中突出间盘钙化与否分为钙化组和非钙化组,当术中钳夹或电凝处理突出的退变间盘时,记录两组患者术中腰痛的平均视觉模拟评分(VAS),比较两组术中腰痛VAS,并用改良Macnab评定优良率来比较术中满意度。结果 钙化组钳夹VAS为(4.86±1.29)分,非钙化组钳夹VAS为(1.13±0.72)分;钙化组电凝VAS为(5.43±1.74)分,非钙化组电凝VAS为(2.07±1.91)分,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满意度Macnab评级优良率,非钙化组高于钙化组(86.67%vs. 66.66%),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PELD术中处理钙化间盘可能诱发患者剧烈腰痛无法耐受手术,间盘的钙化变性可能是下腰痛的诱发因素。  相似文献   
4.
目的对比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在无张力疝修补手术中镇痛效果及应激反应的影响。方法选取文昌市人民医院2018年6月至2019年6月诊治120例腹股沟疝患者资料。按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60例。给予对照组患者硬膜外阻滞麻醉,给予研究组患者局部神经阻滞麻醉。记录2组患者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术后疼痛评分、应激反应指标、并发症等情况。结果研究组卧床时间、住院时间较对照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术后疼痛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白介素-6、肿瘤坏死因子-α与C反应蛋白等应激指标较对照组明显降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围手术期尿潴留、呕吐恶心发生率与对照组相比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组患者的复发率、感染率、慢性疼痛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股沟无张力疝修补手术局部神经阻滞麻醉与硬膜外麻醉效果相当,但能缩短住院时间和术后卧床时间,对机体应激反应的影响较小,围手术期并发症发生率低。  相似文献   
5.
目的针对脊柱经皮内镜减压(PEL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与腰椎管狭窄症的疗效进行比较。 方法对2014年6月起,在解放军总医院骨科使用脊柱PELD技术治疗的连续30例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腰椎间盘突出组)患者、30例老年腰椎管狭窄症(腰椎管狭窄组)进行回顾性分析,比较两组的手术时间,通过VAS、ODI评分及MacNab评定标准评价手术疗效。 结果通过分别对腰椎间盘突出组与腰椎管狭窄组的组内术前与术后VAS、ODI评分进行比较,两组术后[(2.30±1.12)分和(0.93±1.07)分vs (2.63±1.32)分和(1.43±1.78)分、(16.88±6.40)分和(17.33±6.31)分 vs (18.33±12.24)分和(16.03±12.91)分]VAS、ODI评分较术前[(8.40±1.43)分 vs (7.43±1.76)分、(59.13±11.62)分 vs (51.53±10.81)分]均明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腰椎间盘突出组的术后3个月随访时恢复较腰椎管狭窄组更显著[(41.80±14.71)分 vs (33.20±9.48)分,P< 0.05],但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者康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根据MacNab标准,末次随访时腰椎间盘突出组与腰椎管狭窄组的优良率分别为86.7%、76.7%。腰椎管狭窄组有1例转为开放手术。 结论术后3个月随访时,PEL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组的效果优于治疗老年腰椎管狭窄症组,但术后12个月随访时两组疗效差异无统计学意义。通过PELD治疗老年腰椎间盘突出症和老年腰椎管狭窄症安全有效,疗效满意。  相似文献   
6.
黄良诚 《北方药学》2012,(11):20-21
目的:探讨瑞巴派特治疗胃溃疡的临床疗效情况,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方法:将我院2010年2月~2011年2月期间收治的12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均分为两组,对照组50例采用胃三联用药,奥美拉唑、阿莫西林、甲硝唑口服2周后,单用奥美拉唑治疗6周;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瑞巴派特口服治疗2周,2周后改用瑞巴派特、奥美拉唑口服治疗6周。对比观察两组治疗前、治疗期间1、2、4、6、8周患者临床症状改善程度及临床疗效情况及胃镜检查情况。结果:两组比较治疗前、治疗1周后评分差异无显著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2周、4周、6周、8周两组评分差异显著,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经治疗后治疗组总有效率91.67%,对照组总有效率73.33%,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幽门螺杆菌根除率,治疗组60例中55例(91.67%)根除,对照组中60例42例(70%)根除,两组根除率比较,治疗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明显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瑞巴派特治疗胃溃疡疗效确切,临床使用安全可靠,可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究七氟醚与丙泊酚麻醉对老年冠心病非心脏手术患者血流动力学、心肌保护及不良事件的影响.方法:选择2017年9月至2020年9月我院收治的132例老年冠心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简单随机分组将其分为七氟醚组(n=66例)与丙泊酚组(n=66例),行非心脏手术时分别使用3%七氟醚持续吸入与3μg/mL丙泊酚持续输注进行麻...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