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4篇
  免费   42篇
  国内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2篇
内科学   5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3篇
综合类   4篇
预防医学   3篇
药学   1篇
肿瘤学   2篇
  2024年   3篇
  2023年   2篇
  2022年   4篇
  2021年   7篇
  2020年   5篇
  2019年   4篇
  2018年   6篇
  2017年   6篇
  2016年   6篇
  2015年   6篇
  2014年   7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3篇
  2005年   10篇
  2004年   6篇
  2003年   5篇
  2002年   6篇
  2001年   7篇
  2000年   10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背景与目的:腹股沟疝修补术是日间病房最常见的手术之一。随着现代腹股沟疝手术和麻醉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腹股沟疝手术可以在日间病房完成。然而,对于日间腹股沟疝手术方式及麻醉方式的选择,目前尚无统一标准。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TAPP)具有创伤小、恢复快、舒适度高、复发率低等优势,目前已经成为临床治疗腹股沟疝的主要方式之一。本文旨在探讨腹腔镜TAPP日间手术的有效性及安全性。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6年1月—2021年1月中南大学湘雅医院行腹腔镜TAPP治疗的腹股沟疝患者临床资料,按纳入标准最终785例患者纳入分析。所有患者术前均由手术医生和麻醉医生共同评估决定行住院手术或日间手术,其中普通住院手术585例(74.5%),日间手术200例(25.5%)。对其中200例TAPP日间手术病例进行重点分析。 结果:日间手术患者的平均年龄小于住院手术患者,同时,合并症、复发疝和双侧疝的比例均低于住院手术患者(均P<0.05)。两组患者均顺利完成腹腔镜TAPP手术。日间手术患者平均总住院时间0.5 d,平均术后住院时间6 h,平均住院总费用(含门诊检查费用)16 185元,均明显低于同期普通住院手术患者(均P<0.05)。日间手术患者术后出现尿潴留1例(0.5%)。术后中位随访时间为13(2~62)个月,随访期间,日间手术患者中1例(0.5%)复发,住院手术患者中2例(0.3%)复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均无慢性疼痛、再入院及死亡病例。 结论:腹腔镜TAPP日间手术较普通住院手术相比,可以显著缩短患者住院时间,降低住院费用。在合理选择适应证的前提下,例如在大多数年轻、合并症少的患者(美国麻醉医师协会分级II级及以下)以及单纯性腹股沟疝患者(如初发、无嵌顿、较窄、无下腹部手术史等)中,腹腔镜TAPP日间手术可以安全实施。  相似文献   
2.
缺氧致肿瘤恶性转化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1,自引:3,他引:11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合并感染的病原菌分布及耐药性,并探讨其对ANP患者预后的影响。 方法:回顾性分析2010年10月—2014年10月收治的72例有明确病原学依据的ANP合并感染患者的临床资料。 结果: 72例ANP患者中,腹腔及腹膜后感染47例(65.28%),呼吸道感染37例(51.39%),血流感染32例(44.44%),其中血流感染与患者死亡密切相关(P<0.05)。检出病原菌235株,其中革兰阴性细菌159株(67.66%),革兰阳性细菌60株(25.53%),真菌16株(6.81%)。获得的病原菌中排名前6位的依次是:鲍曼不动杆菌(24.68%),铜绿假单胞菌(8.94%),肺炎克雷伯菌(8.09%),屎肠球菌/粪肠球菌(8.09%),大肠埃希菌(7.66%),金黄色葡萄球菌(4.68%)。耐药性分析显示,鲍曼不动杆菌和铜绿假单胞菌对亚胺培南耐药率分别达95.92%和52.63%,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59.26%和50.00%。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检出率分别为64.29%和80.00%,对头孢哌酮/舒巴坦的耐药率分别为31.58%和18.75%,而对亚胺培南的耐药率分别为23.08%和7.14%。19株屎肠球菌/粪肠球菌中仅1株对万古霉素耐药,对利奈唑烷尚未发现耐药菌株。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检出率为72.73%,对万古霉素、利奈唑烷和呋喃妥因尚未发现耐药菌株。16株真菌对常用抗真菌药物均未发现耐药菌株。 结论:血流感染是ANP患者死亡的重要原因。ANP患者的病原菌仍以革兰阴性菌为主,但革兰阳性菌和真菌的比例不容忽视。多重耐药菌已成为ANP合并感染的巨大的挑战。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基于难度分级的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总结2009年5月—2015年11月间中南大学湘雅医院34例行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全组包括手术难度一级病例13例(38%),二级病例15例(44%),三级病例6例(18%)。一级或二级的病例,均采取经腹腹膜前修补(TAPP)。三级病例,采取杂交手术。全组均顺利完成手术,平均手术时间为(90±27)min。术后3例(8.8%)发生血清肿,2例经穿刺抽液治愈,1例观察后自行吸收。术后第2天视觉模拟评分(VAS)为(2.0±0.6)分;术后1个月中位腹股沟疼痛调查表(IPQ)评分为2.4(0~8)分。术后中位随访时间36个月,1例(3%)再复发。结论:对于有经验的外科医生,采取基于难度分级的手术策略行腹腔镜下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术是安全有效的。  相似文献   
5.
114���󳦰��������г�   总被引:20,自引:1,他引:19  
目的 研究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方法 回顾性总结分析1990年1月至2000年9月施行肝切除术的114例大肝癌病例。结果 大肝癌手术中输血量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均较小肝癌显著高,两两组间肝门阻断时间、术中出血量、术时、住院天数及病死率差异无显著性。1996-2000年所施行的大肝癌手术切除较1990-1995年而言,术中输血量、肝门阻断时间及住院天数均有明显下降。多元回归分析显示术中出血量是决定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之独立的危险因素。结论 大肝癌的手术切除和围术期处理技术较前已有明显进步。只要术前准确判断肝脏储备功能及术中有效控制出血,大肝癌的切除仍是安全可行的。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败血症时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与肠屏障破坏之间的关系 ,探讨补充外源性三碘甲状腺原氨酸 (T3 )对败血症时肠屏障的保护作用。方法对 5 3只SD大鼠采用盲肠结扎打孔法制作大鼠败血症模型 ,并予以T3 (15 μg/kg)纠正败血症大鼠的低T3 状态。结果败血症组大鼠血清中游离T3 、游离T4 浓度与小肠组织中丙二醛含量呈明显的负相关 (P <0 0 5 )。治疗组大鼠肠屏障的破坏程度明显轻于败血症组。结论败血症时血清甲状腺激素的代谢异常与肠屏障的氧化损伤程度之间具有明显的相关关系。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可以明显地保护肠屏障 ,改善败血症的预后  相似文献   
7.
[目的]研究SIPA1基因在肝细胞癌( HCC) 中的表达情况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86例HCC组织及其癌旁肝组织和8例正常肝组织中SIPA1的表达情况,研究其与HCC 临床病理学资料及预后的关系.[结果]86 例HCC 中,SIPA1在癌组织的阳性表达率和癌旁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43.0%(37/86)和87.2%(75/86),前者明显低于后者(P<0.01).有静脉侵袭的肝癌标本癌旁表达SIPA1低(P<0.05).SIPA1蛋白在癌旁组织中表达存在个体差异,低表达组术后复发率更高(P<0.01),生存期更短(P<0.01).[结论]SIPA1在HCC中发挥肿瘤抑制基因的作用,且对抑制HCC的复发转移有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8.
十二指肠外瘘的处理及预后危险因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探讨十二指肠外瘘形成的原因、处理措施及影响预后的危险性因素.方法对1993年10月至2003年10月本院收治的十二指肠外瘘32例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治愈27例,死亡5例.致死原因为失血性休克和多器官功能不全综合征(MODS).死亡主要发生在早、中期, 急性腹腔感染、脓毒血症和反复大出血是十二指肠瘘预后差的高危险因素.结论维持血流动力学稳定,控制感染,准确把握手术时机、选择正确的手术方式等早期综合处理是减少病死率的关键.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对脓毒症大鼠血清一氧化氮 (NO)及肠粘膜诱导型一氧化氮合酶 (iNOS)的影响。方法应用盲肠结扎打孔法制作大鼠脓毒症模型 ,32只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 4组 :假手术组、脓毒症组、T3预防组及T3治疗组。术后 2 4h检测血清NO及甲状腺激素浓度 ,取末端回肠HE染色以判断组织损伤程度 ,同时应用免疫组化检测小肠粘膜中iNOS的表达。结果T3预防组动物死亡率较脓毒症组低 (LogRank检验值 =3 85 ,P <0 0 5 ) ,血清NO浓度降低 (F =19 6 ,P <0 0 1) ,肠粘膜损伤程度减轻 (χ2 =5 30 3,P <0 0 5 ) ,肠粘膜上皮细胞iNOS的表达明显下降(χ2 =4 876 ,P <0 0 5 )。结论脓毒症时补充外源性甲状腺激素对肠粘膜屏障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10.
��״�ٰ����ٴ���������   总被引:29,自引:3,他引:26  
甲状腺癌是一种十分常见的内分泌腺恶性肿瘤,其病理类型大多数为分化型甲状腺癌,包括乳头状腺癌和滤泡状腺癌。分化型甲状腺癌如果治疗得当,预后很好,10年生存率在90%以上。但是如果首次外科治疗不及时或治疗方式选择不当,相当一部分病人会发生复发或转移,甚至死亡。虽然近年来甲状腺癌的外科治疗原则已经趋于规范,但临床上仍常常可以遇到因首次外科治疗方法不当而就诊的病人或术后复发的病人,这些病人往往需要再次手术治疗。鉴于甲状腺癌的再次手术具有一定的特殊性,本文对甲状腺癌再次手术治疗的有关问题探讨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