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篇
  2018年   1篇
  2012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以生理能力和手术应激评估(E-PASS)量表作为风险评估工具,探讨新辅助化疗是否会增加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的风险。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至2009年12月期间在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住院并由同一治疗组手术治疗的161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新辅助化疗组78例,非新辅助化疗组83例,运用E-PASS量表计算术前风险评分(PRS)、手术应激评分(SSS)和综合风险评分(CRS),比较2组各评分的差异。结果 2组患者基本情况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10.26%(8/78),非新辅助化疗组术后并发症总发生率为7.23%(6/83),2组并发症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新辅助化疗组的平均PRS、SSS及CRS分别为78.42、80.77及80.74分,非新辅助化疗组分别为83.42、81.22及81.24分,2组PRS、SSS及CRS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值分别为0.497、0.951及0.976)。E-PASS量表在新辅助化疗组和非新辅助化疗组分别准确评估了70例和78例的手术风险,2组间比较差异同样无统计学意义(P=0.325)。结论新辅助化疗不会增加结直肠癌患者的术后风险,E-PASS量表可以较为准确地评价新辅助化疗患者的手术风险。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规律,为临床制定合理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胃肠外科中心2011年1月至2012年12月期间诊治的101例早期胃癌患者的临床病理资料,分析其临床病理因素与淋巴结转移的关系及早期胃癌淋巴结转移的范围。结果 101例早期胃癌患者中有28(27.7%)例发生淋巴结转移,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早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与肿瘤的大体类型为凹陷型(P=0.013)、侵及黏膜下层(P0.001)及组织分化不佳型(包括黏液腺癌、印戒细胞癌、低分化癌,P=0.044)及有脉管侵犯(P=0.020)有关;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大体类型(RR=4.742,P=0.009)、分化类型(RR=6.369,P=0.011)及浸润深度(RR=15.218,P0.001)为淋巴结转移的独立危险因素。存在淋巴结转移的28例患者中,有14例患者只有1枚淋巴结转移,有4例患者存在7枚以上淋巴结转移。其中,第6组淋巴结受累最多(10例)。19例患者淋巴结转移局限于D1站范围内,3例患者在无胃周淋巴结转移的情况下出现了第8a组或第9组淋巴结转移。结论早期胃癌患者的多个临床病理特征与其淋巴结转移有关,深入研究并在术前综合评估影响早期胃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各临床病理因素,可以为早期胃癌的治疗方案选择提供指导。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