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4篇
  免费   2篇
临床医学   1篇
皮肤病学   9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中国医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8年   3篇
  2017年   2篇
  2014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7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目的:探究女性黄褐斑患者的临床特点、易感因素及点阵激光治疗的美容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1月-2016年12月于笔者科室门诊确诊的女性黄褐斑患者130例,分析其年龄、职业、皮损情况等一般临床特点及易感因素,随机分为两组。观察组:68例,给予点阵激光治疗;对照组:62例,给予强脉冲光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前后临床疗效及不良反应发生。结果:女性黄褐斑好发于中青年,皮损多位于面颊部呈蝶形分布,易感因素包括:阳性家族史,合并妇科疾病,口服避孕药,日晒及光辐射,精神紧张,不正当使用化妆品。观察组患者治疗时间为(59.4±11.7)min,愈合时间为(3.2±1.5)d;对照组患者治疗时间为(38.2±9.1)min,愈合时间为(2.2±0.8)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2.6%和82.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143,P0.05);观察组和对照组患者满意度分别为95.6%和79.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895,P0.05);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4.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22.6%,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22.834,P0.05)。观察组半年后的复发率为2.94%,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6.1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732,P0.05)。结论:该病好发于中青年女性,发病与遗传、内分泌、物理及精神等多种因素有关,点阵激光治疗效果确切,不良反应少,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2.
汗孔角化症并发鳞状细胞癌1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患者女,56岁。于20年前左上肢开始出现一录豆大丘疹,嗣后呈环状进行性扩大,中央色素减退,有轻度痒感。2年前在外院行皮损组织病理检查,确诊为汗孔角化症。1年前皮损中央因搔抓而破溃、糜烂,逐渐扩大并形成增成性斑块,采用过多种药物治疗(具体药名不详),效果不佳,既往体健,家庭中无类似疾病患者。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求Toll样受体 4(TLR4)在白念珠菌刺激小鼠巨噬细胞系RAW 2 64 .7释放肿瘤坏死因子 α(TNF α)和一氧化氮 (NO)中的作用。方法 ①体外培养RAW 2 64 .7,设置处理组 (抗TLR4单克隆抗体组 )、阴性对照组与空白对照组 ,分别给予白念珠菌刺激。②刺激 1h ,3h ,6h ,8h后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各组分泌的TNF α水平。③刺激 6h后Griess法检测各组产生NO的水平。结果 ①刺激 1h后抗体浓度为 2 0 μg/ml处理组分泌的TNF α水平低于阴性对照组 (P <0 .0 5 ) ,3h ,6h ,8h后各浓度处理组TNF α水平均低于阴性对照组 (P均 <0 .0 1) ,且呈浓度依赖性 ;② 6h后各浓度处理组NO水平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P >0 .0 5 )。结论 TLR4在白念珠菌刺激小鼠巨噬细胞释放TNF α中发挥作用 ,而对NO释放没有直接作用。  相似文献   
4.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 A结合蛋白,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免疫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各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1].我们通过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BN52021处理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观察不同时间点肾脏NF-κB P50的表达,同时检测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肾脏菌落形成单位变化,以探讨NF-κB在白念珠菌感染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5.
6.
目的:检测银屑病皮损中瘦素及其受体的表达。方法:40例银屑病患者皮损和18名正常人皮肤标本,采用SP免疫组化法检测皮肤石蜡标本中瘦素的表达,ELISA法检测瘦素受体的表达。结果:银屑病患者皮损中瘦素表达明显高于正常皮肤(P0.01),主要分布在表皮的胞浆和胞核。患者皮损中瘦素受体含量为103.4±18.7 pg/mL高于正常对照组的76.9±13.5 pg/mL(P0.05)。结论:瘦素及其受体可能参与了银屑病的发病。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Toll样受体4(TLR4)在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的作用.方法 ①建立环磷酰胺诱导的免疫抑制小鼠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动物模型,设置实验组,即C3H/HeJ组(TLR4基因突变),及对照组,即C3H/HeN组(TLR4正常).②用平皿稀释法检测肾脏、脾脏组织菌落形成单位(cfu).③制作肾脏组织病理学标本PAS染色,评估其真菌感染程度.④酶联免疫吸附试验检测肾脏组织肿瘤坏死因子α分泌水平.结果 ①实验组感染后第1、6天,肾脏cfu值明显高于对照组;感染后第1天,实验组脾脏cfu值亦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感染后第1、6天,实验组肾脏真菌感染程度评分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③感染后第1、6天,实验组肾脏分泌肿瘤坏死因子α水平低于对照组,且有统计学意义.结论 TLR4在宿主抗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中发挥保护作用.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究腕踝针联合血府逐瘀汤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效果及其对血液学炎性反应指标IL-6、IL-10、PGE2、ESR、hs-CRP水平的影响。方法:选取2014年12月至2016年12月鄂东医疗集团黄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急性腰扭伤患者124例,按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2例。对照组给予腕踝针灸疗法,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血府逐瘀汤。观察2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VAS评分、M-JOA评分、ODI评分、血液学炎性反应指标IL-6、IL-10、PGE2、ESR、hs-CRP水平以及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2组患者治疗前VAS、M-JOA、ODI评分、IL-6、IL-10、PGE2、ESR、hs-CRP水平比较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观察组治疗后VAS、M-JOA、ODI评分、IL-6、IL-10、PGE2、ESR、hs-CRP水平明显降低,2组患者治疗后VAS、M-JOA、ODI评分、IL-6、IL-10、PGE2、ESR、hs-CRP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90.32%)明显高于对照组(75.81%),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为3.23%,观察组为6.45%,2组在不良反应发生率上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血府逐瘀汤在治疗急性腰扭伤中可通过改善微循环,扩张周围血管,加强组织有氧代谢,加速炎性递质代谢,降低血液炎性反应指标,从而缓解腰部疼痛,且不良反应少,值的临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9.
核因子-κB(NF-κB)是一种调控基因表达的DNA结合蛋白,可通过调控细胞因子、黏附分子、免疫受体等基因的表达,参与机体的各种炎症反应和免疫反应[1].我们通过建立系统性白念珠菌感染小鼠模型,用血小板活化因子(PAF),血小板活化因子抑制剂BN52021处理白念珠菌感染小鼠,观察不同时间点肾脏NF-κB P50的表达,同时检测脾脏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分泌水平,肾脏菌落形成单位变化,以探讨NF-κB在白念珠菌感染过程中的变化及其作用.  相似文献   
10.
核因子-κB(Nuclear factor κB,NF-κB)是一转录调控因子,它能调控多种与免疫、炎症反应等相关的基因的表达,它在胞浆中与其抑制蛋白(IκB)结合呈非活化状态,在外界刺激信号作用后IκB解离,NF-κB进入核内与特异性基因片段结合而调控其表达。NF-κB的异常表达与多种皮肤病的发生、发展有关。如银屑病、红斑狼疮、感染性皮肤病、皮肤肿瘤性疾病等。近年来针对NF-κB的研究,为皮肤病发病机制的研究及治疗带来了一些新思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