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2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1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1篇
  2001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目的 评价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的临床疗效和安全性.方法 选择我院泌尿外科2010年12月至2012年12月收治的68例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为研究对象,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其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给予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治疗,而观察组患者则采用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最大尿流率(Qmax)、并发症发生率、国际前列腺症状评分(IPSS)和生活质量评分(QOL).结果 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为26.47%,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的5.8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入组时,两组患者的IPSS、QOL和Qmax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两个月后,两组患者的IPSS、QOL和Qmax均优于入组时,且观察组患者改善程度明显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双极电切术治疗高危良性前列腺增生症患者临床疗效确切,术后并发症少,IPSS、QOL和Qmax改善明显,优于经尿道前列腺电切术.  相似文献   
2.
梗阻性肾功能衰竭的急诊处理   总被引:48,自引:3,他引:45  
目的:总结急诊处理石结石引的梗了生肾功能衰竭的经验与教训,方法:对1988年1月-2000年5月收治的81例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患者的急诊处理方法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行急诊开放手术14例,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经皮肾穿刺造口31例,引流失败的8例,1例改行URS,7例改行经皮肾穿刺造口,结果:死亡3例,1例为开放手术者,2例为穿刺造口者,引流成功28例,无一例出现严惩并发症,穿刺造口者有3例行肾切除术,手术手病情改善,血清肌酐下降,结论:对此类患者应特别注意出血倾向对外科手术的严重影响,在患者出血倾血向未得到纠正以前切勿轻易进行复杂的外科处理,推荐输尿管逆行插管引流个为梗阻性肾功能衰竭急诊处理的首选方法。  相似文献   
3.
目的:观察双氯芬酸钠和氨酚曲马多治疗急诊科常见急性疼痛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对正在经历疼痛的急诊科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氨酚曲马多1片,2/d;B组,25例,予双氯芬酸钠1片,1/日;C组,32例,予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5d,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共纳入病例95例,平均年龄(34.5±13.6)岁,就诊时疼痛强度评分(6.62±2.04)分。A组,用药后评分(1.39±0.82),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73.7%和78.9%,不良反应发生率12.8%。B组,用药后评分(1.56±0.89),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72.0%和76.0%,不良反应发生率4.2%。C组,用药后评分(1.09±0.67),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78.1%和78.1%。不良反应发生率12.3%,不良反应发生后停药均未出现后遗症。结论:双氯芬酸钠用药5d后,与氨酚曲马多相比,镇痛效果无显著性差异,安全性更优越,且有消炎作用,氨酚曲马多起效快,显效率高,医患满意度高,安全性好。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效果更好。是急诊科急性疼痛临床治疗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4.
泌尿系统结石临床综合观察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黄明坦  梁国挺  叶泽兵 《当代医学》2011,17(27):113-114
目的通过探讨常用的泌尿系统结石治疗方法,综合分析泌尿结石的临床治疗效果。方法对泌尿科120例泌尿结石患者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30例和观察组90例,观察组分别行体外复式冲击波碎石治疗、经输尿管镜气压弹道碎石治疗、药物(肾石通冲剂、排石汤)治疗,对照组未行任何特殊处理。比较两组患者治愈率和康复程度。结果观察组患者总体康复程度和治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患者,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结论泌尿结石患者根据具体情况,通过合理的临床治疗方案能有效缓解相关症状,最终达到取得良好效果、减轻痛苦、安全有效的目的。  相似文献   
5.
目的 比较体外冲击波碎石(ESWL)与输尿管镜钬激光碎石(URL)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40例急诊输尿管结石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行急诊ESWL 110例(ESWL组),急诊URL 130例(URL组).结果 URL组与ESWL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分别为90.0%( 117/130)和88.2%(97/110),术后2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80.8%(105/130)和75.5%( 83/11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ESWL组输尿管上段结石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术后2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3.1%(54/58)及77.6%(45/58),显著优于URL组的84.3%(59/70)及70.0%(49/70)(P< 0.05);URL组输尿管中下段结石的一次性碎石成功率及术后2周结石清除率分别为96.7%(58/60)和93.3% (56/60),显著优予ESWL组的82.7%(43/52)和73.1% (38/52) (P <0.05).结论 ESWL与URL治疗急诊输尿管结石均有良好的疗效,对于输尿管上段结石,ESWL疗效更佳,对于输尿管中下段结石,URL疗效更佳.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急诊行动脉栓塞对泌尿系大出血的治疗的效果和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泌尿系大出血患者45例,其中外伤性肾出血26例、经皮肾镜术后出血11例、膀胱癌大出血8例。结果:45例患者中非医源性肾损伤26例,21例栓塞后第1d出血停止,肉眼血尿消失,3例术后第3-5d肉眼血尿逐渐消失。11例经皮肾镜术后出血患者中,7例为穿刺误伤小动脉出血,3例穿刺误伤小动脉并伴动脉瘤及动静脉瘘形成。8例膀胱肿瘤大出血患者栓塞后均在清除血块后尿呈洗肉水样并逐渐转清亮。结论:泌尿系急性大出血采用急诊超选择性动脉栓塞术,是一种积极、有效、快速、安全的止血措施,疗效显著,且能最大限度保留肾脏功能。  相似文献   
7.
目的 探讨鹿角形肾结石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治疗中以肾中盏为目标肾盏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的方式,以肾中盏为目标肾盏行经皮肾镜碎石术(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患者73例92侧,其中不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57侧,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35侧.观察结石的排除率及并发症.结果 72例行一期单通道碎石(中盏),其中3例行一期双通道碎石(中盏及下盏2例,中盏及上盏1例);1例(1侧)残留肾盏结石未进一步处理,自动出院.16侧行二期碎石,均为单通道,其中2侧先行体外冲击波碎石术(ESWL)再行PCNL碎石;76侧排尽结石,其中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27侧,不完全性鹿角形肾结石49侧,结石清除率82.6% (76/92).血红蛋白下降1 ~4g/L,术中输血11例,术后输血3例;术后肾盂内感染1例,合并肾周感染、单侧分肾功能受损1例.结论 以肾中盏为目标肾盏行PCNL治疗鹿角形肾结石是非常有效和安全的,气压弹道联合超声碎石对鹿角形结石的清除率较高,治疗时间短,并发症少.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单侧指动脉结扎治疗无吻合静脉断指再植的临床疗效。方法对56例64指末节、指尖离断患者,在吻合两侧指动脉的基础上,分两组即结扎单侧指动脉组及不结扎单侧指动脉组进行断指再植,并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再植56例64指,不结扎单侧指动脉组16例18指,成活11例12指,成活率66.7%;结扎单侧指动脉组40例46指,其中结扎一侧近端优势指动脉再植20例22指,成活18例19指,成活率86.4%,结扎一侧近端非优势指动脉再植20例24指,成活17例20指,成活率83.3%。术后随访6~24个月,成活手指长度与健侧指大致相同,指甲生长良好,手指端皮肤红润,除有3例指腹稍萎缩外余指腹饱满,痛温觉恢复,两点分辨觉可达3~6 mm,功能和外形恢复均较满意。结论采用结扎单侧指动脉治疗无吻合静脉断指能显著提高再植成活率,在临床上安全、有效,是治疗无吻合静脉断指再植一种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9.
目的:研究草木犀流浸液片剂与复方角菜酸脂栓联合用药对痔的疗效.方法:对我院门急诊98例因痔就诊的患者予以草木犀流浸液片剂和复方角菜酸脂栓联合用药.草木犀流浸液片剂,每次3片,3次/d,连服7 d,复方角菜酸脂栓塞肛,早、晚各一次,每次药量3~4 g,比较治疗前、后48 h及7 d时的临床症状改善情况.结果:治疗后48 h和7 d的症状较治疗前明显改善,P<0.05或P<0.01;服药期间未发现不良反应.结论:草木犀流浸液片剂与复方角菜酸脂栓联合治疗痔安全有效.  相似文献   
10.
目的:观察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治疗常见急性疼痛24 h的疗效和安全性,并进行比较.方法:将急诊疼痛患者分为三组,A组38例予氨酚曲马多1片,1片/12 h;B组25例予双氯芬酸钠1片,1片/24 h;C组32例予氨酚曲马多和双氯芬酸钠联合用药,观察24 h,评价疼痛缓解度及疼痛强度.结果:(1)A、B、C组用药后疼痛评分分别为(2.89±1.32)分、(3.56±1.29)分、(2.59±0.67)分;(2)A、B、C组患者和医生满意度分别为55%和63%、52%和48%、59%和66%;(3)A、B、C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分别为5%、0%、3.1%,停药后不良反应发生均可消失.结论:氨酚曲马多治疗常见急性疼痛与双氯芬酸钠相比起效快、显效率高;对于中重度疼痛,二者合用起效快,持续镇痛时间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