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2017年   1篇
  2006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0 毫秒
1
1.
目的观察及评价超声引导下肋间臂神经(ICBN)阻滞治疗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顽固性疼痛的效果。方法选择2014年1月至2016年2月于我院行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术后随访的女性患者53例,年龄18~55岁,ASAⅠ或Ⅱ级,其中术后出现术侧侧胸壁、腋窝和/或上臂顽固性疼痛,且持续超过3个月的患者有19例,经超声引导在第2肋间隙前锯肌浅面和胸小肌深面形成的潜在间隙内注入0.5%罗哌卡因10ml行ICBN阻滞,记录阻滞前、阻滞后30min和阻滞后1~7d患者静息(VAS_(静息))、运动(肩外展,VAS_(运动))及接受von Frey痛觉测试纤维丝100kPa压力刺激(VAS_(压力))时的VAS评分,并计算疼痛评分总和(SPI,SPI=VAS_(静息)+VAS_(运动)+VAS_(压力)),同时观察阻滞后1~7dSPI降低≥5分的患者例数。记录局麻药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等阻滞相关不良反应。所有患者均接受7d疼痛评估随访。结果 19例患者均完成超声引导下ICBN阻滞,其中17例完成阻滞后7d的随访。患者阻滞前后SPI平均数差值为-9.19分(95%CI-11.24~-7.14,P0.01)。与阻滞前比较,阻滞后30 min、阻滞后1~6d VAS_(静息)、VAS_(运动)、VAS_(压力)和SPI评分均明显降低(P0.01或P0.05)。阻滞后1~4dSPI降低≥5分的患者分别有14例(82.4%)、13例(76.5%)、7例(41.2%)和3例(17.6%)。所有患者均未出现局麻药过敏、中枢神经系统和心血管系统毒性反应等阻滞相关不良反应。结论超声引导下ICBN阻滞可安全有效地改善行保留ICBN的乳腺癌根治术患者术后顽固性疼痛。  相似文献   
2.
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   总被引:7,自引:1,他引:7  
目的探讨综合疗法治疗带状疱疹后神经痛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综合疗法包括快速镇痛、特定药物治疗、神经阻滞疗法、射频神经毁损疗法和心理治疗。结果 45例带状疱疹后神经痛患者治愈43例(95.6%),好转2例(4.4%),总有效率100%。结论综合疗法治疗疱疹后神经痛,疗效迅速、确切,可明显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