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2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翻转课堂教学法应用于康复治疗学本科生中对学生考试成绩、综合能力评分、满意度、参与率的影响.方法 选取2019级、2020级四年制本科康复治疗学的250例学生作为研究对象,2019级学生为对照组和2020级学生为观察组,每组125例.对照组学生进行传统课堂教学,观察组学生进行翻转课堂教学.两组均教学160个学时...  相似文献   
2.
正IgA肾病(IgAN)是常见的原发性肾小球疾病,约30%的患者进展为终末期肾脏病,IgAN也是维持性血液透析最主要的原发病之一[1,2]。影响IgAN预后因素诸多,如年龄、高血压、吸烟、高甘油三酯、感染等[3],国外文献报道血尿酸水平也与IgAN预后相关[4],高血尿酸与IgAN相关性研究引起国内外广泛关注。  相似文献   
3.
经皮穴位电刺激(TAES)与相应的穴位相结合可用于围手术期、功能性消化不良、肠易激综合征、便秘等消化系统疾病的治疗,脑卒中后功能障碍的康复,提高男女生殖功能,成瘾戒断综合征,治疗糖尿病及周围神经病变,缓解运动性疲劳,消除肩周炎、膝关节炎、慢性盆腔炎等急慢性炎症.对小儿原发性遗尿、女性压力性尿失禁、剖宫产产妇寒战等也有较好的治疗效果.  相似文献   
4.
随着康复医学和机器人技术的不断发展,康复机器人系统也顺应着临床需要而迎来发展新纪元。康复机器人系统凭借其自动化、可编程等特性,可以很好地满足临床康复工作的需要,同时可以有效整合肌电图、脑机接口、功能性电刺激等新型康复辅助技术,进而有效提高临床康复效果。随着医工等多学科交叉合作的过程不断深化,未来的康复机器人系统既需要强大的康复医学理论支撑,又需契合临床康复需求,这样才能同时保证机器人辅助康复的质量和效率。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