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外科学   3篇
综合类   1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1年   1篇
  2020年   1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3篇
  2013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的探讨完全腹腔镜Roux.en—Y吻合术式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的安全性和可行性。方法回顾性分析福建省肿瘤医院腹部外科2012年8月至2013年3月对腹腔镜胃大部切除术后实施完全腹腔镜Roux.en—Y吻合术的20例胃癌患者的术中和术后临床资料。结果20例患者均成功实施完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无一例中转开腹或中转腹腔镜辅助手术。手术时间(190.8±53.6)min,术中出血量(122.4±57.7)ml,淋巴结清扫数(31.2±5.7)枚,术后病理切缘均为阴性。术后排气时间为(2.6±1.6)d,住院时间为(8.1±2.0)d。有1例术后出现肺部感染,但无吻合术相关并发症发生。结论完全腹腔镜Roux—en—Y吻合术式应用于远端胃癌根治术安全且可行。  相似文献   
2.
目的 探讨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及加速康复外科技术在结直肠癌围手术期应用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  回顾性分 析110例cT1~4a N0~2M0结直肠癌患者资料,根据围手术期措施的不同,分为营养及加速康复组(62例)和传统治疗组(48 例)。营养及加速康复组术前进行营养状况筛查及营养治疗,再进行腹腔镜根治手术,术中予麻醉期间保暖,切口镇痛 泵置入,不留置引流管或早期拔除引流管;术后不置或早期拔除胃肠减压管,鼓励早期协助下床活动及流质饮食,并争取 5 天停静脉补液。传统治疗组则给予一般围手术期处理,对比两组围手术期情况。结果  营养及加速康复组优化措施均可以 顺利进行,术后平均排气时间、输液时间及术后住院时间分别为(2.2±0.8)天、(5.8±1.2)天和(7.8±1.5)天,均较传统 治疗组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此外,营养及加速康复组的肺部感染和腹腔感染发生率更低(P<0.05), 术后5天内的疼痛评分也更低(P<0.05)。结论  围手术期营养治疗和加速康复外科技术的应用可加速结直肠癌术后康复。  相似文献   
3.
目的比较"单孔加一"与常规5孔法完全腹腔镜技术在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近期疗效、术后肠道功能恢复及机体应激及炎性反应状态,以探讨"单孔加一"腹腔镜技术在根治性右半结肠癌手术中的可行性和优势。方法采用回顾性队列研究方法,收集2018年1月至2020年9月期间,在福建省肿瘤医院胃肠外科接受单孔加一孔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的35例患者(SILS+1组)的临床资料,并将同期采用常规5孔法行完全腹腔镜右半结肠手术的44例患者作为传统组(CLS组)。比较两组术中观察指标(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切口长度)及术后观察指标(术后首次下地时间、首次排气时间、术后前3 d疼痛评分、住院天数、淋巴结清扫个数、疼痛评分、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术后总蛋白、白蛋白及C-反应蛋白指标)。结果两组均无中转开腹或腹腔镜辅助手术,均成功完成全腔镜下根治性右半结肠癌切除术。两组性别、年龄、体质指数、肿瘤分期方面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与CLS组相比,SILS+1组总切口长度更短[(5.1±0.6)cm比(8.5±4.1)cm,t=4.124,P=0.012],首次下地中位时间(中位数:27.6 h比49.3 h,Z=4.386,P=0.026)及首次排气中位时间(42.8 h比63.2 h,Z=13.086,P=0.012)更早,术后疼痛更轻[术后1d:(2.0±1.1)分比(3.6±0.9)分;术后2 d:(1.4±0.2)分比(2.9±1.4)分,术后3 d:(1.1±0.1)分比(2.3±0.3)分,F=49.128,P=0.003],术后住院时间[(9.1±2.7)d比(11.2±2.2)d,t=3.267,P=0.001]更短,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术后第2天复查,发现SILS+1组的总蛋白水平高于CLS组[(59.7±18.2)g/L比(43.0±12.3)g/L,t=2.214,P=0.003]、白蛋白水平高于CLS组[(33.6±7.3)g/L比(23.7±5.4)g/L,t=5.845,P<0.001],C-反应蛋白水平低于CLS组[(16.3±3.1)g/L比(63.3±4.5)g/L,t=4.961,P<0.001],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淋巴结清扫数、淋巴结转移数及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结论"单孔加一"技术具有良好的可操作性及潜在推广价值,在具有与传统腹腔镜同等根治度的前提下,该技术可减少手术切口数目,减轻术后疼痛,加快术后恢复,缩短住院时间。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与传统开腹手术的优势及可行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157例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腹腔镜组)及267例开腹胃癌D2根治术(开腹组)患者的手术安全性、术中淋巴结清扫程度及术后恢复情况等.结果 腹腔镜组平均手术时间高于开腹组,但腹腔镜组的术中出血量较少,术后胃肠功能恢复所用时间较短.腹腔镜组肿瘤的根治程度(根据淋巴清扫个数)、术后并发症与开腹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 腹腔镜辅助胃癌D2根治术能达到传统开腹手术相当的根治程度,但手术创伤小,术中出血少,术后胃肠道功能恢复快.  相似文献   
5.
目的:观察结直肠癌术后患者气虚证的兼夹特点及影响因素。方法:选取福建省肿瘤医院消化外科收治的结直肠癌术后气虚证患者78例,观察证素的兼夹特点,并分析性别、化疗情况、肿瘤部位、病理分期和GSTP1基因多态性对证素兼夹频率的影响情况。结果:所有患者都兼夹其他证素,兼夹频率大于10%的主要证素共有14种,频率最高的依次为阳虚、气滞和血虚。女性兼夹血虚、脾和肾的频率要高于男性;而男性兼夹热的频率要高于女性;化疗中的患者肝证素多于未化疗患者;肿瘤分期越高大肠证素兼夹比例越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GSTP1遗传多态性型的分析显示兼夹脾证素的频率在A/A,A/G和G/G 3种基因型患者中依次下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结直肠癌术后气虚证患者普遍兼夹其他证素,虚实夹杂,虚多于实。性别、化疗、肿瘤分期和基因多态性对证素的兼夹都有一定影响。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胃癌行D2根治术时,第12组淋巴结的转移情况,为合理地选择淋巴结清扫范围提供依据。方法对我治疗组229例胃癌患者行根治性胃癌淋巴结清扫D2术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分析肿瘤的浸润深度、病理分化程度及大小,与第12组淋巴结转移情况的关系。结果胃癌患者12a、12b、12p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10.9%、0.9%、3.5%,其中12a组淋巴结转移率明显高于其他两组(P〈0.05);肿瘤浸透浆膜与浆膜未受浸润的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0%和4.3%,浸透浆膜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低分化、高-中分化胃癌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20.5%和6.0%,病理低分化肿瘤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肿瘤直径≤5cm及〉5cm者第12组淋巴结转移率分别为8.3%和20.3%,肿瘤直径〉5cm淋巴结转移率明显升高(P〈0.05)。结论 12组淋巴结的转移和胃癌肿瘤浸润深度、分化程度及肿瘤大小有关,胃癌行D2根治术中必须清扫。  相似文献   
7.
目的 对比分析腹腔镜术后早期肠内营养和开放手术后肠外营养对机体恢复情况和免疫功能的影响.方法 将60例胃癌患者随机平均分为两组,观察组行腹腔镜远端胃大部切除术和早期肠内营养,对照组行开放手术和肠外营养.比较分析两组患者术后营养支持期间的肠胃功能恢复情况、营养状况、免疫功能和住院天数.测定术前和术后1天、7天的肝功能、电解质、营养指标(体重、血清总蛋白、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和免疫指标(外周血CD4、CD8、CD4/CD8).结果 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术后第7天肝功能损害比对照组轻,而血清前清蛋白、CD4、CD4/CD8均高于对照组(P<0.05);术后平均住院时间少于对照组.结论 腹腔镜手术和早期肠内营养有利于胃癌患者术后的肠胃功能恢复,对改善机体营养状况和促进免疫功能恢复具有积极意义,能缩短术后住院天数.  相似文献   
8.
青年人大肠癌指年龄≤30岁的大肠癌患者,近年来发病率有上升趋势。我院腹部外科自1988~2000年共收治大肠癌病例312例,其中年龄≤30岁的有45例,占同期收住行手术治疗的大肠癌病例14.42%(45/312),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单孔腹腔镜手术是在传统腹腔镜手术基础上发展而来,通过腹部单一小切口置入多枚腹腔镜器械实施手术的方式[1]。1969年Clifford Wheeless首先报道了经脐腹腔镜输卵管结扎术,自此开启了单孔腹腔镜手术的大门,此后此技术被部分医师采纳,并应用于妇科、普通外科、胸科等领域。但由于存在器械干扰、视野欠佳、操作难度偏大等原因未能被广泛开展,直至2007年,Raman等[2]才报道为1例肾透明细胞癌患者施行经脐单孔腹腔镜肾切除术。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比较行腹腔镜胃癌全胃根治术患者经空肠造口早期肠内营养与肠外营养术后恢复情况.方法 62例行腹腔镜胃癌全胃根治术的患者随机分为两组(EN组与PN组),EN组术中置放空肠营养管.两组患者术后均接受相同条件营养支持7天,比较两种方法对体质量、血清清蛋白、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免疫球蛋白水平的影响.观察记录患者并发症、肛门排气时间、住院时间及住院费用.结果 两组患者性别、年龄、术前体质量、NRS2002评分、PG-SGA评分、TNM分期、清蛋白、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比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EN组术后血清前清蛋白、转铁蛋白、淋巴细胞总数、免疫球蛋白水平高于PN组(P<0.05),EN组并发症发生率及住院费用均低于PN组(P<0.05).结论 早期EN在促进腹腔镜胃癌全胃根治术后患者的肠道功能恢复、改善营养及免疫状况方面优于PN.术中放置空肠营养管行术后肠内营养支持治疗安全可靠.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