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5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2篇
  2020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8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4年   1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1年   1篇
  1995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蔡德章  高献忠 《医学教育探索》2007,6(4):368-369,380
结合当前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形势,针对学校、用人单位和学生在就业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从胜任特征的概念出发,把高校的人才培养和学生的职业发展结合起来,提出从全社会人力资源管理角度出发建立高校人才培养、用人单位人才招聘、学生职业规划三方协调和共同发展的管理体系。  相似文献   
2.
3.
我院自 1985 - 1998年经手术病理证实的脾脏占位性疾病共 14例 ,现报告如下。1 临床资料1 1 一般资料 本组共 14例 ,男 11例 ,女 3例 ,年龄 15~78岁 ,病程 1周~ 4a。就诊原因多为左上腹疼痛不适、包块、发热、贫血及皮肤黏膜出血。无症状体检发现 4例。全组患者均无外伤及寄生虫病史。1 2 辅助检查 B超检查 14例 ,均有脾肿大 ,脾内占位呈低回声区、强回声区或液性暗区。CT检查 14例 :脾肿大明显 ,圆形或椭圆形液性暗区 ,CT值 0~ 15Hu ,边界清楚 ,术后证实为脾囊肿 ;圆形或椭圆形低密度灶 ,增强延迟扫描后病灶强化者为血管瘤…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顽固性痛性神经瘤患者20例,男12例,女8例,年龄23~75岁,BMI 18.1~27.9kg/m~2,ASAⅠ或Ⅱ级,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A组,n=10)和对照组(C组,n=10)。A组在超声引导下行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C组在超声引导下行痛性神经瘤亚甲蓝局部注射治疗。记录患者治疗前后神经瘤体直径大小、残肢末端外围周长;记录治疗后3d、治疗后2周、治疗后3个月随访时VAS疼痛评分与发作频次;采用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和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评估患者治疗前、治疗后的抑郁、焦虑状况;记录治疗前后镇痛药物的使用情况。结果与C组比较,A组患者治疗后神经瘤体直径较治疗前明显缩小,残肢末端外围周长较治疗前明显减少;与治疗前比较,A组治疗后VAS评分明显下降,HAMA与HAMD评分明显降低(P0.01);无一例严重并发症发生。结论超声引导下射频消融治疗痛性神经瘤疗效确切,创伤小,能改善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可以安全有效地应用于临床。  相似文献   
5.
目的对比三种模拟穿刺模型(商业化的蓝胶模型、自制明胶模型及自制豆腐模型)在超声引导穿刺技术教学中的应用,比较其可行性、教学效果,为教学工作中选择合适的教具提出参考。方法招募南京医科大学二年级以上的在校学生30名,均经过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技术学习后,尝试在模型上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以报数的顺序分配模拟穿刺模型,每名学生每种模型模拟练习15 min,最终完成三种模型的模拟训练。穿刺训练完成后,指导教师评估培训效果,学生需从仿真程度、耐用性、易清洁性、图像识别度及偏好程度五个方面,采用数字评分评价三种模型。结果指导教师依据学生操作过程中针道显影的清晰程度,对培训效果进行评价,三组学生间的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模型的仿真程度、耐用性、易清洁性的评分方面比较,蓝胶模型优于明胶模型和豆腐模型,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三种模型图像识别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获知模型价格前,各有40%学员偏好蓝胶模型和明胶模型,仅20%学员偏好豆腐模型;获知模型价格后,73%学员偏好明胶模型。结论超声引导下模拟穿刺技术教学的教学模型选择需结合教学需求、费用预算及学员的偏好等多方面进行综合评估。在需要自主设计的穿刺模型中,明胶模型有较大的优势。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PRP)与类固醇激素治疗足底筋膜炎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就诊于本院疼痛科的足底筋膜炎患者32例,男9例,女23例,年龄36~73岁,BMI 18~35kg/m2。随机分为超声引导下富血小板血浆注射治疗组(PRP组)和超声引导下类固醇激素注射治疗组(S组),每组16例。在超声引导下PRP组将制备出的4ml PRP注入跖筋膜表面。S组将复方倍他米松1ml+2%盐酸利多卡因注射液2ml的混合液注入跖筋膜表面。评估患者注射治疗前(T0)和治疗后1个月(T1)、3个月(T2)、6个月(T3)时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的VAS评分。采用超声测量T0和T2时患者俯卧位时跟骨-筋膜结合处足底筋膜厚度。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足底筋膜有无撕裂等并发症。结果与T0时比较,T1、T2和T3时两组患者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S组比较,T1和T2时PRP组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明显升高(P0.05),T3时PRP组晨起后起步状态、步行10步后状态和当天总体平均状态VAS评分明显降低(P0.05)。与T0时比较,T2时两组足底筋膜厚度明显变薄(P0.05),T0和T2时两组足底筋膜厚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未发现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足底筋膜撕裂等并发症。结论超声引导下局部注射富血小板血浆与类固醇激素均能有效治疗足底筋膜炎,激素局部注射显效快,但富血小板血浆疗效相对更稳定持久。  相似文献   
7.
目的评价细胞外信号调节激酶(extracellular signal-regulated kinase,ERK)和CAMP反应元件结合蛋白(cyclic AMP response element binding protein,CREB)信号通路在β-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eta platelet-derived growth factor,PDGF)受体介导的大鼠吗啡耐受中的作用。方法 36只健康雄性SD大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6组(n=6):对照组(等渗盐水20μL)、吗啡组(吗啡15μg)、吗啡+伊马替尼组(吗啡15μg+伊马替尼10μg)、吗啡+PDGF-BB组(吗啡15μg+PDGF-BB 10ng)、伊马替尼组(伊马替尼10μg)、PDGF-BB组(PDGF-BB 10 ng)。各组分别鞘内注射药物20μL,1次/d,连续7 d。于给药前1d测定热缩足潜伏期(paw withdrawal latency,PWL)基础值,给药后1、3、5、7 d鞘内注射30 min后测定PWL,计算最大镇痛效应百分比(maximal possible effect,MPE)。第8天,各组大鼠鞘内单独注射吗啡15μg 30 min后测定PWL,计算MPE,测定PWL后取L4-5脊髓,Western blot法测定ERK、p-ERK、CREB和p-CREB的表达水平。结果吗啡组给药后第5、7天MPE值分别为(52.90±8.20)%和(15.1±3.80)%,较第1天[(100.00±0.00)%]明显降低(P<0.05);吗啡+PDGF-BB组给药后第5、7天MPE值分别为(43.51±5.42)%和(14.81±3.60)%,较第1天[(100.00±0.00)%]明显降低(P<0.05);而吗啡+伊马替尼组给药后第1、3、5、7天MPE值无明显变化;第8天单独鞘内注射15μg吗啡后,吗啡组、吗啡+PDGF-BB组和PDGFBB组MPE值分别为(16.22±2.51)%、(15.22±3.50)%(35.21±4.51)%,较对照组[(100.00±0.00)%]均明显降低(P<0.05);6组大鼠脊髓ERK和CREB表达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吗啡组、吗啡+PDGF-BB组和PDGF-BB组大鼠脊髓磷酸化ERK和磷酸化CREB表达较对照组均上调(P<0.05);吗啡+伊马替尼组大鼠脊髓磷酸化ERK和磷酸化CREB表达较吗啡组均下调(P<0.05)。结论 PDGFR-β信号通路在吗啡耐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具体机制与激活下游ERK和CREB通路有关。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和比较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治疗(HVUGI)与冲击波治疗(ESWT)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3月至2018年2月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保守治疗无效的患者52例,男21例,女31例,年龄35~70岁,BMI 18~35 kg/m~2。随机分为HVUGI组(H组)和ESWT组(E组),每组26例。H组在超声引导下将1%利多卡因10 ml及生理盐水40 ml注入到跟腱与跟腱前脂肪垫之间。E组采用瑞士STORZ医用放射式冲击波治疗仪MP100治疗跟腱疼痛部位,每周治疗1次,共3次。分别在治疗前、治疗后6周、3个月和6个月采用VAS评估疼痛程度,采用0~10分评估踝关节僵硬程度,采用维多利亚学院足踝运动功能评估评分(VISA-A)综合评估跟腱病变程度。观察注射部位有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跟腱断裂等并发症。结果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至6个月两组患者VAS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治疗后6周H组、治疗后6个月两组患者僵硬程度评分均明显降低(P0.05)。与治疗前比较,治疗后6周至6个月两组患者VISA-A评分均明显升高(P0.05)。两组VAS疼痛评分、僵硬程度评分和VISA-A评分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两组患者治疗后均无出血、血肿、感染以及跟腱断裂等并发症。结论冲击波及超声引导下高容量注射治疗慢性非止点跟腱腱病具有良好效果,而高容量注射治疗在治疗后6周时僵硬程度的改善优于冲击波治疗。  相似文献   
9.
近年来,我们在上级党委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具体指导下,始终坚持把部队的健康教育当作一项经常性的重要工作来抓,确保健康教育内容落到了实处,增强广大官兵的健康意识,促进部队健康水平的提高,保证以军事训练为中心的各项任务的完成,去年,昼夜发病率,肠道发病率均控制在总部规定的  相似文献   
10.
结合心理契约的概念和内容、形成和调整,及心理契约违背的影响,分析了毕业生的心理契约对就业工作的影响。提出加强心理契约管理,形成合理的心理契约,对提高毕业生的就业质量、减少违约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