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2023年   1篇
  2017年   1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观察退变性腰椎侧凸(DLS)患者脊柱-骨盆矢状位影像学特点,探讨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变化对DLS发生的影响。方法:回顾性分析103例DLS患者术前资料,男36例,女67例,年龄62.6±7.4(43~78)岁,并选取139例正常青年人群作为正常青年对照组,145例单纯颈椎病患者作为成年对照组,在脊柱全长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各组冠状位、矢状位参数,包括L3倾斜角、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VA)、腰椎前凸角(LL)、矢状位平衡(SVA)、胸椎后凸角(TK)、骨盆入射角(PI)、骨盆倾斜角(PT)、骶骨倾斜角(SS)等,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DLS组与两对照组的各矢状位参数,并用Pearson相关分析DLS组各参数间相关性。结果:DLS组PI为50.4°±10.2°,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45.1°±9.6°,P0.01)和成年对照组(46.9°±9.1°,P0.01)。与青年及成年对照组相比,DLS组LL、SS较小(P0.01),PT、SVA较大(P0.01);TK小于成年对照组(P0.01)。DLS组中合并退变性腰椎滑脱者37例(占35.9%),PI为53.1°±8.8°;无退变性腰椎滑脱者66例,PI为48.9°±10.6°,二者相比有统计学差异且均显著高于正常青年对照组(P0.05)。DLS组侧凸Cobb角与PT显著相关(P0.05),余冠状位参数与矢状位参数间未发现相关性;LL、PI、SS、PT两两之间显著相关(P0.01),LL、PT与TK显著相关(P0.01),SS与TK显著相关(P0.05),LL与SVA显著相关(P0.01)。结论 :DLS患者PI高于正常青年及颈椎病患者,高PI可能参与了DLS的发病机制;DLS患者退变、侧凸的腰椎仍存在调节矢状位平衡的能力。  相似文献   
2.
目的 :评估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后腰椎前凸角与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匹配与否对临床疗效的影响。方法:对我院2015年6月~2016年6月行腰椎长节段矫形固定术(至少4个椎体)的DLS患者,参照理想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0.6PI+0.4TK+10°,根据出院时LL分为两组,A组(匹配组,术后LL在理想LL±10°范围内)和B组(非匹配组,术后LL在理想LL±10°范围外),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侧凸Cobb角、冠状位平衡(coronal vertical axis,CVA)、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采用视觉模拟评分(visual analogue scale,VAS)、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swestry disability index,ODI)评价患者术后生活质量,随访至少12个月。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影像参数和生活质量评分。结果:共纳入患者100例(A组53例,B组47例),其中男性43例,女性57例,平均侧凸Cobb角为17.5°±7.8°。两组患者随访时间、手术节段、术前侧凸Cobb角、术前的CVA、LL、SS、SVA均无明显差异性(P0.05);术后两组患者的LL、SS、SVA、PT具有明显差异性(P0.01),A组患者LL(42.2°±10.2°)较术前(31.6°±15.5°)明显改善,TK、SS增大,PT减小,术后SVA(17.9±28.5mm)较术前(46.0±37.9mm)明显改善。B组患者术后相关矢状位参数较术前均无明显变化。两组患者术后VAS评分、ODI评分较术前均有明显改善,经3~6个月的短期随访两组患者术后症状评分无明显差异性;经12个月以上随访,A组患者较B组患者腰腿痛VAS评分明显改善(P0.05),ODI评分无明显差异(P=0.08)。结论:退变性腰椎侧凸患者根据公式0.6PI+0.4TK+10°重建腰椎前凸,可以获得满意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平衡,有助于提高DLS患者术后生活质量。  相似文献   
3.
吴洁  马清伟  翟英超  覃西 《海南医学》2013,24(20):3027-3029
目的探讨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凝血功能状态及其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方法收集33例甲状腺瘤、46例结节性甲状腺肿和34例甲亢患者的枸橼酸钠抗凝全血及血清标本,Sysmex CA-7000型全自动凝血分析仪检测患者血浆凝血酶时间(P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和纤维蛋白原(Fib)水平;雅培i2000化学发光仪检测血清促甲状腺激素(TSH)、游离甲状腺素(FT4)和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FT3)含量。以44例健康体检者作为对照组,比较甲状腺疾病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凝血功能差异,并分析甲状腺疾病患者凝血功能与甲状腺功能的相关性。结果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及甲亢患者PT、APTT水平均显著低于正常对照组;结节性甲状腺肿和甲亢患者Fib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甲状腺瘤患者Fib水平升高不明显;甲状腺瘤、结节性甲状腺肿、甲亢患者的PT、APTT、Fib水平与TSH、FT4、FT3水平无相关性。结论甲状腺疾病患者存在凝血功能的紊乱,有形成血栓的潜在危险。  相似文献   
4.
目的:评价退变性腰椎侧凸(degenerative lumbar scoliosis,DLS)患者行长节段固定矫形术的疗效,探讨合适的腰椎前凸矫正程度。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行长节段矫形固定术(至少4个椎体)的DLS患者的临床和影像学资料,随访时间至少2年。采用腰痛和下肢痛VAS评分、ODI评价患者的健康相关生活质量。在全脊柱正侧位X线片上测量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根据末次随访时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与腰椎前凸角(lumbar lordosis,LL)之差(PI-LL)是否在±9°范围内分为PI-LL在±9°范围内(PI-LL+组)和不在±9°范围内组(PI-LL-组),使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两组影像参数和生活质量;用散点图和拟合曲线探索合适的LL范围,用独立样本t检验比较该范围内(A组)、外(B组)患者的评分差异;并分组比较不同矢状位平衡(SVA)范围的ODI差异。结果 :55例DLS患者年龄为40~75岁(63.2±6.9岁),术前Cobb角为10.2°~52.3°(25.1°±11.5°),PI为23.4°~72.7°(47.5°±11.2°)。术前LL为-19.7°~50.1°(27.6°±15.2°),末次随访时为6.6°~64°(34.5°±11.9°),差异有显著性(P0.01);术前和末次随访时SVA无显著性差异(46.1±47.7mm vs 49.6±36.9mm,P0.05)。末次随访时PI-LL+患者15例,PI-LL-患者40例,PI-LL+患者末次随访时腰痛VAS评分较PI-LL-患者高(4.6±2.5 vs.2.9±2.1,P=0.015),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无显著性差异(P0.05)。散点图及拟合曲线显示腰痛VAS评分和ODI在PI-LL为15°~28°时较低,在15°~28°的19例患者与不在15°~28°的36例患者比较,术后腰痛VAS评分更低(P0.05),下肢痛VAS评分和ODI无显著性差异(P0.05)。29例SVA50mm患者的ODI与17例50≤SVA80mm患者无显著性差异(P0.05),9例SVA≥80mm患者的ODI高于50≤SVA80mm的患者(P0.01)。结论:L=PI±9°可能并不适合作为国人DLS患者的矫形目标,按照PI-LL=15°~28°的对应关系矫正腰椎前凸可获得较好的疗效;对于老年DLS患者而言,SVA=80mm作为矢状位失衡的评价标准可能更加准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测量我国中老年人群的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并分析其相关性,建立腰椎前凸角与相关脊柱-骨盆矢状位参数的拟合关系。方法:采用影像学测量方法,对106例中老年志愿者进行研究,其中男48例,女58例;年龄62.4±5.2岁(55~76岁)。所有志愿者行全脊柱正、侧位X线摄片,利用院内影像归档与通信系统(picture archiving and communication system,PACS)测量骨盆入射角(pelvic incidence,PI)、骨盆倾斜角(pelvic tilt,PT)、骶骨倾斜角(sacral slope,SS)、腰椎前凸角(lumber lordosis,LL)、上腰弯前凸角(upp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UALL)、下腰弯前凸角(lower arc of total lumbar lordosis,LALL)、胸椎后凸角(thoracic kyphosis,TK)、矢状位平衡(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等参数,按照脊柱矢状面解剖定义和形态特点分析脊柱-骨盆矢状位形态参数及其相关性,并与青年人群相关参数进行比较,利用线性回归分析建立中老年人群LL与PI、TK的拟合关系。结果 :我国中老年人群的PI为46.5°±7.6°,PT为13.1°±6.6°,SS为32.3°±9.5°,LL为49.2°±9.1°,UALL为15.9°±5.9°,LALL为32.3°±9.5°,TK为34.0°±10.7°,SVA为-5.0±30mm;LL与SS、TK、PI、PT、SVA呈显著性相关(P0.05),PT与TK、SS呈显著性相关(P0.05),UALL与TK、SVA相关,LALL与PI相关。中老年人群与青年人群比较PI、SS、LL、LALL无显著性差异(P0.05),PT、TK、SVA、UALL有显著性差异(P0.01)。中老年人群LL预测值=0.6PI+0.4TK+10°,R2=0.375。结论:中老年人群中LL与其他相关脊柱-骨盆各参数之间存在显著相关性,我国中老年人群LL的理想预测值为LL=0.6PI+0.4TK+10°;TK、UALL、PT、SVA与青年人群有显著性差异。  相似文献   
6.
目的:分析血清核苷酸结合寡聚化结构域样受体蛋白3(NLRP3)炎症小体及其下游炎症因子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水平与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及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相关性。方法:选取2019年1月至2022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民族医院收治的180例宫颈癌患者为研究对象(宫颈癌组),另取同期在本院体检中心行体格检查的180例女性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采用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法检测血清NLRP3、IL-18、IL-1β水平。应用基因扩增技术和导流杂交检测宫颈HPV-DNA分型,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评估NLRP3、IL-18、IL-1β及联合检测对宫颈癌的诊断价值,Spearman秩相关分析方法分析NLRP3与IL-18、IL-1β、HPV感染及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宫颈癌组NLRP3、IL-1β水平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但两组IL-18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NLRP3、IL-18、IL-1β单独诊断宫颈癌的ROC曲线下面积(AUC)分别为0.67、0.57、0.62,均低于3个指标联合检测...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