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1篇
综合类   3篇
预防医学   1篇
  2024年   1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1.
目的评价达芬奇S(da Vinci S)机器人胸腺扩大切除术在老年重症肌无力患者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2009年5月~2011年12月,使用da Vinci S机器人手术系统完成9例老年重症肌无力胸腺及胸腺瘤切除并进行胸腺周围脂肪组织清扫术。全身麻醉下双腔气管插管,仰卧位,一侧胸部垫高30°,术侧胸壁腋前线第5肋间皮肤切开1.5 cm,置入trocar作为观察孔,左右侧各约10 cm的距离(在腋前线第3肋间和锁骨中线第6肋间)置入左右机械手臂trocar,在腋中线第7肋间置入trocar作为辅助操作孔,连接机械手臂。人工气胸压力6~12 mm Hg。胸腺及周围脂肪组织置入一次性取物袋,经辅助操作孔取出。结果 9例均手术成功,无中转开胸。麻醉时间平均180 min(60~210 min),机器人手术时间平均60 min(30~110min),术中出血量平均100 ml(30~200 ml)。无手术输血,住ICU时间平均1 d(1~3 d)。9例随访5~32个月,平均12个月,DeFilippi分级1级2例,2级2例,3例5例,有效率100%。结论选择合适的老年患者,使用da Vinci S机器人手术系统行胸腺扩大切除术安全可行,效果确切。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胸主动脉瘤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手术治疗方法。方法对1例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胸主动脉瘤患者行深低温上半身停循环下主动脉瘤切除、人工血管置换术。结果患者术后恢复顺利,随访5个月,情况良好。结论术前充分准备,术中采用深低温上半身停循环技术行有效的神经系统及腹部脏器保护,对累及左锁骨下动脉的胸主动脉瘤不失为一项有效的手术治疗措施。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αVβ3的表达情况及敲低αVβ3对肺癌细胞株A549恶性生物学行为的影响.方法:收集100例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的肺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检测αVβ3的表达情况;培养肺癌细胞株A549,采用siRNA转染的方式敲低αVβ3的表达,而后检测促增殖和抗凋亡基因、侵入和血管新生基因的表达情况.结果:(1)肺癌组织中αVβ3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高于癌旁正常组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促增殖和抗凋亡基因:处理组细胞Bcl 2、Notch1、Cyclin E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3)侵入和血管新生基因:处理组细胞VEGF、ICAM-1、VCAM-1的mRNA和蛋白含量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非小细胞肺癌组织中αVβ3表达量升高;siRNA敲低αVβ3表达后,可以抑制肺癌细胞株A549中促增殖和抗凋亡基因、侵入和血管新生基因的表达.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院内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生影响因素及其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方法 回顾性收集2020年4月—2023年4月996例住院患儿临床资料,按住院期间是否发生感染性腹泻分为发生组72例与未发生组924例。调查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生率,并通过单因素、Lasso回归、多因素Logistic回归方程分析院内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生的影响因素。采用R语言绘制预测院内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生风险的列线图模型,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评价列线图模型的预测效能。结果 996例患儿住院期间72例发生感染性腹泻,发生率为7.23%,以病毒感染为主(48例)。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年龄<3岁、体质量指数≤18.4 kg/m2、餐前便后未洗手、病房未每日通风消毒、肠道菌群失调、分泌型免疫球蛋白A(sIgA)≤7.27μg/mL、CD4+/CD8+≤1.55是院内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住院时间<3 d、白细胞介素-17(IL-17)≤11.74 pg/mL是院内儿童感染性腹泻发生的保护因素(P<0.01)。列线图模型的一致性指数为0.858,该列线图模型预测院内儿...  相似文献   
5.
目的:研究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与静脉自控镇痛泵对常规开胸术后镇痛效果和安全性。方法将2013年6月至2014年6月在解放军第二炮兵总医院胸外科行常规开胸手术的80例患者纳入研究,经患者知情同意,签署知情同意书后运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局部麻醉镇痛系统组(试验组)与静脉自控镇痛泵组(对照组),每组40例。比较2组患者术后镇痛效果(疼痛视觉模拟( VAS)评分及Prince-Henry评分]、哌替啶累积用量、不良反应发生率。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讨论并通过。结果(1)疼痛程度:术后12、24、48 h时,试验组患者的VAS评分(3.82±0.64,2.66±0.45,1.89±0.24)与对照组(3.71±0.77,2.74±0.55,1.94±0.51)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rince-Henry评分(2.39±0.34,1.48±0.18,0.92±0.11)低于对照组(3.14±0.42,2.74±0.33,1.58±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2)哌替啶累积使用剂量:试验组的哌替啶累积使用剂量少于对照组;(3)试验组患者术后肺不张、呼吸衰竭、恶心、呕吐、眩晕、嗜睡的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结论相比静脉自控镇痛泵,一次性术后局部麻醉镇痛系统能够取得更为理想的动态镇痛效果,减少阿片类药物的使用剂量以及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是更为安全有效的镇痛方法。  相似文献   
6.
正患者女,28岁,因体检发现纵膈占位8年,于2011年7月14日入院。患者2003年体检发现纵隔占位,由于体积小,考虑先天性疾病,未予治疗,入院前5d再次行X线检查示纵隔巨大占位,性质不明,为进一步诊治转入我院。患者平时偶有劳累后胸闷,余无特殊不适。6个月前剖宫产1子。入院查体未见相应阳性体征。胸部MRI及主动脉造影示主动脉弓迂曲,考虑先天发育不良所致;主动脉弓远段主动脉瘤,范围约为5.2cm×8.2cm,左锁骨下动脉起自动脉瘤(图1-3)。脑血管造影提示右侧椎动脉优势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