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5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8篇
  2013年   1篇
  2009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3年   3篇
  2000年   1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81 毫秒
1.
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目的 观察羟基喜树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方法 术后3年内用羟基喜树碱15~20 mg定期行膀胱灌注。结果 189例患者随访2.4~5年,复发24例,3年内总复发率为12.7%。结论 羟基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对预防切口种植的作用尚待进一步探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膀胱癌切除术后预防肿瘤复发的治疗方案。方法切除肿瘤缝合后,将羟基喜树碱20 mg稀释后进行膀胱黏膜下局部浸润注射,术后用羟基喜树碱20 mg定期膀胱内灌注。结果213例中185例获5年内随访,其中3年以上者121例,占65.4%;2年以上者39例,占21.1%;1年以上者25例,占13.5%;总有效率87.6%。仅有23例术后复发,复发率为12.4%。结论膀胱肿瘤切除缝合后,应用羟基喜树碱20 mg稀释后行黏膜下注射和术后定期行膀胱内灌注,方法简便,费用低,疗效可靠,可防止膀胱癌复发。  相似文献   
3.
目的 放疗辅以小剂量DDP化疗治疗宫颈癌54例(治疗组)。方法 与同期接受单纯放疗的宫颈癌56例(对照组)做比较。结果 两组疗效有明显差异。治疗组三年以上生存率(58.4%)优于对照组(32。0%)(P<0.05),Ⅲ_b期病人治疗组不论放疗方法如何,失败率均低于对照组(P<0.01)。结论 接受单纯体外放疗的Ⅲ_b期病人中治疗组三年以上生存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而Ⅱ_b期病人,辅加化疗或不加化疗不影响病人治疗效果。治疗组付反应可以耐受,且膀胱、直肠近期反应明显下降。  相似文献   
4.
目的探讨膀胱癌中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水平及其与膀胱癌发生、发展、转移及预后的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研究95例膀胱癌标本中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水平。采用x2检验、Kaplan-Meier法、Logrank检验等统计学方法分析乙酰肝素酶、CD222的表达水平与膀胱癌临床病理特征及5年生存率的关系。结果乙酰肝素酶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65例(68.42%),其表达率与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直径、病理分级、病理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明显相关(P〈0.05)。CD222在膀胱癌中阳性表达58例(61.05%),其表达率与膀胱癌患者的肿瘤病理分级、病理学分期、淋巴结转移等情况明显相关(P〈0.05)。乙酰肝素酶和CD222的表达呈正相关(P〈0.05)。生存曲线分析显示乙酰肝素酶阳性表达组患者的5年生存率明显低于阴性表达组。CD222阳性表达组患者与其阴性组相比5年生存率无明显差异(P〉0.05)。乙酰肝素酶、CD222共表达阳性组与其阴性组比较,5年生存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乙酰肝素酶及CD222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肿瘤的发生、发展、转移和预后相关。其中乙酰肝素酶及CD222的共表达对膀胱癌生存预后的预测更具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CgA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 采用ELISA法测定 30例健康志愿者 ,35例前列腺癌患者及 10例前列腺增生患者血清中的CgA。结果 前列腺癌患者与正常对照组及良性前列腺增生病组比较差别有显著性意义 (P <0 .0 5 )。血清CgA水平随癌分期的升高而升高 ,D2 期患者血清CgA水平明显高于正常对照组及其他分期的病组 (P分别为 <0 .0 1和 <0 .0 5 )。CgA和PSA联合使用检测前列腺癌的诊断价值提高 ,平行试验敏感度达 83% ,系列试验特异度达 93%。结论 用ELISA测定的血清CgA水平可应用于前列腺癌的诊断、监测和疗效的观察 ,尤其对于PSA阴性或伴有远隔转移的病例的诊断 ,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CT对肾癌的术前诊断与分期的价值.方法收集65例肾癌的CT征像,将其诊断结果与手术病理进行比较.结果CT与手术病理符合率:Ⅰ期87.5%,Ⅱ期85%,Ⅲ a期50%,Ⅲ b期83.3%,Ⅲc期87.5%,Ⅳa期75%,Ⅳb期100%.淋巴结转移83%,静脉受侵75%.结论CT为肾癌的术前诊断与分期提供有价值的影像学征象,同时讨论了CT对肾癌术前分期的失误原因及依据.  相似文献   
7.
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的疗效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报告112例膀胱癌膀胱部分切除或经尿道膀胱肿瘤电切术后应用喜树碱膀胱灌注的疗效。方法 用喜树碱15~20mg 生理盐水40ml,术后三年内定期膀胱灌注。结果 全部患者随访12~46个月,101例3年以上无复发(占90.2%);复发11例,3年内总复发率9.8%。结论 喜树碱膀胱灌注预防膀胱癌术后复发疗效显著,无明显副作用的安全疗法,值得进一步探讨及应用。  相似文献   
8.
双侧睾丸恶性肿瘤15例临床诊治分析辽宁省肿瘤医院(110042)项文英庞兆刚睾丸恶性肿瘤以单侧多见,双侧少见。我院1979~1996年间收治了15例双侧睾丸恶性肿瘤。本文对双侧睾丸恶性肿瘤的发病特点、治疗和预后进行分析讨论如下。1临床资料本组双侧睾丸...  相似文献   
9.
目的探讨多药耐药基因(MDR1)、多药耐药相关蛋白基因(MRP)和肺耐药蛋白基因(LRP)mRNA在肾孟输尿管癌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的关系.方法采用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技术检测MDR1、MRP、LRP在40例肾盂输尿管癌组织及31例正常对照组织中的表达.结果病例组中MDR1表达的阳性率(37.5%)、表达水平(0.589±0.293),均高于对照组(分别为16.1%、0.346±0.125)(P<0.05);LRP表达的阳性率(55.0%)、表达水平(0.750±0.318),均低于对照组(分别为77.4%、1.160±0.326)(P<0.05);MRP的表达与对照组相比,差异无显著性(P>0.05).MDR1在高分级肿瘤中表达升高(P<0.05),LRP在高分级肿瘤中表达降低(P<0.05).MDR1、MRP、LRP在肿瘤不同分期及生长方式之间,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三种基因表达无相关性(P>0.05).结论MDRi、MRP、LRP mRNA在原发性肾盂输尿管癌中均有表达,其中MDR1是高分级肿瘤的主要耐药指标,LRP可能在低分级的肿瘤中发挥更多的耐药作用.  相似文献   
10.
肾盂输尿管癌肉瘤(附三例报告)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目的 总结肾盂输尿管癌肉瘤的临床及病理特点。方法 报告3例肾盂、输尿管癌肉瘤病例资料。3例均为女性,年龄分别为43、57、75岁。均以肉眼血尿或伴有腰痛就诊,经影像学检查诊断为肾盂输尿管肿瘤。结果 2例行患肾、输尿管全长切除和膀胱部分切除术,1例行姑息性肿瘤切除术。病理检查发现为同时存在癌与肉瘤成分。3例患者术后均未行放化疗,分别于术后8个月,14个月和2个月死于肿瘤转移。结论 此病临床罕见,预后极差,诊断依靠病理学检查,免疫组化对确诊有重要价值,病理诊断应与肉瘤样癌相鉴别。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