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5篇
预防医学   1篇
  2013年   1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1篇
  2009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1.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2.
严重胸腰椎骨折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的临床应用研究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目的 探讨严重胸腰椎骨折采用前路或前后路联合手术的优缺点,为术式选择提供依据.方法 对2002年3月~2004年3月随访时间>3年,资料完整的59例严重胸腰椎骨折单纯前路手术、42例前后路联合手术的治疗结果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处理1个椎体,前路手术平均出血量997 ml,手术时间216 min,前后路联合手术平均出血877 ml,手术时间170 min;治疗结果评价:单纯前路手术优良率89%;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优良率92%.术后满意度调查:单纯前路手术为93.6%;前后联合入路手术为92.9%.结论 前路及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严重胸腰椎骨折各有优缺点及其适应证.根据不同病人情况及骨折损伤类型合理选择术式能取得满意手术效果.  相似文献   
3.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4.
骨折内固定治疗目的是为骨折提供一个愈合的力学和生物学的稳定环境,骨折治疗的AO原则强调解剖对位及坚强固定,但是过分显露会加重组织损伤,增加感染、骨折延迟愈合的风险。近年来以强调局部微循环保护为主的生物学固定理念日趋得到临床重视,由此产生的微创钢板内固定技术正成为当今骨创治疗热点。2005年2月-2009年2月间我们根据生物学固定的要求以普通钢枷按微创内固定技术治疗21例复杂胫骨骨折患者,取得了满意的临床效果。  相似文献   
5.
应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双皮瓣修复手部洞穿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 报道应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双皮瓣修复手部洞穿伤的临床效果. 方法 肱骨外上髁至尺骨茎突桡侧连线为皮瓣血管蒂轴线,于尺骨茎突近2.5 cm处为皮瓣旋转轴点,根据手背创口大小设计远端皮瓣,再在距离该皮瓣近端2~3 cm处设计近端皮瓣,修复手部洞穿伤3例. 结果 术后1例皮瓣远端小部分坏死,换药后愈合.随访6个月~2年,皮瓣色泽正常、臃肿不明显、质地软,术后患手对掌对指功能良好、能握拳. 结论 应用前臂骨间背动脉双皮瓣修复手部洞穿伤可获得较满意的效果.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 2004年5月至2010年1月对胸廓出口综合征18例,其中上干型3例,下干型14例,交感型1例.X线照片示第7颈椎横突过长12例,颈肋2例,未见骨性异常4例,采用斜角肌切断术进行治疗.结果 术后随访6个月~5年4个月,症状明显改善9例,部分改善6例,自觉无改善3例.优良率83.3%.结论 斜角肌切断术治疗胸廓出口综合征的临床效果较好.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