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6篇
  免费   0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外科学   2篇
预防医学   1篇
肿瘤学   1篇
  2020年   2篇
  2017年   1篇
  2012年   2篇
  2007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6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05 毫秒
1
1.
陶艳娥  郑祥存 《腹部外科》2012,25(6):348-349
目的 探讨皮下持续负压引流术对腹部切口脂肪液化或感染的治疗作用.方法 选取2001年7月至2011年9月行腹部手术的病人36例,随机分为传统方法组与负压引流组各18例,传统组按传统方法对液化或感染伤口进行部分拆线撑开,挤压切口下渗血、渗液填塞纱条引流换药,创面肉芽理想后二期缝合.负压引流组切口敞开清创放置负压引流管后缝合切口,连续3d无引流液且体温正常后拔管,术后常规时间拆线,均达到甲级愈合.结果 对照组切口完全愈合时间8~35 d,平均21 d;负压引流组切口愈合时间7~10d,平均8.2d;两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 在腹部术后切口液化或感染采用敞开切口清创缝合并放置持续负压引流能早期达到切口愈合,简单、有效,值得基层医院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超声胃镜联合腹腔镜在胃间质瘤手术中的应用及疗效,分析其可行性和临床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5年1月至2019年6月78例行超声胃镜联合腹腔镜下胃间质瘤手术患者的临床资料,统计手术时间、恢复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等临床指标,并总结临床经验。结果本组78例患者均在超声胃镜引导及定位下顺利完成手术,无患者中转开腹。内镜操作时间5~15 min,平均(10.3±4.7)min;手术时间35~120 min,平均(72.8±18.2)min;恢复时间15~37 h,平均(23.2±6.5)h;住院时间6~16 d,平均(8.5±2.3)d。术后均顺利出院,无胃腔出血、梗阻、穿孔、吻合口瘘、严重心脑血管意外等并发症。结论超声胃镜能弥补腹腔镜和影像学检查的不足,双镜联合治疗胃间质瘤具有层次清晰、定位精准、创伤小、术后并发症少的优点,手术安全可行。  相似文献   
3.
目的研究阿西替尼(AXI)对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凋亡及自噬的影响。方法体外培养结肠癌HCT 116细胞,分为AXI 1组(150 μmol/L)、AXI 2组(300 μmol/L)、AXI 3组(600 μmol/L)及无任何添加的正常对照组(NC组)。四甲基偶氮唑蓝法(MTT)检测各组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情况;AnnexinV FITC/PI法检测各组结肠癌HCT 116细胞凋亡情况;Western Blot检测结肠癌HCT 116细胞自噬相关蛋白LC3 Ⅱ、beclin1,雷帕霉素靶蛋白(mTOR)信号通路中p mTOR、p P70S6K蛋白水平、增殖相关蛋白CyclinD1、c Myc,以及凋亡相关cleaved caspase3、B细胞淋巴瘤 2(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结果与NC组比较,AXI 1组和AXI 2组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LC3 Ⅱ、beclin1、Bax、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增加(P<005),p mTOR、p P70S6K、Cyclin D1、c Myc、Bcl 2蛋白表达水平依次减少(P<005)。AXI 2组和AXI 3组结肠癌HCT 116细胞增殖抑制率、凋亡率、LC3 Ⅱ、beclin1、p mTOR、p P70S6K、CyclinD1、c Myc、cleaved caspase3、Bcl 2、Bax蛋白表达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AXI可通过抑制mTOR通路激活,诱导结肠癌HCT 116细胞自噬,抑制其增殖,促进其凋亡,初步揭示了AXI对结肠癌细胞的作用机制,为结肠癌的靶向治疗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4.
<正>与开腹阑尾切除术相比,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paroscopic appendectomy,LA)具有便于腹腔探查、切口感染率低、康复快等优点~([1]),适于单纯性、化脓性、坏疽性、穿孔性、慢性及异位阑尾炎,其数量在逐渐增加,已逐渐成为阑尾切除的首选方法~([2])。对于根部坏疽的阑尾残端,腹腔镜下处理较困难。2014年4月至2016年8月我科应用LA治疗28例根部坏疽性阑尾炎患者,以O形缝扎法处理阑尾根部,疗效满意。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目的 总结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在彩超定位下行穿刺或染色活检诊断的效果,以明确诊断指导治疗.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2年5月10日至2008年9月30日在本院46例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在彩超定位下行病灶穿刺细胞学或染色切除病灶活检的临床资料.结果 46例触诊阴性的乳腺病灶妇女患者一般无明显症状,其中触诊仅乳腺组织增厚感者10例;有乳腺组织增厚感者伴乳房胀痛8例,仅乳房胀痛5例,3例乳头溢液(血).46例病灶穿刺或活检其中良性病变40例,占87%;恶性病变5例,占10.9%;癌前期病变1例,占2.1%.结论 触诊阴性乳腺病灶妇女在彩超引导下定位穿刺或染色活检,可明确诊断;其方法操作简单容易掌握、损伤小、费用低,值得基层医院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现对结核性腹膜炎误诊1例分析如下. 1 病历摘要 男,53岁,消瘦.因右中腹隐痛2周伴发热入院,患者2周前自觉受凉后发热,每晚发热38.5 ℃以下,并右中腹隐痛不适,自行口服退热片后,热退,夜间盗汗,纳差,倦怠,口干舌燥,于门诊查尿常规,红细胞(++).B超提示:右肾小结石可疑,予以抗炎解痉治疗2周后症状无缓解收入院.  相似文献   
1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