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2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1篇
内科学   1篇
外科学   11篇
综合类   6篇
中国医学   3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2篇
  2010年   2篇
  2005年   2篇
  2002年   6篇
  1998年   1篇
  1997年   1篇
  1996年   4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2 毫秒
1.
陶昕 《中华综合医学》2002,3(8):756-756
为观察生肌散对促进肛瘘创面的愈合作用,对120例肛瘘患术后创面分两组对比观察,结果显示:生肌散组在减少创面肉芽水肿发生、缩短愈合天数方面的疗效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相似文献   
2.
目的观察一清胶囊与抗生素联合应用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的疗效。方法将73例早期肛周脓肿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实验组给予一清胶囊配合头孢地尼治疗,对照组单用头孢地尼治疗。结果两组疗效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一清胶囊配合头孢地尼治疗早期肛周脓肿疗效确切,是早期肛周脓肿保守疗法中合理有效的方法。  相似文献   
3.
笔者自1995~2000年采用切开挂线置管引流法治疗肛门高位脓肿21例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21例均为术后确诊肛提肌上脓肿者,其中男17例,女4例;年龄20~55岁,平均35岁;病程5~14天,平均6天;直肠后间隙脓肿15例,骨盆直肠间隙脓肿6例。……  相似文献   
4.
应用蒂傍腹股沟部血管(腹壁浅动脉、旋髂浅动脉)的下腹部真皮下血管网薄皮瓣修复手部皮肤软组织缺损12例,于皮瓣移转后1周左右断蒂,均成活良好,修复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5.
陶昕 《当代医学》2013,(31):64-65
目的研究高位肛周脓肿采用切开引流挂线术方式治疗的疗效。方法选取2009年1月--2012年I2月高位肛周脓肿患者614例,将其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测组对患者进行的治疗方式为切开引流挂线术,对照组对其治疗方式为单纯性彻底切开引流术,比较总结分析术后患者情况,了解切开引流挂线术的临床疗效。结果在创面愈合时间、治愈率方面,观察组疗效显著,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高位肛周脓肿采用切开引流挂线术的方式进行治疗有较好的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痔宁洗剂对痔术后创面疼痛、水肿等症状的疗效以及对创面愈合天数的影响。方法?对160例痔术后患者分组治疗,实验组给予痔宁洗剂坐浴治疗,对照组给予1∶5 000高锰酸钾坐浴治疗,将2组患者疼痛持续天数、肛门水肿发生例数和创面愈合天数作比较观察。结果?2组患者疼痛持续天数、肛门水肿发生例数和创面愈合天数比较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痔宁洗剂对痔术后创面具有减轻疼痛、降低肛门水肿发生、加快创面愈合的作用。   相似文献   
7.
陶昕 《中外医疗》2013,32(21):22-23
目的探究结扎悬吊法治疗环状混合痔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0年5月—2012年5月在该院接受治疗的环状混合痔的患者62例,随机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31例,观察组给予结扎悬吊法治疗环状混合痔,对照组给予悬吊切除法治疗环状混合痔,比较两种手术方法的临床效果。结果观察组患者术后疼痛比对照组患者轻微,而且脱垂的发生率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于患有环状混合痔的患者来说,采取结扎悬吊的手术方法进行治疗,可以减轻患者术后疼痛,减少脱垂,不易复发,值得在临床推广。  相似文献   
8.
目的:观察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疗效。方法:随机将50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予痛泻要方加味,对照组予黄连素片、补脾益肠丸。结果:治疗组综合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痛泻要方加味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有良好疗效。  相似文献   
9.
我们自1997年起将生肌玉红油纱条用于痔术后换药,并与凡士林纱条换药作比较观察,发现生肌玉红油纱条能减轻伤口疼痛,减少肛门水肿,缩短疗程。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 共160例,为1997~2000年本院住院患者。其中男95例,女65例;年龄15~78岁。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各80例。两组病情、年龄、病程资料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实验组术后创面用双氧水棉球消毒后。创面覆盖灭菌生肌玉红油纱条,外用灭菌敷料固定。日1次,至创面愈合。对照组以普通灭菌凡士林纱条覆盖创面,日1次。……  相似文献   
10.
为探讨在确保治疗效果的前提下如何缩短疗程及减少并发症的发生,自1992年9月以来,将皮肤软组织即时扩张术分别用于颜面、胸前、前臂及背部因瘢痕、色素痣及血管瘤切除后皮肤软组织缺损创面的即时修复,共25例,效果良好。对即时扩张术的手术方法、适应证和注意事项进行了讨论,认为在充分估计缺损区大小及即时回缩较重的情况下,即时扩张术不矢为修复小面积皮肤缺损的一种较好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