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1篇
  免费   0篇
临床医学   3篇
外科学   10篇
综合类   5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12年   1篇
  2011年   6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1篇
  2006年   1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3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1篇
  1999年   4篇
  1998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胸腰椎严重爆裂性骨折常累及三柱,以中柱破坏为重.致压物常来自脊髓前方,后路手术对脊髓前方压迫解除常不彻底,往往需前路减压.自2000年10月以来,采用前路椎体次全切除减压、复位、植骨融合,Z-plate前路钢板内固定治疗胸腰椎爆裂性骨折23例,取得了满意效果.  相似文献   
2.
小儿颈椎间盘钙化在临床上少见 ,在基层医院更少见。自 1997年至今我院诊治 3例 ,报告如下。临床资料  3例均为男性 ,1例 9岁 ,2例 7岁。 1例系因颈部外伤后拍片时发现 ,2例无外伤史 ,因颈部疼痛、活动受限拍片发现。 3例均无四肢症状。均摄颈椎正侧位、张口位X线平片及CT扫描。X线片表现为颈椎间盘中央部分密度增高阴影 ;CT平扫可清晰显示间盘位置有椭圆形或圆形钙化灶。 3例均为多节段间盘钙化 ;1例 1间隙部分钙化椎间盘突入椎管 ;1例寰齿间隙有改变。因条件所限 ,3例均未行MRI检查。血常规、血沉、血钙、酸性磷酸酶检查均无异…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一期手术修复治疗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疗效。方法 10例内侧髌股韧带损伤患者采用一期修复手术治疗,术后根据JOA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效果判定标准评定效果。结果 10例术后伤口愈合良好,无感染及皮肤坏死的发生,早期有2例出现膝关节内侧麻木,考虑为隐神经分支损伤所致,但不影响功能。均获得随访,平均随访时间l3.5个月(8~22个月)。根据JOA膝关节韧带损伤治疗效果判定标准,优7例,良3例,优良率100%。结论带线锚钉固定术是治疗急性髌骨脱位后内侧髌股韧带损伤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4.
后交叉韧带对于膝关节的屈伸及旋转稳定起着重要的作用.随着交通事故及其他外伤发生率的增加,后交叉韧带损伤机会明显增多,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也逐渐增多.我们近年来采用膝后内侧切口显露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骨折块,用半螺纹空心螺钉固定,手术创伤小,获得较好的临床结果,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5.
肩锁关节脱位是肩部常见损伤之一,大部分为直接损伤所致。Alman把肩锁关节损伤分为3度,对于Ⅰ、Ⅱ度损伤,一般采用非手术治疗,Ⅲ度的肩锁关节完全性脱位是手术治疗的指征[1]。完全性肩锁关节脱位手术修复的方法很多[2],但因内固定困难,常导致治疗失败,...  相似文献   
6.
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6例诊治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总结腰椎间盘术后椎间隙感染的特征。方法:1993-1995年腰椎间盘摘除780例,术后发生椎间隙感6例(0.77%)。术后出现临床症状平均10.5天。3例患者于发病后2 ̄3周MRI检查符合炎性改变,对明确诊断、治疗方法选择有重要价值。结果:经抗炎、制动、支持治疗及手术等综合措施,3例保守治疗,3例切开引流(1例为铜绿假单胞菌生长,2例无细菌生长),均获治愈,结论:重视预防感染,特别强调医源性  相似文献   
7.
肩胛骨骨折的手术治疗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肩胛骨前后均有肌肉包围,骨折较少见,大多采用非手术治疗,但有时效果较差.本院1998年3月至2003年3月共收治11例,采用手术治疗,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8.
后侧入路治疗胫骨平台后侧骨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胫骨平台骨折在临床上比较常见,它可因轻微损伤,如摔伤等所致,但也可以是高能量损伤的结果。胫骨平台后侧骨折比较特殊,相对少见,主要累及胫骨内、外侧髁的后1/3,本院自2004年1月至2009年12月共收治12例,均采用手术治疗,取得了满意的结果。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笔者2005年1月-2010年1月间收治的26例骨折内固定物断裂,应用锁定钢板治疗,疗效较好。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0.
陈靖阳  张建良  郑昊 《中国骨伤》2007,20(11):775-776
随着交通建筑业的快速发展,高速高能量损伤明显增多。自2000年以来,收治创伤性浮膝28例,施行手术固定治疗,效果满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