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外科学   21篇
药学   9篇
肿瘤学   14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1篇
  2000年   3篇
  1999年   5篇
  1998年   5篇
  1997年   9篇
  1996年   7篇
  1995年   2篇
  1993年   2篇
  1992年   1篇
  1991年   2篇
  1989年   3篇
  1988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44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我院骨科自1990年9月~1996年10月采用关节镜冲洗治疗膝骨性关节炎27例,30个关节,疗效满意,现报告如下:临床资料本组男7例,女20例。年龄41~50岁7例,51~60岁10例,61~73岁10例。病程1月~10年,平均27个月。治疗后症状均...  相似文献   
2.
本实验对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采用2种培养方法:(1)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灭活处理)刺激5天再经rIL-2诱导12天;(2)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天;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rIL-2-CL)和LAK细胞。借助~(51)Cr释放试验对2种效应细胞形成及体外抗瘤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3.
本实验对骨肉瘤患外周血淋巴细胞(PBL)采用2种培养方法;(1)PBL在体外用患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灭活处理)刺激5天再经rIL-2诱导12天;(2)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天;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rIL-2-CL)和LAK细胞。借助^51Cr释放试验对2种效应细胞形成及体外抗瘤能力进行比较性研究。结论: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4.
图像分析在骨肉瘤评价中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通过图像分析从骨肉瘤普通病理切片中获得光镜肉眼观察以外的信息。方法:对40例中央塑骨肉瘤行计算机辅助的肿瘤细胞棱形态分析。共设四个参数:棱面积(Area)异形因子(EF)、颗粒/棱面积比(P/NA-R)和颗粒/棱密度比(P/NG-R)。同时用流式细胞分析法测定了棱的DNA含量。结果:单一骨肉瘤各肿瘤细胞棱Area有较大的分布范围。Area、P/NA—R、P/NG、R与流式细胞分析提供的DNA指数均有明确的相关性,按上述3个指标行核分级.各级骨肉瘤患者趋向于有不同的三年生存率。结论:细晦棱形态图像分析能提供额外的评价骨肉瘤的信息。  相似文献   
5.
我院自1978~1992年间共手术治疗小儿肱骨髁上骨折71例,其中12例是伤后3周以上才行手术治疗.经过随访观察,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 研究骨肉瘤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体外刺激后经rIL2诱导形成的细胞毒淋巴细胞和杀伤细胞的体外抗瘤活性。 方法 外周血淋巴细胞(PBL)在体外用患者肿瘤组织学相关传代骨肉瘤细胞刺激5d再经rIL2诱导12d;单独rIL2激活培养PBL3~5d;分别获取rIL2诱导体外刺激细胞毒淋巴细胞和LAK细胞。 结果 rIL2对两种效应细胞诱导作用基本平行;rIL2CL第12d达到峰值,二周后仍保持相当强度;rIL2CL对人骨肉瘤细胞(OS细胞系)杀伤活性明显强于LAK细胞。 结论 rIL2CL主要是一种特异性较高、杀伤活性强烈CTL细胞群,对抗LAK细胞的骨肉瘤细胞具有明显杀伤效应  相似文献   
7.
段某,男5岁,住院号;175300。因双下肢进行性发硬,不能行走,而于1988年8月17日入院。 患者在一岁九个月左右家人发现其走路不稳经常跌跤,渐渐需扶物才能行走,出现尿床,裤常常尿湿,但不发热,曾按“儿麻后遗症”多处治疗,给以针炙、理疗、注射维生素B_(12)等药物,均未见效。双下肢发硬加重,挽扶其双手也不能迈步。入院前六个月开始不能站立,只能坐。 检查:智力发盲正常。脊柱无侧弯畸形,棘突无后凸。双下肢自主运动消失,肌张力明显增高。近腹股沟平面以下感觉减退,但针刺时仍有疼痛感。膝、踝反射亢进,踝  相似文献   
8.
我院1978~1989年间共手术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1640例,发生椎间隙感染8例占0.48%,现将此8例连同外院转入的3例共11例患者分析报告如下:临床资料一、一般情况:男3例、女8例。年龄34~55岁,平均41.2岁,50岁以上3例。原行椎间盘术式:全椎板切除1例、半椎板切除1例、单侧扩大开窗术9例,其中2例术中探查2个椎间隙。二、临床表现:间隙感染出现的时间:1例为术后7天,1例为术后62天。9~14天间  相似文献   
9.
目的 对 84例腰椎间盘再次手术病人临床特征进行了资料分析 ,评价临床症状体征指标与术后诊断的相关性。方法 所有病人再次手术后至少随访 2年以上。其中复发性椎间盘突出症 34例 ,继发性侧椎管狭窄 2 0例 ,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 2 0例。结果 经统计学分析 ,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最常见临床诊断指标是神经根压迫症 ,休息痛 ,行走能力 >0 5公里和前次手术后无痛期 <1年 ,其中 3项以上阳性者诊断符合率达 75 %。再次手术随访效果 ,神经根再压迫病变效果优于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 (P <0 0 1)。结论 休息痛 ,行走能力 >0 5公里 ,神经根压迫症 ,无痛期 <1年 4项指标对鉴别诊断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有较高临床实用价值。当排除实质性神经根受压后 ,神经根周围纤维化症的手术选择应尽量避免  相似文献   
10.
Pipkin骨折     
Pipkin骨折即创伤所致的股骨头1998-03-16收稿,1998-06-26修回作者单位:1解放军第八一医院,江苏南京2100022第二炮兵干休所,安徽芜湖241000作者简介:张晔,男,26岁,医师。研究方向:髋关节损伤骨折,是临床上一种较少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