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2篇
  免费   1篇
外科学   9篇
综合类   1篇
预防医学   1篇
药学   1篇
中国医学   1篇
  2023年   1篇
  2021年   2篇
  2018年   1篇
  2014年   2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2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目的探讨急性颈髓损伤后血浆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含量的动态变化在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相关价值。方法从2010年3月至2012年3月,收集急性颈髓损伤60例,根据ASIA评分,分 A、B、C、D、E级。采集损伤后24小时内、48小时、72小时、7天的静脉血2ml,使用双抗体夹心型电化学发光法,测定血浆NSE的水平,并选择60例对照组比较,观察其动态变化。结果急性颈髓损伤患者血浆NSE 含量较对照组有升高(P0.05),主要表现在A、B级。约72小时时达高峰,随后下降,7天时恢复至正常水平。损伤评级高(越接近 A 级),血浆NSE 峰值越高。结论血NSE可作为急性颈髓损伤评估病情严重程度的监测指标。  相似文献   
2.
目的:分析PFNA治疗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内固定失效原因。方法:在某院2015年1月~2017年6月期间收治的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患者中,选取78例采用PFNA内固定术治疗的患者,根据患者的临床资料,分析其治疗失败的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结果:在本研究患者中,内固定失效7例(8.9%);在Evans分型上,Ⅲ、Ⅳ和Ⅴ级治疗失败率(10.41%)高于Ⅰ、Ⅱ级(6.67%);在内固定失效原因上,螺旋刀片切出占比(42.85%)高于髋内翻(28.57%)、股骨近端劈裂骨折(1.42%)及螺旋刀片退出(1.42%)。结论:PFNA内固定术在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治疗中内固定失效主要有螺旋刀片切出、髋内翻等,术前根据患者病情制定个性化手术方案和康复计划,规范临床操作,才能够有效降低手术失败率。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使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的临床疗效。方法2008年10月~2011年10月,采用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AllmanⅡ、Ⅲ型肩锁关节脱位16例。男11例,女5例,年龄29~64岁,平均47岁。左侧10例,右侧6例;合并锁骨外侧端骨折2例,肋骨骨折5例,颅脑外伤2例,股骨干骨折1例,车祸7例,摔倒7例,运动伤2例;临床表现为肩锁关节部位肿胀,喙突和肩锁关节压痛,琴键征阳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手术时间为伤后3~10d,平均6d。对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X线表现进行评定。结果16例均获随访,时间6~28个月,平均16个月。术后15~35d,肩关节活动基本恢复正常活动度。内固定未出现移动,脱出,断裂及再次发生关节脱位现象。按Karlsson的术后疗效评价,本组所有病例均达到A级。结论带线锚钉重建喙锁韧带方法简便迅速,术中复位简单,创伤小,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急性Allman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较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4.
5.
目的 探讨带孔克氏针加金属缆索治疗髌骨骨折的临床疗效.方法 2011年10月至2012年10月,收治28例髌骨横行骨折或横行伴粉碎骨折,采取切开复位的方式,垂直骨折线用2枚直径2.5mm带孔克氏针从髌骨上极或下极穿入髌骨至另一极,再使用2根直径1.3mm金属缆索穿过克氏针孔道做"8"字绕扎,用专用器械收紧缆索,并用专用夹紧式锁紧扣扣紧.部分粉碎病例,再加用缆索环扎.结果28例经过6~18个月随访,平均12.5个月.术后3~5个月均获得骨性愈合,平均时间为4.2个月,均无骨折移位、感染、缆索松动断裂、关节僵硬、活动受限、皮肤刺激等并发症.根据陆氏疗效评定标准[1]评分优26例,良2例,优良率达100%.结论采用带孔克氏针加金属缆索治疗髌骨骨折,具有操作简便、固定牢靠、无明显并发症、可早期功能锻炼的优点,能基本恢复髌股关节力学关系和解剖构造,可为髌骨骨折的理想选择.  相似文献   
6.
目的探讨老年人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原因和治疗方法。方法对120例髋部骨折术后谵妄患者进行谵妄评定,必要时使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针进行治疗。结果髋部骨折术后谵妄的病因及发病机制主要为高龄、贫血、低蛋白血症、低氧血症、肌酐升高以及手术时间等有关。利用吸氧,全身支持疗法,地西泮或氟哌啶醇进行治疗后,临床效果较满意。结论谵妄的病因复杂,正确的认识,积极预防和治疗,能够有效降低本病发生率。  相似文献   
7.
目的:探讨股骨颈骨折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后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相关影响因素。方法:2009年1月至2016年1月,采用闭合复位3枚中空拉力螺钉内固定治疗236例股骨颈骨折患者,男111例,女125例;年龄19~89(50.17±12.88)岁。根据随访结果分析其发生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相关性。对年龄、性别、损伤侧、体重、损伤机制、术前等待时间、Garden分型和是否有股骨颈皮质粉碎等单因素分析得到显著性差异的自变量,然后进行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结果:236例病例平均随访4.58年,高能损伤(24.69%vs. 5.16%,χ~2=19.405,P=0.000),术前等待时间48 h(20.00%vs. 6.38%,χ~2=10.065,P=0.002),GardenⅢ/Ⅳ型(18.52%vs. 2.97%,χ~2=13.357,P=0.000),股骨颈皮质粉碎(66.67%vs. 4.88%,χ~2=39.968,P=0.00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元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损伤机制[高能损伤,Exp(B)=4.397,95%CI=(1.672-11.562),P=0.003],术前等待时间48 h[Exp(B)=3.060,95%CI=(1.176-7.966),P=0.022],股骨颈皮质粉碎[股骨颈压力侧皮质粉碎,Exp (B)=3.944,95%CI=(1.245-12.494),P=0.020;股骨颈压力侧和张力侧皮质均粉碎,Exp(B)=23.761,95%CI=(3.805-148.374),P=0.001]是股骨颈骨折内固定术后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而GardenⅢ/Ⅳ型并非独立危险因素[Exp(B)=1.985,95%CI=(0.436-9.032),P=0.375]。结论:高能量损伤、术前等待时间(48 h)和股骨颈皮质粉碎是影响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独立危险因素。此外,股骨颈压力侧和张力侧皮质粉碎是股骨头无菌性坏死的一个很强的预后危险因素,因为它表明了一种更严重复杂的损伤机制。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讨经后内侧人路置人中空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的方法及可行性。方法自2007年9月至2010年9月,采用中空拉力螺钉治疗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性骨折16例,手术时间为伤后5-11天,平均8天。采用直径4.5mm和3.5mm的中空拉力螺钉固定。结果16例均获随访,时间9~32个月,平均20个月。内固定未出现移动、脱出、断裂。术后12周膝关节活动度为116.5°±5.4°,6个月为138.6±5.5°。按Lysholm评分法,优14例,良1例,可1例,优良率达93.75%。结论经后内侧人路置人中空拉力螺钉的方法简便迅速,创伤小,固定可靠,是急性后交叉韧带胫骨止点撕脱骨折的理想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9.
1 病例资料 患者,男,58岁,于2010年3月26日因"右肩锁关节脱位(AllmanⅢ型)术后疼痛加重并出现右肩畸形"就诊(图1).曾在当地县级医院行右锁骨钩钢板内固定术(图2),手术顺利,术后予三角巾胸前固定1周,后逐步开始功能锻炼.  相似文献   
10.
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肩锁关节脱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目的:探讨急性肩锁关节脱位使用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的临床疗效,从而寻求较理想的治疗方法。方法:自2008年10月至2010年1月,采用带袢钢板内固定并重建喙锁韧带治疗急性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12例。男9例,女3例;年龄31~83岁,平均55岁;左侧8例,右侧4例;车祸伤7例,摔伤4例,运动伤1例。合并肋骨骨折4例,颅脑外伤2例,股骨干骨折1例。临床表现为肩锁关节部位肿胀,喙突和肩锁关节压痛,琴键征阳性,肩关节活动明显受限。手术时间为伤后2~10d,平均6d。治疗后对患者的肩关节活动度、患者的主观感受以及X线表现进行评定。结果:12例均获随访,时间4~19个月,平均11个月。术后15~35d,肩关节基本恢复至正常活动度,内固定未出现移动、脱出、断裂,未再次发生关节脱位。按Karlsson术后疗效评价标准,本组均达到A级。结论:带袢钢板重建喙锁韧带方法简便迅速,术中复位简单、创伤小,术后能早期进行功能锻炼,是急性RockwoodⅢ型以上肩锁关节脱位理想的治疗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