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245篇
  免费   16篇
  国内免费   2篇
儿科学   1篇
妇产科学   3篇
基础医学   6篇
临床医学   12篇
内科学   10篇
神经病学   1篇
特种医学   3篇
外科学   148篇
综合类   37篇
预防医学   7篇
药学   6篇
中国医学   1篇
肿瘤学   28篇
  2023年   1篇
  2022年   3篇
  2021年   2篇
  2020年   3篇
  2019年   3篇
  2018年   6篇
  2016年   1篇
  2015年   4篇
  2014年   8篇
  2013年   6篇
  2012年   21篇
  2011年   12篇
  2010年   23篇
  2009年   11篇
  2008年   14篇
  2007年   25篇
  2006年   19篇
  2005年   13篇
  2004年   15篇
  2003年   15篇
  2002年   9篇
  2001年   8篇
  2000年   17篇
  1999年   7篇
  1998年   6篇
  1997年   2篇
  1995年   2篇
  1994年   6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263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凡手术中结石未能取尽,术后2年内又出现术前症状,术后造影发现有结石者为残余结石。胆管残余结石的治疗是胆道外科最棘手的课题之一,现就其外科诊治近况概述如下。  相似文献   
2.
目的 研究丙型肝炎核心蛋白(HCvC蛋白)致癌作用的细胞内信号转导途径(STPs)。方法 将构建成功的HCVC基因重组真核表达载体pcDNAHCV-C,分别与环AMP反应分子(CRE)、血清反应因子(SRF)、血清反应分子(SRE)、活化蛋白—1(AP—1)及核转录因子—κB(NF—κB)重组表达质粒共转染肝门部胆管瘸细胞株(QBC939),通过检测转染后细胞内荧光素酶活性确定与HCVC蛋白作用的信号转导分子。结果 HCVC蛋白通过NF—κB介导的STPs,使荧光素酶比活性较正常对照增高7倍;而HCVC蛋白并不能激活QBC939细胞中与pAP—1、pCRE、pSRF和pSRE相关信号转导途径。随着pcDNAHCV—C转染量的增多,NF—κB被活化的程度也升高,两者呈剂量依存关系。结论 HCvC蛋白活化肝门部胆管癌细胞中NF—κB介导的细胞内信号传导途径。  相似文献   
3.
抗VEGF单克隆抗体偶联5-FU纳米微粒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3,他引:4       下载免费PDF全文
目的: 为了提高5-氟尿嘧啶(5-fluorouracil, 5-FU)的抗癌活性,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 5-FU 聚乳酸纳米微粒交联结合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免疫纳米微粒。 方法: 采用抗VEGF单克隆抗体与已制备的 5-FU 聚乳酸纳米微粒(5-FU-NPs)以化学键偶联连接的方法制备具有靶向功能的5-FU免疫纳米微粒(5-FU-Ab-NPs),考察其形貌、粒径分布、体外释放和免疫活性等性能。结果: 5-FU-Ab-NPs仍呈规则球形,粒径约为(202±23)nm,体外释放实验表明该5-FU-Ab-NPs与5-FU-NPs具有相似缓释特性,免疫学检测和电镜检视显示偶联后的抗VEGF单克隆抗体免疫活性保持原活性的80%以上。结论: 5-FU-Ab-NPs保持原5-FU-NPs缓释药物的特点,具有双重活性功能,即免疫导向和缓释药物,有利于提高肿瘤局部药物浓度。  相似文献   
4.
细胞凋亡在肝胆肿瘤形成和治疗中的意义   总被引:14,自引:0,他引:14  
细胞凋亡在肝胆肿瘤的发生发展中起重要作用,致癌物通过抑制细胞凋亡导致肿瘤发生,同时肿瘤细胞中的凋亡现象可认为是机体对抗 主动努力。本文主要介绍肝胆肿瘤中的细胞凋亡现象和常见的致凋原以及细胞凋亡基因调控新进展,并探索基因治疗中细胞凋亡的设计和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5.
p16基因产物表达与胆囊癌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目的与方法:为了解p16基因与胆囊癌发生、生物学行为和预后的关系,采用免疫组化ABC法对36例胆囊癌和20例胆囊腺瘤中的p16蛋白进行了检测.结果:胆囊癌中p16蛋白的阳性率低于胆囊腺瘤(P<0.05);不同组织类型和分化程度不同的胆囊癌之间p16蛋白的阳性率无明显差别(P>0.05);p16蛋白的表达与胆囊癌有无浸润和淋巴结转移及病人的生存期密切相关(P<0.05).结论:p16基因失活与胆囊癌的发生有关,p16蛋白表达缺失与胆囊癌进展和预后不良有关.  相似文献   
6.
氟西汀减轻癌症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临床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讨化疗所致恶心呕吐与抑郁症的关系及临床应用氟西汀进行干预的可行性.[方法]采用随机、前瞻性的自身对照研究,共52例患者入组,34例进行治疗组,接受氟西汀20mg/天,连用14天或以上;对照组18例,未予氟西汀治疗.[结果]化疗所致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与抑郁密切相关(Rs=0.225,F=14.505,P=0.000);恶心呕吐情况,治疗组稳定和有效30例(88.2%),对照组11例(61.1%,X2=5.191,P=0.023).氟西汀的副作用少且可耐受.[结论]氟西汀能有效降低恶心呕吐的严重程度,值得临床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7.
正胰腺癌的预后极差,其总体5年生存率仅为6%左右~([1]),且在过去30年无明显改善。随着我国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胰腺恶性肿瘤的发病率呈快速上升趋势,其治疗形式极为严峻,据中国国家癌症中心发布的《2015年中国癌症统计》数据~([2])显示,我国胰腺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分别位居总体恶性肿瘤的第9位和第6位。2017年美国肿瘤新发病例数中,胰腺癌在男性中位列第11位,在女性中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对肝癌的治疗效果有较大提高,以肝切除术为主的外科治疗仍是肝癌的首选治疗方法,但术后长期生存率却不令人满意,主要是因为肝癌术后有很高的复发率,据报道肝癌术后5年累计复发率超过80%。术前经肝动脉栓塞化疗(TACE)已被证明对肝癌术后的预后无意义,并可能促进肝硬化型肝癌患者肝功能的恶化。在近年的一些系统评价中,对术后经肝动脉化疗(TAC)模式的疗效分析也未能得出一致的结果。我们搜集已发表的随机对照试验(RCT)结果进行综合评价,进一步探讨术后TAC对肝癌预后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摘要】 目的 对比研究小儿腹腔镜阑尾切除术(LA)与传统开腹阑尾切除术(OA)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1月~2012年12月期间进行LA和OA的93例小儿阑尾炎患者的临床资料,对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情况、术后恢复情况等进行统计对比分析。结果〓两组患儿手术及恢复顺利,术后无严重并发症。两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LA组术后肛门排气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切口疼痛时间、术后住院天数均低于OA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OA比较,小儿LA具有创伤小、并发症少,恢复快及美容等优势,是治疗小儿阑尾炎理想的手术方式。  相似文献   
10.
目的为解释新发糖尿病合并胰腺癌预后差的现象,本研究拟探讨胰岛素影响胰腺癌细胞钠代谢的分子机制。方法在高糖DMEM中培养胰腺癌细胞SW1990,用不同浓度胰岛素刺激细胞,在不同时间检测培养上清中Na+浓度,分析Na+随胰岛素浓度和时间变化的规律。同时检测胰岛素对血清和糖皮质激素诱导的蛋白激酶1(SGK1)的影响,并分析其中的信号通路。结果胰岛素刺激SW1990细胞后,培养上清中Na+浓度下降(P〈0.05),SGK1蛋白表达量增加(P〈0.05),且Na+浓度的下降幅度与SGK1蛋白水平相关(r=0.715,P〈0.01);胰岛素处理后乙酰化修饰关键基因CREBBP和EP300表达明显上调(P〈0.05)。结论胰岛素可促进胰腺癌细胞吸收钠离子,与SGK1基因的表达水平相关,其中乙酰化修饰可能发挥一定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