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44篇
  免费   0篇
  国内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内科学   4篇
外科学   4篇
综合类   2篇
预防医学   14篇
药学   14篇
中国医学   3篇
  2023年   1篇
  2019年   2篇
  2016年   2篇
  2015年   1篇
  2013年   1篇
  2012年   3篇
  2011年   3篇
  2010年   2篇
  2009年   3篇
  2008年   1篇
  2007年   5篇
  2006年   4篇
  2005年   1篇
  2004年   1篇
  2003年   1篇
  2002年   1篇
  2001年   5篇
  2000年   2篇
  1999年   3篇
  1998年   1篇
  1994年   1篇
  1993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45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14 毫秒
1.
目的 研究糖尿病患者不同感染部位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的耐药谱,为临床用药提供治疗参考.方法 收集医院2007年1月—2011年12月就诊的糖尿病患者送检的各种标本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用VITEK-2 Compact微生物自动鉴定仪对菌种鉴定及药敏分析,结果用WHONET5.4软件进行分析.结果 分离出大肠埃希菌448株,其中痰液、尿液、脓液、血液及其他标本中分别分离出173、112、85、63、15株;痰液和尿液分离株对多种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普遍高于血液和脓液分离株的耐药率;尿液中分离的大肠埃希菌对氟喹诺酮类抗菌药物环丙沙星和左氧氟沙星的耐药率分别为60.71%和57.14%,高于其他3种标本分离的大肠埃希菌;痰液、尿液、脓液、血液检出产ESBLs菌株阳性率依次为38.15%、44.64%、22.35%、12.7%;产ESBLs株耐药性严重,但对β-内酰胺酶复合抑制剂的敏感性较高;痰液标本中出现4株耐亚胺培南大肠埃希菌,均为产ESBLs菌株.结论 不间断地对糖尿病患者不同部位感染的大肠埃希菌及其耐药性进行监测,可为糖尿病患者感染防治提供合理用药依据.  相似文献   
2.
目的 优化肺喘清颗粒剂的最佳提取工艺.方法 采用L9(34)正交设计的试验方法,以黄芩苷与提取物干膏收率为考察指标,确定水的加入量、提取次数与时间等工艺参数.结果 确定肺喘清颗粒剂的提取工艺条件为A1B2C3,即用6倍量水,煎煮3次,每次1.5h.结论 确定的提取工艺科学、稳定、重现性好,所得浸膏得率和黄芩苷含量均较高,为肺喘清颗粒剂的生产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对12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12例患者均为文盲,糖尿病病程2-16年,服用的降糖药物中,4例为苯乙双胍,5例为二甲双胍,3例为中成药;在服药期间,较少监测血糖或肾功能;临床表现不典型;4例患者入院后行床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并抢救成功;8例经积极抢救病情好转出院,4例因酸中毒时间较长,导致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结论对高龄、依从性差、未定期监测血糖的患者,应慎用二甲双胍;遇急症时,应暂停或减量使用双胍类药物;CVVH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疗效确切;老年患者切忌服用成分不详的中成药;延误治疗时间过长致使病情过于严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疑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者应及时检测血清乳酸并行血气分析,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4.
目的:研究Smad相互作用蛋白1(Sip1)在cuprizone诱导髓鞘损伤再生模型中的表达变化及其意义。方法:通过在饲料中掺入cuprizone喂食C57BL/6小鼠建立髓鞘损伤模型,利用黑金(black gold,BG)染色方法及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髓鞘损伤模型是否建立成功;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在髓鞘损伤及再生过程中Sip1的表达情况。结果:BG染色方法检测到喂药6周后模型组小鼠与对照组相比,着色显著降低,Western Blot方法检测到模型组小鼠MOG(myelin oligodendrocyte glycoprote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GFAP(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增高,证明髓鞘损伤模型建立成功。在模型建立成功后,停止喂药,改用正常饲料喂养4周后,通过Western Blot检测到模型组小鼠MOG蛋白水平显著恢复,证明该阶段髓鞘已再生。利用Western Blot方法检测髓鞘损伤模型建立阶段及髓鞘再生阶段的Sip1蛋白水平,结果显示与对照组小鼠相比,在髓鞘损伤阶段,模型组小鼠的Sip1蛋白水平显著增加,在髓鞘再生阶段Sip1蛋白水平同样显著增加。结论:Sip1在髓鞘损伤再生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Sip1作为治疗髓鞘相关疾病的靶点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的临床特点.方法 对12例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 12例患者均为文盲,糖尿病病程2-16年,服用的降糖药物中,4例为苯乙双胍,5例为二甲双胍,3例为中成药;在服药期间,较少监测血糖或肾功能;临床表现不典型;4例患者入院后行床旁持续静脉.静脉血液滤过(CVVH)治疗并抢救成功;8例经积极抢救病情好转出院,4例因酸中毒时间较长,导致休克、弥散性血管内凝血而死亡.结论 对高龄、依从性差、未定期监测血糖的患者,应慎用二甲双胍;遇急症时,应暂停或减量使用双胍类药物;CVVH治疗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疗效确切;老年患者切忌服用成分不详的中成药;延误治疗时间过长致使病情过于严重是治疗失败的主要原因,疑糖尿病乳酸性酸中毒者应及时检测血清乳酸并行血气分析,以免延误治疗时机.  相似文献   
6.
陈景海  陈秀芸  王怡淳 《临床荟萃》1999,14(20):925-926
糖尿病并发脑神经病变临床上较少见,文献报道亦不多。近7年来,我院收住糖尿病患者833例,其中并发脑神经病变15例,并发率为1.8%(15/833),现总结分析如下。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 本组15例,男7例,女8例,年龄41~79岁,平均57.7岁。依据1997年全国糖尿病研究专题会议诊断标准,均可诊为糖尿病Ⅱ型。15例患者空腹血糖10.5—47.23mmol/L,平均16.4mmol/L,尿糖+~(?);2例首发以面神经麻痹就诊,  相似文献   
7.
目的建立痛风宁颗粒的薄层色谱鉴别方法,为制定其质量控制标准提供实验依据。方法采用薄层色谱法,对处方中黄柏、肿节风、防己和青风藤等成分进行定性鉴别。结果各药材对应的色谱斑点清晰,阴性对照无干扰。结论该方法简便可靠,专属性、重复性好,可作为痛风宁颗粒的质量控制指标。  相似文献   
8.
痛风宁是福建中医学院与福州辰星药业有限公司联合研发的纯中药制剂,具有清化湿浊、祛瘀消肿、通痹止痛的功效,主要用于痛风及高尿酸血症属湿热瘀浊蕴结型.根据本处方中的土茯苓、川牛膝等药物的化学成分性质[1~3],确定采取有关药物均合适的水醇体系为提取工艺的溶剂.本研究采用正交设计法对可能影响出膏率的因素进行考察,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9.
10.
目前有大量资料表明: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消化性溃疡的主要病菌,也是消化性溃疡复发的主要因素.对消化性溃疡行根除Hp治疗已成共识.我院对1996年5月至1999年12月对胃镜确诊Hp阳性活动性消化性溃疡病人150例采用四联疗法进行治疗,取得良好疗效,现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