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1篇
基础医学   1篇
临床医学   3篇
预防医学   2篇
药学   1篇
  1篇
中国医学   2篇
肿瘤学   1篇
  2022年   1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2篇
  2017年   2篇
  2016年   1篇
  2013年   2篇
  2011年   1篇
  2009年   1篇
排序方式: 共有11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225 毫秒
1.
目的探讨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护理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5月至2017年5月某院肾内科确诊收治的74例肾病综合征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将其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两组,每组均37例患者。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则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干预,观察比较两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以及住院时间和住院费用。结果对照组的健康教育达标率、并发症发生率、护理满意度分别为70.27%、27.03%、83.78%,实验组分别为89.19%、8.11%、94.59%,实验组患者的健康教育达标率,护理满意度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则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住院费用和住院时间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肾病综合征患者应用临床护理路径方式进行护理,效果显著,能明显提高患者的健康宣教效果,减少并发症发生概率,缩短患者的住院时间,从而提高患者对护理的满意度。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循证护理干预在狼疮性肾炎并发感染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15年2月~2017年2月本院肾内科确诊收治的68例狼疮性肾炎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干预,研究组则针对免疫力低下引发的感染采取循证护理干预。观察比较两组临床护理效果和感染发生情况。结果:研究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并发感染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狼疮性肾炎患者易并发感染,应用循证护理对易发感染的原因进行针对性的护理干预能够有效降低感染的发生几率,并提高临床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上进一步进行研究和运用。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脾动脉结扎联合胃左血管离断术对原发肝癌合并门静脉高压症治疗的临床治疗价值。方法设置排除标准,回顾分析48例原发性肝癌合并门脉高压症患者,其中行单纯肝癌切除+胃左血管离断术26例(肝癌切除组);行肝癌切除+胃左血管离断+脾动脉结扎术22例(脾动脉结扎组),比较两组术后血小板计数变化、门静脉血栓发生率,术后两年内肝癌复发率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结果术前两组基本资料及术后并发症无统计学意义,单纯肝癌切除组两年肿瘤复发率(61.5%)明显高于脾动脉结扎组(13.6%)、单纯肝癌切除组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34.6%)显著高于脾动脉结扎组(9.1%),两者之间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单纯肝癌切除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11.5%)略高于脾动脉结扎组门静脉血栓发生率(9.1%),两者之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脾动脉结扎联合胃左血管离断治疗合并门静脉高压症的原发性肝癌,不增加门静脉血栓发生率,且降低肿瘤复发率及上消化道出血发生率;患者长期能否获益可能还需要进一步的更大量的随访研究。  相似文献   
4.
目的 探讨受体酪氨酸激酶EphB6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及与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 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技术检测152例胃癌和癌旁组织中EphB6蛋白的表达,并分析其表达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结果 152例胃癌组织中, EphB6低表达66例(43.4%),中等强度表达54例(35.5%),高表达32例(21.1%);EphB6在癌旁组织中呈高表达。EphB6蛋白表达与分化程度、淋巴结转移及TNM分期有关(P<0.05),而与年龄、性别、肿瘤部位和浸润深度均无关(P>0.05)。结论EphB6在胃癌组织中表达下调,且与淋巴结转移有关,其可能是预测胃癌转移的潜在指标。  相似文献   
5.
肾病综合征(NS)是以大量蛋白尿、低蛋白血症、高胆固醇血症和水肿为临床表现的综合征.糖皮质激素是治疗肾病综合征的首选药物,但副作用比较多,因此,在激素使用过程中应该加强观察药物反应,做好基础护理,减少并发症的发生.现收集自2007年1~6月应用激素治疗肾病综合征患者126例,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目的观察Wnt蛋白分泌相关的基因Wntless在胃癌腺癌细胞和癌旁正常黏膜细胞的表达,分析Wntless表达与胃腺癌病理指标之间相关性和临床意义。方法用免疫组化法检测胃腺癌组织和胃癌旁正常黏膜中Wntless的蛋白表达。结果在104例胃癌标本中,Wntless在胃腺癌组织中表达为:7.7%(8/104)例为0或1+、36.5%(38/104)例为2+、55.8%(58/104)例为3+;在癌旁正常黏膜表达为:71.2%(74/104)例为0或1+,19.2%(20/104)例为2+,9.6%(10/104)例为3+。Wntless在胃腺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胃癌旁正常黏膜表达(P0.001)。Wntless蛋白表达与肿瘤分化呈正相关(P0.05),与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结论 Wntless蛋白在胃腺癌中高表达,可能对肿瘤发生和进展等发挥了促进作用,并可能为新的靶向治疗提供分子靶标。  相似文献   
7.
探讨运动性横纹肌溶解症致慢性肾功能不全的护理方法及临床疗效,通过精心护理使患者肌力恢复正常,血管通路无感染、脱管及各种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患者生存率。  相似文献   
8.
目的:探索促红细胞生成素产生肝细胞激酶受体B6( EphB6)蛋白在结直肠癌中表达及其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方法检测一组结直肠癌组织中EphB6蛋白表达,分析其与临床病理指标以及患者总生存时间之间的关系。结果正常黏膜组织EphB6蛋白阳性表达率为75.0%(93/124),腺瘤型息肉为73.7%(42/57),结直肠癌组织中为54.0%(67/124), EphB6在结直肠癌中的表达显著低于腺瘤和正常黏膜(P<0.05)。 EphB6蛋白在癌组织中表达与肿瘤分化(P<0.01)、淋巴结转移( P<0.01)和Dukes分期( P<0.01)有关;但与结直肠癌患者的年龄、性别和部位无关。 EphB6低表达患者比高表达患者预后差( P<0.05)。结论 EphB6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和预后中可能具有抑癌基因的作用,可能成为一种新的肿瘤预后和治疗靶点。  相似文献   
9.
目的:观察早期腹腔镜胆囊切除术治疗急性胆囊炎的效果.方法:选取2019年11月—2020年12月南京市第二医院收治的50例急性胆囊炎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对照组接受延期(症状发作72小时后)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组接受早期(症状发作72小时内)腹腔镜胆囊切除术.观察两组治疗效果.结果:观察组出血量、住院...  相似文献   
10.
[目的]探讨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行肝癌切除术的可行性和减少手术死亡率的方法。[方法]以Child-Pugh A级和B级为对照,对某院2004~2009年收治的20例行肝癌切除术的Child-Pugh C级伴有肝炎肝硬化的肝癌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两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和手术死亡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通过选择合理术式,术中控制大出血,加强围手术期治疗,可明显增加手术可行性,大大减少手术死亡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