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文章检索
  按 检索   检索词:      
出版年份:   被引次数:   他引次数: 提示:输入*表示无穷大
  收费全文   10篇
  免费   2篇
特种医学   1篇
外科学   9篇
中国医学   2篇
  2019年   1篇
  2018年   4篇
  2017年   3篇
  2016年   2篇
  2012年   2篇
排序方式: 共有12条查询结果,搜索用时 303 毫秒
1.
缺乏可供吻合静脉的指尖离断再植方法选择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目的:探讨缺乏可供吻合静脉的指尖离断再植方法。方法:自2004年11月至2009年11月,对86例104指指尖离断患者进行再植,其中男64例,女22例;年龄2~64岁,平均26岁。伤后至就诊时间30min~12h,断指缺血时间2.5~12h,术前各项检查均未见明显异常。采用4种再植方法:①吻合双侧指固有动脉,指根部结扎一侧指固有动脉的断指再植,37指;②动-静脉转流方式的断指再植,27指;③只吻合指动脉的断指再植,24指;④去表皮囊袋法再植,16指。结果:86例104指,成活102指,伤指成活病例中75例(92指)获得随防,时间6~24个月。按中华医学会手外科学会断指再植术后功能评定试用标准评定:优52例,良19例,差4例。结论:依据显微镜下清创所见离断指尖动脉损伤状况,选用不同的再植方式,有助于扩大指尖再植适应证,提高再植成功率。  相似文献   
2.
【】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腓骨移植及游离股前外侧皮瓣再造跟骨治疗中所遇到的困难及处理方法。方法 分析1例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病例的治疗(一期采用逆行带血管蒂腓骨移植重建修复跟骨,游离带神经股前外侧皮瓣修复足跟部皮肤缺损,吻合皮瓣皮神经与近侧腓浅神经重建足跟感觉功能)的基础上,回顾相关文献。 结果 本例皮瓣一期成活,再造足跟外形良好,术后8月移植腓骨与受区骨骼完全愈合并取除内固定,开始部分负重行走,术后1年开始完全负重行走,经随访4年皮瓣两点辨别觉达到1.5cm,负重行走皮瓣无磨破现象,能满足日常生活需要。结论 足跟部复合组织缺损通过组织移植能得到很好的修复,后期足部功能相对较为满意,但手术方法复杂,仍存在较大改进空间。  相似文献   
3.
目的介绍一种更简单、更经济、更方便的改良"钢丝抽出法"(以可吸收肌腱缝合线代替钢丝+打钩克氏针代替纽扣)治疗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方法行指根阻滞或臂丛麻醉成功后,取远指间关节背侧切口,开放性损伤清创处理后利用原外伤切口适当延长,暴露指伸肌腱止点断端,自指端逆行打入1枚直径0.8mm克氏针,固定远指间关节于伸直位,并将克氏针尾端打折成钩代替纽扣,以"3-0"可吸收肌腱缝合线缝合固定指伸肌腱止点于原位,并于克氏针尾端打钩处打结进行固定,术后2周拆除伤口缝线,术后6周抽出肌腱缝合线并拔除克氏针,开始进行远指间关节功能锻炼。结果 16例患者均痊愈,指间关节功能恢复良好。结论改良"钢丝抽出法"(以可吸收肌腱缝合线代替钢丝+打钩克氏针代替纽扣)是一种有效、方便、经济的治疗指伸肌腱终腱止点撕脱伤的方法,值得推广。  相似文献   
4.
目的 分析比较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和Ilizarov外固定骨牵引术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的疗效.方法 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我们收治的64例胫骨骨缺损骨不连患者的病例资料.2009年5月至2012年4月对30例患者采用Ilizarov外固定骨牵引术治疗(骨牵引术组);2012年5月至2013年5月对34例患者采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术治疗(腓骨瓣移植术组).对两组患者医疗指标和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评价标准进行比较.结果 与腓骨瓣移植术组比较,骨牵引术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更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但腓骨瓣移植术组的愈合时间较骨牵引术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的Johner-Wruhs评分,腓骨瓣移植术组优良率为82.4%(28/34),骨牵引术组为60.0%(18/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比Ilizarov外固定骨牵引术,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术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患者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疗效更佳的特点,但是其手术时间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5.
目的:探讨带皮瓣的腓骨移植治疗骨与软组织缺损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16年4月间在本院采用带皮瓣的腓骨移植治疗骨与软组织缺损15例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5例带皮瓣腓骨移植者皮瓣全部成活。所有患者术后随访6~20个月(平均12个月),X检查显示,术后4~6周在移植骨端区出现了骨痂,而在术后6~12个月时移植骨端的"骨折线"消失,骨髓腔已恢复通畅,且移植的腓骨变得更为粗壮。研究中15例患者的腓骨移植术后肢体功能评分结果显示,功能不佳3例,功能良好6例,功能很好6例,平均为(25.1±4.9)分,肢体功能可达到正常功能的90.28%,患者对手术满意程度为100%,仅有2例患者在术后出现膝关节活动轻度受限。结论:带皮瓣的腓骨移植应用于下肢骨缺损的治疗中具有较好的效果,可以加快骨缺损的愈合速度,充分改善患者的患侧肢体功能,提高患者的满意度,值得在临床上推广使用。  相似文献   
6.
目的总结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的手术方法及效果,对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2年1月~2014年12月西安医学院附属宝鸡医院骨科手术治疗的57例骨折后下肢骨缺损患者进行回顾性分析,其中男性41例,女性16例;年龄19~63岁,平均38.9岁。骨缺损部位:胫骨40例,股骨17例。所有患者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修复下肢骨缺损,术后对患者进行随访观察,采用Enneking系统评价方法对患者下肢功能的恢复情况进行评价。结果本组患者的骨折愈合时间4~7个月,平均5.4个月,移植骨瓣与胫骨或股骨达到骨性愈合的时间为3~7个月,平均4.9个月。术后12个月患者的下肢功能Enneking系统中肢体疼痛(3.8±1.0)分、功能活动(3.2±0.7)分、自我感受(3.5±0.8)分、支具使用(4.0±0.6)分、步态(3.1±0.7)分、行走能力(2.9±0.8)分,均显著高于术后3个月的(4.4±0.5)、(4.5±0.3)、(4.4±0.4)、(4.8±0.2)、(4.2±0.6)、(4.2±0.5)分(P0.05),术后12个月患者的Enneking总分(26.5±2.8)分显著高于(20.5±2.1)分且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创伤后下肢骨折术后骨缺损采用带血管腓骨移植治疗手术效果较好,术后患者的下肢功能恢复较好。  相似文献   
7.
目的观察活血通络汤对指尖离断伤再植术后疗效的影响。方法将42例指尖离断伤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21例和对照组21例,治疗组术后采用西医基础治疗的同时常规配合活血通络汤治疗,对照组术后仅采用常规西医基础治疗。结果再植成活时间治疗组(6.8±1.5)d与对照组(9.4±1.7)d比较,再植指优良率治疗组(90.91%)与对照组(70.97%)比较,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活血通络汤应用在指尖离断再植术后,可以改善血液循环,缩短再植成活时间,从而提高指尖离断再植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8.
9.
目的: 探讨静脉逆瓣膜动脉化倒置吻合和静脉顺瓣膜动脉化不倒置吻合灌流方式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临床效果差异。方法:研究对象选取我院2014年4月-2016年4月收治行动脉化静脉皮瓣修复手部软组织缺损患者80例,以随机数字表法分为A组(40例)和B组(40),分别采用静脉逆瓣膜动脉化倒置吻合和静脉顺瓣膜动脉化不倒置吻合灌流;比较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皮瓣成活率、术后皮瓣反应分度及治疗满意度。结果:两组患者手功能恢复优良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B组患者术后皮瓣成活率显著高于A组(p<0.05);B组患者术后皮瓣反应分度显著优于A组(p<0.05);同时两组患者治疗满意度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静脉顺瓣膜动脉化不倒置吻合灌流用于手部软组织缺损修复可有效提高皮瓣存活率,改善术后皮瓣反应程度,价值优于静脉逆瓣膜动脉化倒置吻合。  相似文献   
10.
目的 探讨应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Ilizarov外固定骨牵移等方式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的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5月至2013年5月收治的64例胫骨骨缺损骨不连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A组34例采用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术,B组30例采用Ilizarov外固定骨牵移术。比较两组患者医疗指标并采用Johner-Wruhs胫骨干骨折疗效标准评价疗效。结果:A组患者的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均显著高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A组的愈合时间较B组明显缩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发生率无明显差异(P>0.05),A组治疗后的Johner-Wruhs评分优良率为82.4%,显著高于B组的6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相较于Ilizarov外固定骨牵移术而言,带血管蒂的腓骨瓣移植术治疗胫骨骨缺损骨不连的患者具有骨折愈合时间短,而疗效更佳的特点,但是其手术以及住院时间均显著延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